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二十年:邵寶(二甲第十八名、字國賢,號二泉,歷任許州知州、戶部員外郎、戶部郎中、江西提學副使、浙江按察使、右布政使、湖廣布政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總督漕運、貴州巡撫,戶部右侍郎、戶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南京禮部尚書,卒贈太子太保、謚文莊)、陳昌(二甲第五十一名、字嘉謨,號惺泉,累官戶部員外郎)、莫驄(二甲第七十名、字日良,號頤齋,官兵部員外郎)、吳學(三甲第三十名、字遜之。授行人、擢御史、巡按河南,官至山東按察使。)、華烈(三甲第五十四名、建昌推官)、張愷(三甲第八十九名、字元之,號企齋,更號東洛。歷任兵部主事、刑部主事、東平知州、貴州黎平知府,官至福建都轉運使。)、華玨(三甲第一百二十九名、官南京吏部郎中) 嘉靖二十三年:吳情(一甲第三、字以中,號澤峰,官左春坊諭德)、馮有年(二甲第二十六名、字子占,號補齋,官戶部員外郎)、俞謹(三甲第一百零二名、黃巖知縣)、李文麟(三甲第一百二十三名、字應幀,號韋庵,官南京兵部郎中)、尤瑛(三甲第一百七十七名、字汝白。由禮部儀制司主事,遷廣東按察僉事,有平亂功,官至江西布政司參政。)、吳岳(三甲第一百二十五名、國子監丞) 萬歷三十二年:華玄褆(三甲第四十三名、字爾遐,由新鄭知縣調商丘,因屯墾有功擢升至御史)、鮑際明(三甲第六十六名、字伯參,歷官??抵h、同安知縣、上猶知縣、寧都知縣)、周炳謨(三甲第九十六名、字仲覲,號光學,別號念潛。官至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協理詹事府事、太子賓客。謚文簡) 康熙三年:周弘(一甲第三、字子重,號緘齋,官至翰林院侍講學士)、諸定遠(二甲第三十八名、字白洲,選翰林院庶吉士、官至陜西布政使參議)、秦鉅倫(三甲第三十二名、字敷五,號牖云,官至陜西延安府宜君知縣) 雍正二年:虞金銘(二甲第八十一名、字行若,號島思,官茂名知縣)、顧維鑄(二甲第六十四名、字小范,號葉舟,官云南澂江知府)、秦伯龍(三甲第十七名、字春山,號蛟門,無錫名醫,官濰縣知縣)、顧贄(二甲第四十名、字敬輿,號稼軒。授翰林院編修,歷任御史、四川驛鹽副使、四川巡道副使、布政司參議、重慶知府。) 道光二十四年:蔣大鏞(三甲第十七名、字和叔,號九山,歷仕直隸知縣、順天府治中、奉天府治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