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掛艾草,是很多家庭每年都會做的習俗。有些朋友會自己采摘艾草,有些朋友會購買艾草,不論哪種方式,掛在門口兩側以及窗戶邊上,祈求家人平安健康。 掛艾草有一定的講究,并不是隨便掛上就可以了。從數量上來說,要掛單數,而不能是雙數。民間傳統講究“掛單不掛雙”,也就是艾草的根數要是單數,而不能是雙數。 傳統文化中提到,單數寓意著“陽”,雙數寓意著“陰”,端午節被稱為“惡月惡日”,艾草掛單數,就是想借助“陽氣”,來起到辟邪、驅病、防蚊的目的。如果掛雙數,可能寓意就不太好了。 艾草掛單數,掛幾根好?從多數朋友的習慣來說,一根太少,沒有多少朋友選擇一根。九根及九根以上,又太多,不僅不容易懸掛,購買時成本也較高。 而三根、五根和七根,是多數家庭的選擇。其中,在這三者中間,選擇五根的又占了多數。“五”有五毒盡除、五福臨門的寓意,五根艾草象征著辟邪驅毒、家庭幸福。 “三長兩短”啥意思?而掛五根艾草,也有一定的講究。要選擇三根長艾草,兩根短艾草,也就是古人們常說的“三長兩短”。 “三長”通常取“福祿壽”之意,寓意著生活中的福氣、財富和長壽。“兩短”則取平安、健康之意,希望家庭平安,身體健康。 另外,傳統文化中還提到,“三”常用來表示完整、圓滿,而“兩”常常與和諧、對稱相關。因此,“三長兩短”還有圓滿、和諧的寓意。 不過,大家要注意一點,這里的“短”是和“長”相對比來說的,并不是說一定要2根非常短的艾草。 艾草要盡量選擇長一些的,有“掛長不掛短”的說法,因此,“三長兩短”中的短,只是和長艾草短一些而已,不是說要選擇非常短的艾草,大家在選用艾草時一定要注意,總體還是以長為主。 艾草什么時候掛為宜?關于掛艾草的時間,沒有一個固定的說法,地方不同,當地的習俗也有差別。 第一種做法,在五月初一就開始掛了,端午節是五月初五,提前了5天。以前掛艾草的目的,是為了驅除疾病、五毒等作用,當時的醫療條件不太好,人們希望通過提前掛艾草,祈求更早、更好的平安和健康。 第二種做法,在五月初五端午節當天掛艾草,在起床之后或者吃過早飯之后開始掛艾草。如果是自己割艾草的話,4-5點就起床了,回來之后不耽誤吃早飯。 第三種做法,只要在五月初五當天之前掛上就行,沒有一個固定的時間,可以在五月初二、初三、初四等時間都行,時間沒有具體要求,只要掛上就行。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不論上述哪一種做法,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掛艾草的時間,不能晚于端午節當天的11點。古時午時指的是11-13點,也就是說,不能晚于午時到來,一旦過了午時再去掛艾草,古人們認為就起不到應有的意義了(如今也要遵循這個時間點)。 艾草什么時候取下?關于艾草取下的時間,不同地方的習俗也不同,取下的時間也有早有晚。 其一,端午節艾草要掛一個月,一個月之后才能取下,五月初五當天掛艾草,到六月初六才可以取下。古時五月被稱為“毒月”,而掛艾草是為了驅毒,因此要過完五月份后才可以取下。 其二,第二天就取下。五月初五端午節掛的艾草,到五月初六就取下了,有些地方的習俗認為,端午節當天掛上的艾草,已經起到了應有的作用,過了當天就無用了,因此到了第二天就取下。 其三,端午節后的第一場雨取下。這種做法沒有一個確切的時間,端午節過后,當地什么時候出現降雨,就什么時候取下。古人們認為艾草經過雨水沖刷后,氣味會減弱,驅毒也會減弱,再掛上去就沒意義了。 其四,讓其干透自然掉落。這種做法就是端午節掛上去之后,就不管它了,什么時候枯萎了,自己掉落為止。沒有固定的時間限制,比較隨意,不過也是多數家庭的選擇。 綜合上述內容,端午節掛艾草講究“三長兩短”,可以選擇掛五根,三根長的艾草,還有兩根相對短一些的艾草。至于何時掛?何時取?各地的做法不一樣,建議以當地習俗為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