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1號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基礎理真題 二:名詞解釋(每題5分,共20分) 1.乙癸同源、水火既濟 2.倉廩之官、決瀆之官 3.用熱遠熱、熱因熱用 4.忘了 三:簡答題(每題5分,共20分) 1.氣脫與亡陽的定義與聯系 2.熱、火、暑的異同點 3.忘了 4.忘了 四:論述題(每題10分,共40分) 1.何謂腎精、腎氣、腎陽、腎陰試述它們之間的關系。 2.陰陽偏衰既可導致相對一方亢盛,又可導致相對一方虛損不足,對此應如何正確理解和分析 3.風氣內動的概念、成因和病機。 4.“治病求本”與“標本緩急”中的“本”的區別與聯系。 2017年山東中醫藥大學考博,中醫基礎理論考題記憶版 1.為什么說“亡血家不可發汗”? 2.何謂體質何謂征候二者有何聯系? 3.何謂七情為什么說情志病皆從心生? 4.何謂脫氣與亡陽有何區別? 5.女子胞的生理功能與臟腑經絡之間的聯系? 6.何謂循經論治何謂分經論治試論頭痛與牙痛的分經論治? 7.對脾喜燥惡濕,胃喜潤勿燥的理解? 8.金元四大家。 9.對“金曰從革”的理解及臨床指導意義 2016年福建中醫藥大學中醫基礎理論考博真題回憶 一、名詞解釋(20分,5個每題4分) 1.水火既濟 2.經脈 3.寒性凝滯 4.陰陽格拒 5.七情內傷 二、簡答題(共40分,每題8分,5個) 1.簡述中醫發病的基本原理 2.何為正治包括哪些治法 3.何為痰飲痰飲的分類 4.簡述宗氣學說的原理 5.心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及其與形、體、竅、華、志、液之間的關系 三、論述題(共40分) 1.中醫藏象學說的理解(15分) 2.中醫“體病相關”理論與臨床意義(25分) 2017科學院 中醫基礎理論 一,名詞解釋(2*5) 1.疬氣 2.五臟化液 3.百病皆由氣 4.從化 5.皮部 二,簡答(10*5) 1.試論述“肝生于左,肺藏于右”。 2.陰維脈、陽維脈經脈循行及其功能。 3.試述“腎為胃之關”。 4.試述何謂反治簡述其應用。 5.試述五運推演步驟,舉例說明。 三,論述(20*2) 1.論述整體觀念。其在中醫認識生理、病理、診斷、治療中的意義。 2.從中醫基礎理論研究角度談談您對屠呦呦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看法。 2005年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醫基礎理論考博真題及答案整理 1請結合陰陽學說的觀點,談一下你對王冰注解《素問》中提出的“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益火之源,以消陰翳”的認識 2.請簡述氣的主要來源。 答:人體氣來源于稟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氣、飲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和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氣,通過肺、脾胃、腎等臟器的綜合作用,將三者結合進來而生成。 3《素問》“腎者水臟,主津液”,請談談你的認識。 答:正常情況下,津液的代謝,是通過胃的攝入,脾的運化和轉輸,肺的宣散和肅降,腎的蒸騰氣化,以三焦為通道,輸送到全身;經過代謝后的津液,則化為汗液、尿液和氣排出體外。腎中精氣的蒸騰氣化,實際上是主宰著整個津液代謝,肺脾對津液的氣化,均依賴于腎中精氣的蒸騰氣化;特別是尿液的生成的排泄,更是與腎中精氣的蒸騰氣化直接相關,而尿液的生成的排泄,在維持體內津液代謝平衡中起著極其關鍵的作用。故說腎者水臟,主津液。 4.請用簡單的表格,說明十二經脈的名稱、分類和簡要循行部位。 表4-2 十二經脈名稱分類表
