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上網成癮,在班級公開鼓勵同學參與網游,造成班風不良。 班主任怎么辦? 解決個別學生影響班級的問題,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 個別談話 找沉迷網絡的學生談話,先站在他們的角度表達理解,通過交流,了解到他們沉迷網絡的原因。根本上是個人的心理需求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得到滿足,才會在虛擬世界里去尋找。 以理服人,講清網絡虛擬世界的利弊,從長遠考慮,讓他認識到網絡的暫時性的虛擬性。重新看待網絡,做出更有利于個人的選擇。 家校溝通 初中生都是未成年人,出現沉迷網絡問題,一定要與家長交流,做好家教指導。 家長不簡單粗暴地反對孩子沉迷 網絡,不能快速搞一刀切式的管束。 要深入了解孩子沉迷網絡的原因,弄清孩子內心的需求,盡力在現實去滿足。 自己也做好榜樣,少玩手機,多讀書,多與孩子交流,多陪伴。 融洽親子關系,感到現實生活中家長的關懷,逐漸從網絡中走出來。 集體班會教育 因為班風受到影響,班主任得進行集體教育。讓學生來討論網絡的利弊,可以以辯論會的形式。 書中提出的班會設計很有創意。
孩子上網成癮,家長在房間裝上監控,導致孩子對抗,親子關系沖突。 班主任怎么辦? 家長擔心孩子在家上網成癮,自己又不能隨時陪伴監督,就在家里安裝監控攝像頭,導致孩子對抗,親子關系沖突。 書中提供了能用的思路—— 與家長溝通,做好家教指導 先理解家長面對孩子出現的網絡成癮問題時的無奈和無力,甚至無效的現狀。表達對家長因工作無暇管教孩子的現實難處。 再引起家長反思,這樣安裝攝像頭,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了嗎? 引發家長認識到,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也需要得到尊重,需要信任孩子。 不放心孩子,不信任孩子的自制力,才會有把教育權力轉移到科技手段上。 班主任要做好家教指導。 提醒家長從彌合親子關系開始,建立彼此的尊重和信任。 與孩子平等坦誠地交流,表達對孩子的歉意,承認自己的無能,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學習等行為負責。 表達對孩子可能沉迷網絡的擔憂,與孩子商議消除擔憂的做法。有必要時,可簽署家教協議書,相互約定不沉迷手機,專注工作和學習。 同時,可站在法律的角度上,提醒家長要尊重孩子的人權,隱私權等。 與孩子溝通,做好疏導情緒 班主任還要適時地與孩子本人溝通,詢問孩子因為上網被家長裝攝像頭的感受,把對家長的不滿情緒宣泄出來,而不壓抑在內心,表達對孩子的共情和關注; 也引導孩子認識到,家長這樣做的,是為了防止上網成癮,也是無奈做法;如何讓家長放心,如何提高自制力才是根本。 家長的集體教育 書中提到舉行家長沙龍,讓家長共同商議如何防止孩子上網成癮,這樣的問題很有普遍性,家長的共同討論可以相互借鑒學習。 還可以邀請心理專家分析孩子沉迷網絡的原因,提醒家長積極防范,引導孩子合理使用手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