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抱怨者“都是你們的錯!” 抱怨者聚焦于環境。 抱怨者身處思維認知層次的最底層,也是大多數人的位置。 抱怨者由于思維的局限、能力的欠缺、財務狀況的困頓,環境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影響他們的生存。一場雨,就會讓莊稼欠收;一陣涼風吹出一場病,就會讓家庭收入銳減。這讓抱怨者很容易就把自身處境的惡化歸咎于環境。 他們遇到問題從來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他們把問題歸咎于外部,他們習慣性的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都是別人的錯,自己沒有錯,自己是受害者。 他們情緒很不穩定,負能量滿滿,接觸他們,會讓人壓抑。 他們沒有意識到,他們的問題從來不是換個環境就能解決的。 他們的出路,只有向上一層進階,從改變思維開始。 02 行動者“我還不夠努力!” 行動者聚焦于行動。 行動者更像樂天派,當遇到問題時,他們習慣性的把目光轉向自己,從自身找原因,而不是抱怨環境。 當問題解決掉時,他們會非常肯定的認為是自己的努力,他們堅信天道酬勤。 當問題解決不掉時,他們也會認為是自己的努力不夠,還需要更加努力。 他們把努力當做過上好日子的唯一出路。 但是,行動者們行色匆匆,一直在努力的路上,卻忘記了看清方向。他們做了很多無效的努力,盡管不成功,但仍然樂于麻痹自己。其實,他們一直在舒適圈里徘徊,從未走出。 他們的出路,就是找對方向,找對方法。 ![]() 03 戰術家“方法總比問題多!” 戰術家聚焦于能力。 他們比行動者優勢的地方在于勤于動腦,他們一直在琢磨,在想自己的能力優勢在何處,他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尋找各種方法論,不斷總結,不斷完善。 然而,當問題發生時,他們歸咎于能力不足。因此他們不斷地學習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論,銷售不暢就學習銷售的能力,生產效率不足就學習提高生產效率的能力。學會,然后應用,他們很強。 在這一層,他們通常已經是公司的中層了。 戰術家也有苦惱的時候,在解決一些問題時,能力、方法論都是正確的,但問題仍然沒能解決。 他們的出路,是找到要解決的根本問題,選對問題才能事半功倍,選錯問題,只越錯越遠。 ![]() 04 戰略家“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戰略家聚焦于選擇。 確切的說,他們關注的是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更重要,什么是可以忽略的。這些選擇基于他們的信念——什么是對的、價值觀——什么是更重要的、原則——我的底線在哪里。 他們執著于想清楚,不同選擇會把事情引去何方。 他們已經很具智慧了。 如果再高一層,他們應當更加客觀的看待問題,用哲學思辯的思維,成就自己。 ![]() 05 覺醒者“我要成為什么樣的人?” 覺醒者聚焦于身份。 他們執著于思考自己應該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他們不是被動的接受一個角色,而是主動的成為自己希望成為的身份。 角色是被動的,公司賦予你打工人的角色,即使是總裁,也是董事會賦予你的角色。而身份,則是你自己打造的。你將自己定義為生意人,就適用了生意人的思維和行為,你將自己定義為畫家,那你就會讓自己的言行、思維、行動是一個畫家。 為了成為這樣的人,覺醒者們圍繞著這個身份所需要的能力,構建自己的能力圈,塑造自己的信念、價值觀和原則。 他們認為,角色可能會改變,但自己希望成為的身份是始終唯一的。 ![]() ![]() 06 創造者“人活著是為了利他!” 他們聚焦于精神、使命。 他們改變事物,改造世界,推動社會進步,哪怕只是人類社會的一小方面。他們創造、發明、啟迪、引領了眾人。 他們身處高處,更需要俯身基層,脫離低層次的高層次,就是空中樓閣。 ![]() 思維進階誠實的告訴自己,你身處哪個層次,然后一層一層躍遷,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在遇到事情時,試著以高維度思維重新看待低維度的問題,用高維度的思維指引自己找到最優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