﹡ 在小腿下半部和足背部,肝經在前緣,脾經在中線。在內踝尖上八寸處交叉后,脾經在前緣,肝經在中線。 5.請簡述癘氣形成和疫病流行的原因 6 何謂五行的相生和相克 7. 試述肝脾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關系及臨床指導意義。 答:一是肝的疏泄功能與脾的運化功能相互影響;二是肝脾在血的生成、貯藏及運行等方面有密切聯系。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是脾胃正常升降的一個重要條件。肝的疏泄功能失常,不僅可影響脾的升清功能,在上則為眩暈,在下則為餮泄;還能影響胃的降濁功能,在上則為嘔逆噯氣,在中則為脘脹疼痛,在下則為便秘。肝的疏泄功能有助于脾胃運化功能還體現于膽汁的分泌與排泄。膽與肝相連,膽汁為肝之余氣積聚而成。膽汁的分泌與排泄實際上是肝主疏泄功能的一個方面。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則膽汁能正常分泌和排泄,有助于脾胃的運化功能,若肝氣郁結,則導致一系列病理變化。 8. 何謂“辯證求因”在臨床上有何重要的指導作用。 9. 試述整體觀念在醫學模式轉變過程中的作用和意義。 10. 中醫體質學說在臨床辨證治療方面有哪些應用 湖南中醫藥大學2017考博中醫基礎理論 二、名詞解釋 1、藏象 2、痰飲 3、從化 4、相侮 三、論述題 1、津液生成、輸布與排泄的過程 2、用五行理論治療情志病,舉例 3、肺與脾的關系 4、氣化對氣機的調控作用 5、臨床上如何調節氣血 6、瘀血形成及致病特點 7、腎的生理功能,現在研究在腎藏精方面的進展 8、內火形成的病機 2004年廣州中醫大學中醫基礎理論試題(記憶部分) 名詞1.從化2、氣化 填空:1、兩虛交感,兩虛指的是——,——。 2、內火的病機是指——,——,——,——,——。 論述題1、試述“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2013年湖南中醫藥大學中醫基礎理論考博真題 1、陰陽轉化的依據和條件是什么。 2、什么是五行勝復并論述其規律。 3、氣的運動和氣化之間的關系和規律是什么 4、什么是“津血同源”,論述其臨床指導意義。 5、肝主疏泄的內容是什么論述其對脾胃功能的影響。 6、什么是肺主治節其內容包括哪些 7、參與消化的臟腑有哪些各在其中的功能是什么 8、為什么說脾胃為中樞 9、論述何為“腎主二便” 10、什么是反治有哪些治法,舉例說明 2008年廣州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入學考試中醫基礎理論試題 名詞解釋 塞因塞用 演繹 反治 心腎不交 精血同源 問答題: 十二經絡在四肢部位走行的規律 風邪的致病特點 火易耗氣的機理 復發機理及誘因 論述題 邪正盛衰與虛實的變化及病機內容 肝與脾的關系,肝與腎的關 2014年山東中醫藥大學真題
中國中醫科學院2013年攻讀博士中醫基礎理論試題 一、名詞解釋 1、天人合一2、丹田3、水火不濟4、筋之府5、膽主決斷6、宗脈7、經筋 二、簡答題 1、氣運動失常的病機; 2、“治未病”的概念、臨床指導意義; 三、論述題 1、論述何謂五臟相關; 2、論述你對中醫和中國文化的認識; 簡答題 1、 標志中醫理論體系基本確立的典籍各有何價值 (1)《黃帝內經》的問世,奠定了中醫的理論基礎,是現存的第一部醫學典籍,被稱為“醫家之宗”。該書總結了漢以前的醫學成就,系統地闡述了人體的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等問題?!秲冉洝返膯柺赖於酥嗅t學的理論基礎,確立了中醫學的理論原則和學術思想,創立了中醫學獨特的理論體系。(2)《難經》在此同時《難經》作為《內經》的輔翼,同為中醫理論的奠基之作,在不少方面充實了《內經》的內容。創造性提出“獨取寸口,以知五臟六腑死生吉兇”的診脈方法。創“右腎為命門”說。 (3)《傷寒雜病論》是第一部辨證論治的專著,為臨床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標志著辨證論治體系的創立和應用。其中《傷寒論》確立了外感病六經辨證論治的綱領;《金匱要略》對內傷雜病進行了辨證論治。 (4)《神農本草經》是第一部藥物學專著,確立了中藥理論的基礎,集漢以前藥物學之大成。首先對藥品進行初步分類:分上、中、下三品。對藥物的四性五味,七情和合,方劑的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則作了闡述,并對藥物的產地、采集、炮制方法和劑型與療效的關系,成為了歷代本草之藍本。 