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自媒體創作當然要寫好自媒體文章。 寫好自媒體文章有兩個好處:第一,提高閱讀率,也就是流量;第二,提高創作能力。不管是哪一種,結果對創作者都是有益的。 自媒體流量小的號主,想做好自媒體,第一需要選題。創作內容能給閱讀者帶去什么閱讀體驗很重要,因為如此,自媒體創作者創作內容時要根據實際出發,不能天馬行空隨心所欲創作,因為脫離現實的創作是沒有根基的。 自媒體創作有法可依嗎?實際上,好的文是沒有規律的,就好像高手一樣,行云流水。但對于新手或沒有成名的作者,還是可以學習一下創作方法的。 閱讀優秀創作者創作的文章,看人家是怎么寫,思考人家的文章為什么會得到較高的閱讀量。 優質文章的內容信息一定是豐富的,這是我閱讀了不少公眾號文章得出的結論。 就拿我自已的文章來講,所呈現的內容大多數還是處于自己的視角,讀者誰會關注一個創作者說著自己的理解呢?所以做自媒體一定要從大眾的視角去看待問題,進行創作。 大作家莫言曾經說過,對于寫作者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模仿。過去也有文友對我提起過這種方法,可是我沒有往心里去,現在想想,這種方法是適合新手的,那么怎樣去模仿?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去閱讀文章,然后對優質的文章進行拆解。實際上拆文所能收獲的是寫作的思路,一篇文章的結構。文章表達的內容、思想與創作者的個人認知分不開的。 首先找一篇優質的文章,打開鏈接,閱讀。 閱讀的方法是全文先讀一遍,找出這篇文章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拿現在的話來講,就是選題。 一篇文章的選題是很重要的,選題決定了主題,主題的呈現,就是這篇文章的內容。 比如我的這篇文章所要講的就是如何拆文,發現選題,確定主題。 主題的表現需要素材,素材的積累在于平日的閱讀和筆記。 素人創作自媒體文章的第一步找到優質的文章;第二步對這篇文章進行全文閱讀;第三步就是從開頭到結尾對這篇文章的結構,素材的選擇進行拆解。 拆文是一種訓練,也是一種積累。 拆文這件工作做完了,并不代表就有了收獲,而是通過拆文這種方法,幫助創作者提高認識。檢驗拆文效果最好的方法是創作一篇與拆解文章相似的習作。 有人說拆文其實有很多細節的,比如拆解標題,拆解文章結構,甚至還有細致到拆解排版。 當創作者認真對待自媒體創作這件事情的時候,創作能力與水平會慢慢提高,也會成長為一個成熟的自媒體創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