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質安全企業的內涵與特征 本質安全理念是上世紀70年代由英國化工安全專家Trevor Kletz首次提出,是指通過消除危險或降低具有固有危害性的物質或過程條件,從本質上消除過程危害,使生產設備或生產系統本身具有安全性,從而降低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和嚴重性。發展到今天,人們對本質安全的認識雖然已由狹義的工藝技術層面不斷豐富和拓展,但是,對本質安全的理解仍然局限在對工藝、設施和人員的本質安全素質的具體要求上,不同的專業組織、不同的企業、不同層次的人員在認識上還存在較大的差異。 一個本質安全的企業,正如一個體質健康的人。世界衛生組織(WHO)從軀體無疾病、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有道德等四個方面對體質健康進行了定義,并提出了十個特征,強調一個人要通過全面健康管理,實現體質健康指標。一個先天基因良好的人,也必須通過持續的健康管理,才能保持全生命過程的健康。推而廣之,一個企業對本質安全的追求,也不能僅僅局限于對工藝、設施本質安全指標和人員素質的具體要求上,也必需通過全面系統的安全管理途徑,有效實現本質安全,防范事故的發生。 我們認為,本質安全企業是指企業全生命周期采用系統化方法,消除、減少或降低危害因素影響,有效管控事故風險,生產經營平穩,應變能力強,社會責任有擔當。在工程建設階段,通過本質安全設計原則,積極采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進行工程設計;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建立各要素相互協調的一體化管理體系,實現系統化管理。 本質安全企業應具有以下六個特征: 1. 安全綠色高質量 企業嚴格按照裝置(設施)設計能力和環保設施處理能力合理安排生產,產出質量合格產品,不存在長期超負荷運轉和生產設施長期停運狀態。聯鎖與報警、在線監測系統有效運行,出現生產異常及時處理。 2. 應變能力強韌 能夠適應外界環境的各種變化,包括原材料和產品市場變化、經營環境變化及其他社會影響因素。及時應對突發事件和事故的準備充分,應急預案健全,應急物資完備,各級應急人員能力適應,事故風險監測預警準確,應急響應及時,應急處置科學。 3. 社會責任擔當 承擔對黨和國家、人民的政治、經濟和社會責任;在創造利潤、對股東和員工承擔法律責任的同時,還承擔對消費者、社區和環境的責任;在生產過程中關注人的價值,并強調對環境、消費者、對社會的貢獻。 4. 工程建設優秀 企業在工程建設階段踐行“安全源于設計”的理念,遵循消除危險源、降低事故后果和降低事故發生頻率的“最小化、替代、緩和、簡化”本質安全設計四原則,優先選擇成熟先進的技術、工藝和設備。項目設計滿足國家及地方法律法規和國家、行業及地方標準規范要求,并將基于風險的原則貫穿項目安全設計全過程。項目建設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開展,嚴控采購、建造、安裝等過程質量。 5. 設備設施完整 以設備完整性管理為基礎,識別和控制設備全生命周期的HSSE風險,強化設備運行管理,實施檢驗、檢測和預防性維修,消除設備隱患,實現設備設施安全可靠運行。通過基于風險的泄漏檢測與修復,有效控制泄漏。 6. 安全文化卓越 從領導到員工,對安全生產的認識政治站位高,“大國重器”擔當意識強,安全是生存與發展前提的理念領會深;安全責任層層落實,黨政主要領導強化安全引領力,員工責任心強,行為規范,各級人員責任執行到位、職責履行徹底;企業凝聚力強,員工精神面貌好,營造出人人關注安全,關心健康,關愛環境的安全文化氛圍。 二、本質安全型企業的六大支柱 1. 技術先進性 技術先進是實現本質安全的第一動力。設計時按照本質安全設計原則,積極采用先進技術,生產中及時淘汰落后技術裝備,在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注重提高企業的本質安全水平。 2. 設計合規性 設計合規是實現本質安全的源頭保障。新項目設計滿足國家及地方法律法規和國家、行業及地方標準規范要求,在役裝置不滿足最新標準規范要求的,要采用基于風險的原則,經評估后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 3. 生產平穩性 生產平穩是實現本質安全的關鍵要求。生產平穩性是企業工藝管理、設備管理、人員操作管理、隱患治理能力等眾多因素的綜合體現,生產平穩運行程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生產運行安全程度。 4. 設備完整性 設備設施完整是實現本質安全的重要基礎。通過設備完整性管理,及時有效開展設備設施的檢驗、測試和預防性維修,減少設備故障及相關風險,對于避免泄漏、火災、爆炸、中毒等事故發生,具有關鍵作用。 5. 行為規范性 行為規范是實現本質安全的內生動因。通過強化員工的安全意識和安全行為,提高各級人員行為的規范性,可以從源頭杜絕人的不安全因素的產生,切斷事故致因鏈,提升企業安全水平。 6. 環境適應性 環境適應能力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隨著時間的推移,企業的內外部環境都會發生變化,國家安全環保政策越來越嚴,相應標準會不斷提高;周圍社區發生變化對企業安全環保的控制要求產生影響;生產裝置和設備設施的安全風險會因老化、腐蝕、磨損等原因變得更高。企業必須不斷開展環境影響評估,做好應對內外部變化的準備,并對生產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意外事故事件做好應急準備。 三、建立實施HSE管理體系是實現本質安全的有效途徑 本質安全企業的內涵、特征和支柱,充分體現了實現本質安全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企業全生命周期各個環節、企業所有的部門和人員,以及外部環境影響和社會公眾的參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的提升,必須采用系統化方法,建立實施HSE管理體系是實現本質安全的有效途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