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期 導 讀 鍛煉胸椎靈活性,遠離頸肩腰痛 頸部、肩膀、腰痛的時候,真的只是頸、肩、腰的問題嗎? 你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就決定了當你發生這些疼痛時,你會選擇怎樣的治療方式? 有人嘗試推拿、按摩、敷藥等理療方法來緩解、治療感到疼痛不適的部位。 而有人會通過訓練頸部、肩部、腰部的屈伸肌群、來強化深層肌群的力量,從而達到穩定。 鍛煉是對的,但在鍛煉過程中,很多人容易出現這種誤區—— 哪里不行就練哪里,看似是精準鍛煉,實際是把人當做機器人一般,將每一個部位都單獨拆分出來進行訓練。 其實就把「人是個整體」的客觀事實給置之腦后了。 事實上,人體各個組成部分之間,在結構上是不可分割的,在生理上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響的。 因此頸痛、肩痛、腰痛的時候,不能只想著處理好這個部位就行,而是應該著眼整體,才能找到根源。 比如,很多人都會忽視胸椎的影響。 但胸椎作為脊柱中承上啟下的部位,連接了頸椎和腰椎,很有可能會是頸肩腰的損傷根源。 尤其當胸椎的靈活度受限時,整個脊柱都會受影響。 這是什么道理? 什么是胸椎靈活度? 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什么是胸椎靈活度? 我們的胸椎共12節,占了整個脊柱將近一半的長度。 正常情況下,胸椎應該具備很好的旋轉、伸展靈活性,以便在我們做一些向前彎腰或后仰的動作時,能自在地完成軀干的伸展、屈曲、旋轉。 然而如果胸椎不夠靈活,或者說僵化了,通過代償機制,頸椎、腰椎、肩胛骨等靈活度高的結構,就會做出「自我犧牲」。 也就是,犧牲自身的穩定性來彌補胸椎靈活性的不足,代替胸椎承受生活中各項活動需求。 一方的推脫,一定造成另一方的壓力更大,可想而知,這樣長期發展下去,頸肩腰等部位很難不出現急慢性損傷和疼痛的問題。 又因為胸椎周圍有我們的心肝脾肺腎,因此胸椎的僵化/紊亂,還會波及到胸廓及內臟層面,影響到內臟功能,如胸悶氣短、惡心、嘔吐、頭暈、腹脹腹瀉、便秘、情緒不穩定等。 以及胸椎活動性差,還會導致你在做雙手舉過頭頂的健身動作時,很容易受傷。原因就是,胸椎無法有效伸展,肩關節、背部承受額外壓力,核心穩定性變差。 一個功法,打開胸椎靈活度 那說了這么多,都是為了讓大家真正重視,胸椎靈活度于我們人體的重要性。 胸椎靈活、不僵硬,能很大程度減少腰痛、頸痛、肩痛的發生概率、改善體態,讓身體真正回歸原本的姿態。 那么應該如何打開胸椎靈活度?周威大夫有辦法?? 功法作用: ①促進胸椎、肩、肘、腕的協調與放松。 ②激活植物神經。 ③安神、穩定情緒。 ④促進消化。 功法步驟: ①屈髖屈膝夾枕頭。 ②上半身放松。 ③意守指尖。 常見反應: 頸椎受到牽拉而緊張。 適宜/禁忌癥: 適應癥:各類神經官能癥、各類內科疾病、肩頸痛、后背痛、腸胃功能差等人群。 禁忌癥:骨折未愈合者;體內有鋼板鋼釘等植入物應咨詢醫生。 頸肩腰腿痛很常見,看似是獨立的問題,其實不然。胸椎很容易被大家忽視,但它卻影響著全身的身體健康。 -課程廣告- 周威大夫一直強調「整體觀」;強調「牽一發而動全身」;強調「用發展的、整體的眼光看待疾病與健康」;強調「人體的關竅就是那幾個關鍵的點,就看你怎么去組合、搭配、使用」...... 如果你也想了解周威大夫對于疾病、對于健康的思路;想養成正確使用身體的習慣,讓身體長期保持輕松、健康的狀態......可以加入我們的學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