至此,從基礎理論的確立,辨證論治體系的應用,藥物專著的問世,相對完整的中醫理論體系已經形成,為中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 陰陽學說分析疾病病理變化的基本規律,如何確定治則, 歸納藥性 3、 脾胃關系如何為何稱其為后天之本 4、 何謂氣如何生成有哪些功能 5、 何謂經絡十二經脈的走向和交接規律 2012年湖北中醫藥大學考博中醫基礎理論試題 1、 標志中醫理論體系基本確立的典籍各有何價值 (1)《黃帝內經》的問世,奠定了中醫的理論基礎,是現存的第一部醫學典籍,被稱為“醫家之宗”。該書總結了漢以前的醫學成就,系統地闡述了人體的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等問題?!秲冉洝返膯柺赖於酥嗅t學的理論基礎,確立了中醫學的理論原則和學術思想,創立了中醫學獨特的理論體系。(2)《難經》在此同時《難經》作為《內經》的輔翼,同為中醫理論的奠基之作,在不少方面充實了《內經》的內容。創造性提出“獨取寸口,以知五臟六腑死生吉兇”的診脈方法。創“右腎為命門”說。 (3)《傷寒雜病論》是第一部辨證論治的專著,為臨床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標志著辨證論治體系的創立和應用。其中《傷寒論》確立了外感病六經辨證論治的綱領;《金匱要略》對內傷雜病進行了辨證論治。 (4)《神農本草經》是第一部藥物學專著,確立了中藥理論的基礎,集漢以前藥物學之大成。首先對藥品進行初步分類:分上、中、下三品。對藥物的四性五味,七情和合,方劑的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則作了闡述,并對藥物的產地、采集、炮制方法和劑型與療效的關系,成為了歷代本草之藍本。 至此,從基礎理論的確立,辨證論治體系的應用,藥物專著的問世,相對完整的中醫理論體系已經形成,為中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 陰陽學說分析疾病病理變化的基本規律,如何確定治則, 歸納藥性 3、 脾胃關系如何為何稱其為后天之本 4、 何謂氣如何生成有哪些功能 5、 何謂經絡十二經脈的走向和交接規律 6、 何謂七情內傷致病特點 7、 何謂扶正與祛邪應用原則如何 論述題 1、 試述實的含義和形成原因及臨床常見表現 2、 肝主疏泄的含義、生理和病理 3、 試聯系臟腑功能闡述津液代謝全過程 4、 中醫的兩個特點 5、 管子·乘馬:春夏秋冬,陰陽之推移也 6、 心的生理功能 7、 膽的生理功能 8、 足三陰走行 9、 肝在體合筋,開竅于目 10、 陰陽體質最早見于 靈樞·通天 11、 氣的四種運動形式 12、 五臟化五氣,以生怒喜悲憂恐 13、 人體組織中屬陽的 14、 名解 3*10 15、 脾主運化 16、 風邪 17、 風性主動 18、 風性輕揚開泄易襲陽位 19、 腎在志為恐 20、 陰盛格陽 21、 肝氣郁結 22、 扶正 23、 正治 24、 實證 25、 問答 10*4 300字 26、 心為君主之官 27、 十二經脈交接 28、 血的生理功能 29、 肺的病機 30、 思考 10*1500字 31、 中醫病機和癥候和現代研究的例子和看法 2016河南中醫學院中醫基礎綜合真題 1.陰陽學說的內容及在中醫學中的意義 2.“津血同源”是什么意思,有何臨床指導意義 3.肺主治節的內容 4.解釋為什么脾胃為中樞 5.談談你對三焦的認識 6.“反治”是什么,包括哪些治則,舉例說明 7.“在衛汗之可也,到氣才可清氣,入營尤可透熱轉氣,入血恐耗血動血,直須涼血散血”,請詳細解釋。 8.結合內經“平人脈微論”,試解釋“脈以胃氣為本”,并說明正常脈象特點。 9.試述少陰下利的證治 10.金匱《嘔吐病篇》,嘔吐分哪幾種類型,其治療方劑各是什么 安徽中醫藥大學 中基真題 17年 一、名詞解釋:(每題4分,共20分) 1、氣化; 2、整體觀念: 3、陽中求陰: 4、汗為心之液 5、七沖門 二:簡答題:(每題10分,共40分) 1、為什么說“衄血家不可發汗”,“亡血家不可發汗” 2、什么是亡陰其病理轉機是什么 3、心和腎在生理和病理上有什么聯系 4、什么是津傷化燥其形成原因和機理是什么 三、論述題:(每題20分,共40分) 1、何謂痰飲痰飲是如何形成的痰和飲致病有什么特點 2、何謂陰陽格拒如何辨別陰陽格拒中寒熱真假的情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