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叔本華曾說: “人的本質就在于他的意志有所追求,一個追求滿足了又重新追求,如此永遠不息。” 人生如同一輛長途列車,有的人為理想的目標而不斷奔波,可有的人卻只顧當下的安逸,無畏窗外的風景。 他們既沒有超凡的天賦,又缺乏堅韌的品質。 經常做出一些讓人看不起的舉止,將自己的生活經營得一塌糊涂。 真正應了那句“人沒本事,一看便知”,快看看你身邊是否有這兩類人。 ![]() 1、喜歡窩里橫 《理解人性》中有這樣一段描述: “越是沒出息、沒本事的人,越是喜歡窩里橫,把自己在外面受的氣,把自己的負面情緒,都發泄在家人身上,可與外人接觸的時候,卻慫的一批。” 這段話雖然尖銳,但卻揭露了現實中不少家庭現狀。 他們往往沒有目標,沒有追求,更喜歡得過且過,但又不想承認自己的無能。 在外人面前會因自己的無知,無就而唯唯諾諾,繼而又會將這份委屈發泄在家人身上。 沒有多大的能力,卻有不少的怨恨,不反省自己,只知道怨天尤人,讓無辜的家人承受這無妄之災。 與這樣的人生活,注定受盡折磨,苦不堪言。 受其所害的人一定要明白,一味地忍讓,只會讓其肆無忌憚,生活亦會越過越糟糕,適時地反抗,才是保護自己,保全家庭的有效方法。 這類人說到底還是能力配不上思想,思想撐不住行動,若加以勸誡引導,督促其進步,倒也皆大歡喜。 若傾心相助仍改不了他的劣根,那便盡早遠離吧! 在沼澤中掙扎的人,逃不過一身污穢的后果。 果斷上岸,遠離苦難源頭,才是智者所為。 ![]() 2、滿腹怨言 這繁雜世界中的每一個人,都會歷經說不清的坎坷,無數次跌倒,又必須得重新站起來奔跑。 畢竟時間不會因為你一個人的失意而停止,你的止步不前耗費的只有你個人的時間和精力。 若是因遭遇的苦難耿耿于懷,滿腹怨言,不僅會讓自己的人生暗淡無光,還會影響他人的情緒,侵害他人的利益。 威爾·鮑溫曾在書中分享過自己的一個故事: 一個春日的午后,他聽到“砰”的一聲,循聲而去看到的是倒在血泊中的寵物狗,以及在一旁嚎啕大哭的女兒。 肇事司機沒有停留直接溜走,威爾瞬間怒火中燒,將女兒丟在原地,邊開車追趕肇事者,期間闖了無數紅燈,好不容易追上,對方竟毫無愧疚之意。 溝通無果的雙方扭打在了一起,直至都見了血才作罷。 事后連著好幾天,威爾都抱怨不停,見誰都要吐槽這事,并咒罵肇事司機。 負面情緒就像病毒一樣,時刻折磨著他,也侵擾著身邊人。 好不容易釋懷的他,再回想這段時間,只覺懊悔難堪。 富蘭克林曾說: “不停的抱怨,是對我們享有的舒適生活最差的回報。” 現實生活中,難免會有被情緒所擾的時候,但我們務必要清楚,焦慮和抱怨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反而會讓事情往更壞的方向發展。 甚至到最后你會發現,自己的糟糕處境,都源于無休止的抱怨。 心態是一個人最好的風水,學著調整心態,人生才會越過越順。 ![]() 世人熙熙,皆為利來,世人攘攘,皆為利往。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保證自己的優秀,完成自我的提升,才會有一定的話語權。 若只會窩里橫,自知怨天尤人,那再多的機會擺在面前,你也抓不住。 身無長處,人無端品,只會招人輕視,最終自討苦吃。 望讀到此處的人都能自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朝更好的未來行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