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憶炮趣 李現(xiàn)理 小寒過后是大寒,立春的腳步還會遠?一場連續(xù)幾天的雨雪天氣過后,豫東大地天天是陽光燦爛,但零下六七度的寒氣,還是讓人感覺到了冬天“熱情好客”的特殊韻味。 時值農(nóng)歷臘月中旬,窗外孩童們的追逐嬉笑聲,時而時遠時近的煙花爆竹聲,讓我親切地感受到龍年新春佳節(jié)的味兒,越來越濃了。 此時,我不禁又想起幾十年前買炮、放炮和拾炮的趣事。 買跑。四五十年來,全村人都知道我叔是個愛放大盤鞭炮的人。他的認識是:過年了放大盤鞭炮,就說明這個家庭過得富有,明年更會富裕發(fā)財。凡是放小盤鞭炮或不放鞭炮的人,都是永遠有名的窮戶子、不粘閑的人。記得1997年農(nóng)歷臘月25日早晨,叔背個編織袋到了我的工作單位說:“紅亮,像你在鄉(xiāng)政府辦公室上班的人,過年說啥也得放大盤鞭炮。走,咱們到街上瞅炮去,你拿不動,我?guī)湍惚郴丶摇!苯Y(jié)果,我花150元買了一盤30多米長、全村第一名的大鞭炮。為了表示孝心,在大年三十上午,我把鞭炮掛在父親家的大桐樹上燃放起來,驚動了村里許多人前來觀看。沒想到打鞭炮放過后,下午悲劇就發(fā)生了:父親在用掃過的炮皮燒鍋烀肉時,一個大雷子在灶膛里爆炸了,把鍋扎了個大窟窿,氣得父親找到叔家吵了一架。 放炮。村里人還都知道,我叔放鞭炮“很神秘”。比如說大年三十上午,他會在十點前就把鞭炮用繩子掛在樹上曬一曬倆小時來吸引人。但是在放炮時,都是看著手表上的時間,還打開收音機,只在收音機里傳出拉笛子后的聲音“剛才最后一響,中午十二點整”后,才會立即燃放鞭炮。再比如大年三十晚上放鞭炮時,只要有人在十二點前超過了他的燃放時間,叔就會同著眾人說:“瞎放,不過夜里十二點鐘,放的是去年的炮,不能算今年的數(shù)。” 拾炮。現(xiàn)在年齡四十歲以上的男性,大都經(jīng)歷過拾炮的樂趣。我記得七八十年代十多歲時,放了寒假就天天蹲在家里掐草辮子,那時是兩毛錢一把,賣了錢后就到街上買手電筒和電池,目的就是在大年三十晚上拾炮用,拾到的炮剝出藥放在小瓶里,用于打自制的“盒子槍”。在那個年代的大年三十晚上,我和同齡的書亮哥、合作哥、北京兄弟等,是不會睡覺的。先在村內(nèi)溜一圈,只要看到誰家放開門炮了、亮燈燒鍋做飯了,就守候大門口,看見鄰居把放在小鍋拍上的邊鞭炮從堂屋拿出來了,就趕緊進院幫助去散開、拽炮繩、點捻子。在鞭炮點燃后,伴隨著“噼里啪啦”的響聲,右手拿著手電,一直照射著鞭炮的正下方,只要發(fā)現(xiàn)有一個藥捻(沒有響、或被炸斷炮捻子)的大雷子或震天雷,就會立即前去爭搶。鞭炮燃放結(jié)束后,還會不停地冒著硫磺的熏嗆味尋找藥捻炮,或大聲地炫耀自己的喜悅:“我拾到了兩個帶捻子的震天雷!”但是在此時,如果聽到了村內(nèi)其他村民家中燃放鞭炮,就會立即跑出們過去,哪怕是距離是幾百米遠,也都是急速奔跑過去的激情。我還記得有一年的大年三十晚上,老腌叔家正往叔上撂繩子掛鞭炮時,正好父親端著水餃前往叔家給奶奶送年夜飯路過,他把碗放在路旁,也參與了拾炮,我親眼看見他拾了一個大雷子。十多分鐘回家后給父親要時,只見父親的右手掌心黑紫,并不停地顫抖著手說:“紅亮(我的小名),不要去拾炮了,看看剛才我的手炸的,現(xiàn)在還木嘛木嘛類。”記得四十多年前的大年三十晚上,村里的王山力、王小蹦聽說鄰村王莊的人拾炮沒有膽,就挎著書包組團去了,只要鞭炮一響,就披著破棉襖蹲在下面拾,結(jié)果因為不熟悉地形,還掉進了路邊一個糞坑里了…… 作者李現(xiàn)理:本科文化(新聞采訪專業(yè)),中共黨員,老子故里鹿邑縣城管局辦公室工作人員。1992年3月至今從事新聞宣傳和文學創(chuàng)作,鹿邑縣作家協(xié)會會員、周口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32年來有多篇新聞作品和文學作品在《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經(jīng)濟日報》《農(nóng)民日報》《河南日報》《大河報》《黨的生活》《北京文學》《河南文學》《周口日報》等報刊雜志發(fā)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