出現經常感冒、免疫力低下、腿腳抽筋、食欲不振、皮膚粗糙起皮等癥狀時,很多人會認為這些是缺乏維生素的“報警”信號。53歲患有脂肪肝的陳先生也不例外,因經常是感冒,就想著吃點復合維生素提高免疫力。起初,陳先生1天吃1粒但一周下來不見效果,于是他決定“加碼”,改為1天吃8粒。結果才堅持半個月,陳先生就被查出藥物性肝炎,已導致肝衰竭。 為什么吃維生素片會傷肝?哪些人需要額外補充維生素? 01 補充維生素為什么會傷肝?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肝臟在人體中的重要作用。作為代謝中心,所有被吃進去的東西都會在腸道被吸收,并通過腸肝循環進入肝臟代謝。此外,肝臟還是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負責體內日常代謝產生的廢物、毒素以及攝入藥物的解毒。 因此,當藥物具有毒副作用或服用量過大時,會增加肝臟的運作負擔,即使是維生素補充劑,也可能引發藥物性肝損傷(即藥物性肝炎)。 對于像陳先生這樣原本患有脂肪肝、肝臟代謝功能低下的患者來說,過量服用這些藥物只會加速肝臟的衰竭,嚴重的情況甚至可能引發急性肝衰竭致死亡。 02 亂吃維生素補充劑, 還有哪些危害? 對健康人群而言,日常飲食基本能夠滿足營養需求,通常不需要再額外服用維生素補充劑。很多補劑吃錯、吃多了反而會損害身體健康,比如: 過量補充維生素A:可引起惡心嘔吐、頭痛、嗜睡、腹痛等癥狀。而女性在孕早期攝入大劑量維生素A,胎兒畸形的風險會增加。 過量補充維生素C:可引起惡心、腹瀉,甚至導致體內草酸鹽增多,造成泌尿系統結石。 過量補充維生素D:可引起高鈣血癥、食欲不振、嘔吐、腹瀉、軟組織異位骨化等,還可造成腎功能障礙。 03 哪些人需額外補充維生素? 建議不同人群攝入維生素補充劑,遵循以下原則: 對于一般人群,應在確診后補充。 一般人群若懷疑出現維生素缺乏癥狀,建議通過以下兩個途徑確診: 1.營養門診就醫:結合日常飲食分析,由專業營養師判斷是否存在某種營養素攝入不足的情況。此外,營養師還可以進行飲食結構調整,以確保患者獲得全面的營養支持; 2.進行全面體檢:通過對身體體征和實驗檢查結果的分析,包括體重、身高、外觀(如臉色、頭發、眼、唇、齒、舌、指甲、皮膚等)以及生化檢查等,進行身體狀況的全面評估。 在確診后,可按醫生的指導補充維生素。通常醫生更推崇通過食物獲取維生素,因為維生素補充劑無法完全替代富含維生素的天然食品。此外,人體所需的眾多微量元素亦需從食物中攝取。 已經確診缺乏維生素的人群,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適量補充。 某些特殊人群或特定狀態下,常規飲食或無法滿足身體對維生素的需求,此時是需要額外補充的。以下是一些可能需要維生素補充劑的人群: 1.偏食、節食、素食人群:挑食、偏食以及每餐攝入過少的人群,難以從食物中獲取足夠的維生素營養。例如,長期素食者容易缺乏維生素D、維生素B12;魚類攝入不足的人群可能缺乏維生素A、維生素E。 2.消化系統慢性病患者:患有慢性腹瀉、膽囊及肝臟慢性病的患者,容易出現吸收功能障礙,進而導致維生素流失嚴重。 3.孕婦、老年人等人群:孕期、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女性應適當補充葉酸;部分吸收功能減退的老年人可能需要額外的維生素補充劑。 4.工作消耗大的人:經常飲酒、吸煙、熬夜、緊張焦慮及生活壓力大的人群,也容易缺乏維生素,但根治方法仍是改掉這些不良習慣。 |
|
來自: hercules028 > 《健康&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