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華日軍將領桑原四郎中將是工兵科出身,曾以陸軍少將軍銜出任日本陸軍參謀本部陸地測量部長,其任職期間正值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前后,該機構是日本陸軍測繪部門,在測繪的基礎上編制作戰地圖,其危害程度不亞于在前線作戰的將領,其最高軍職為日軍第二十五師團第一任師團長。 ![]() 桑原四郎 桑原四郎出生于1887年6月4日,1907年5月31日畢業于陸軍士官學校第19期工兵科,與今村均、舞伝男、阿部規秀、河邊正三、本間雅晴、齋藤彌平太、冢田攻、柳下重治、田中靜一、沼田德重、喜多誠一、國崎登、舞伝男、前田治、三浦敏事、藤井洋治、脅坂次郎、高木義人、南云親一郎、石黑貞藏等人為同期同學,該期畢業生為1068人,此后未能考入陸軍大學校,但卻入讀了陸軍炮工學校第17期,并以優等成績畢業。 桑原四郎早期經歷不詳,1931年3月11日被調任陸軍省軍務局防備課長,其軍銜應該是工兵中佐或工兵大佐,此時的陸軍大臣為南次郎,陸軍次官為杉山元,而擔任軍務局長的頂頭上司則是小磯國昭,這三人是陸軍省的“三巨頭”,掌管著日本陸軍的軍政事務。 ![]() 日本陸軍工兵學校 1934年3月18日,桑原四郎調任“陸軍工兵學校”教官,該校成立于1919年,日本的軍事教育是比較發達的,創辦了多種類型的軍事學校,而陸軍工兵學校就是其中之一,工兵兵種是技術性很強的兵種,涉及范圍非常廣泛,主要負責筑城、架橋、交通、布雷等方面的工作,兵種符號以字母P來表示。 1934年2月20日,桑原四郎調任鐵道第3聯隊長,該部隊編制和隸屬情況不詳,1935年8月1日調回母校,出任陸軍炮工學校工兵課長,該校成立于1889年5月31日,是炮兵和工兵基層軍官的深造機關,學生分為普通科和高等科,前者學生修滿二年畢業(其中最后半年為實習),后者則是在前者中遴選三分之一成績優秀者,繼續學習一年,被視為“高等科畢業生”,再優秀者就被選送東京帝國大學及其他高等院校理工部進修深造。 ![]() 日軍工兵 “二.二六事件”之后不久,桑原四郎于同年4月28日晉升陸軍少將,并被調到陸軍參謀本部,出任陸地測量部長,該部下設三角課、地形課和制圖課,各課又下設多個修技所,整個陸地測量部由近百人組成,由部長、課長、班長、班員、副官、材料主管、計官、科僚及修技所干事、教官、助教等人員組成。 日本覬覦和侵略中國的狼子野心由來已久,而且是以測繪為先導的,在日本的《測量員之歌》的歌詞中,是這樣表述的:“一頁地圖聯系國運……觀天測地隨皇軍遠征……備戰異邦獻身皇國……。”毫不隱晦地表達為日本軍國主義侵略服務的目的。 ![]() 日本繪制地圖 在中日甲午戰爭之前,日本就通過參照中國各地方地方志、個人旅行記和派遣間諜偵察等手段,獲取了許多有價值的測繪資料,編制了1:20萬的《中國地圖》和1:30萬的《奉天、直隸兩省地圖》,內容非常詳實和具體,甚至標注了每一座小山丘、每一條河流和每一條道路,此后,更是不擇手段地進行測繪,尤其是在中國東北,經常以測量鐵路的名義盜取地圖等資料,而“中村事件”就是典型的以間諜竊取軍事資料等。 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之后,陸地測量部就向侵華日軍提供的作戰地圖就有《1:500萬東亞地圖》、《1:200萬中國東部地圖》、《1:20000上海市街圖》、《1:10萬上海、蘇州近傍圖》、《1:25萬南京、廣德近傍圖》以及其它各地方大比例尺地圖,供前線作戰部隊使用,這些地圖比中國人繪制的地圖還要詳細和具體,我們經常在影視劇中看到這樣的橋段,中國軍隊指揮員最青睞的戰利品,就是日軍使用的作戰地圖,那簡直是如獲至寶。 ![]() 日軍地圖 為了適應侵華日軍的作戰需要,桑原四郎率領的陸地測量部高速運轉起來,在侵華日軍中又新設立了陸軍測量隊、臨時航攝測量隊及寫真印刷班,由于日積月累的資料特別豐富,因此成圖之快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并對日軍占領區之地圖,更是實行進一步校勘并完善。 1937年8月30日,桑原四郎調任第一鐵道監,該機構編制和隸屬情況不詳,1938年7月15日又被調到陸軍教育總監部出任工兵監,成為日本陸軍工兵兵種最高指揮官,任內于1939年3月9日晉升陸軍中將。 ![]() 日軍工兵搭橋 1940年8月1日,桑原四郎被調到日本關東軍,出任新組建的第二十五師團長,其參謀長為小原重孝大佐,該師團是于7月10日在黑龍江東寧編組成立的,下轄步兵第14聯隊、步兵第40聯隊和步兵第70聯隊,設第25步兵團司令部,由步兵團長統一指揮步兵聯隊作戰,師團司令部則直屬騎兵第75聯隊、山炮兵第15聯隊、工兵第25聯隊、輜重兵第25聯隊及通信隊、兵器工作隊、制毒隊、防疫給水部、病馬廠、野戰醫院等,隸屬于日本關東軍司令部直轄。 1940年10月,桑原四郎的第二十五師團被編入日本關東軍第五軍作戰序列,并于1941年7月參加了日本關東軍特種演習,該軍演是以納粹德國閃電入侵蘇聯為契機,企圖重啟日本策劃已久的“北進計劃”,準備與德國兩面夾擊蘇聯,而此時日本關東軍的兵力,也達到了歷史的頂峰。 ![]() 行軍中的日軍 1941年10月15日,,桑原四郎因年齡原因被停職待命,半個月之后即被轉入預備役,徹底終止了其軍事生涯,不久,太平洋戰爭爆發,桑原四郎也沒有被征召,即便日本大本營于1945年準備實施“本土決戰”時,也沒有被重新征召出山。 自從桑原四郎被退出現役之后,其經歷不詳,死于1966年4月22日,曾獲一枚功三級金鵄勛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