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廬陵曲)新疆草原九曲十八彎風光 ——并獨庫公路沿路風景 文|01一線 2024年6月26日,今天我們去旅游了新疆那拉提景區(qū)草原及其九曲十八彎。昨天去探秘了羅布人村寨后,考慮到今天的車程更長,晚上便打道住在庫爾勒。早餐打包,趕到巴音布魯克用午餐。下午兩時,去游覽巴音布魯克草原觀光九曲十八彎風景區(qū)三個半小時。之后,兵分兩路,一路走獨庫公路,大約晚上9:30到達目的地。另一路走普通公路,晚上跨凌晨1:15分才到達目的地。最后兩路在新源縣那拉堤會合住宿。相約次日的新疆之行將前往那拉提草原,然后去薰衣草莊園,參觀結束后前往清水河入住。巴音布魯克景區(qū)地處天山中部南麓腹地,總面積約1118.48平方公里。四周雪山環(huán)抱,草原地勢平坦,水草豐盛,是全國最大亞高山高寒草甸草原,也是新疆最重要的畜牧業(yè)基地之一。景區(qū)因自然生態(tài)景觀和人文景觀獨具特色,被稱之為“綠色凈土”。景區(qū)包括“新疆·天山”世界自然遺產地之一、全國最大的國家級天鵝自然保護區(qū)—天鵝湖,中國絕品景點開都河九曲十八彎;中國首批特色景觀旅游名鎮(zhèn)、中國最美村鎮(zhèn)—巴音布魯克鎮(zhèn)。景區(qū)是集山丘、盆地、草原、濕地為一體的生態(tài)旅游景區(qū),素有“天山南麓最肥美的牧場”的美譽。巴音布魯克還是西蒙古土爾扈特部落的東歸之地,孕育了濃厚的地域文化、草原游牧文化。喬爾瑪位于橫貫天山的獨庫公路與伊喬公路的交匯處,這里地形險要,風景優(yōu)美,喬爾瑪南北都有依連哈比爾尕山和阿布熱勒山的冰川縱橫交錯,蓋于山頂?shù)氖瞧皆ǎ顫M山谷的是山谷冰川,還有冰斗、冰磧、冰垅、冰丘、冰舌、冰峰、冰湖、冰谷、冰珠等,在冰巖畔有雪蓮竟相怒放,更顯得雪蓮的高貴光潔。喬爾瑪四周的賽橫得勒湖、烏勒肯薩湖、博爾闊拉湖好似一顆明珠,碧綠晶瑩。雪谷之中,伴隨著喬爾瑪東部的喀什河源溫泉;喬而瑪?shù)膬?yōu)質綠色大草原,養(yǎng)育著肥壯的尼勒克軍馬,馳名全國。 巴音布魯克草原,蒙語是永不枯竭的甘泉的意思。這里共有13處泉水,7個湖泊,20條河流,是開都河的發(fā)源地。在《西游記》中,開都河又叫通天河,全長516公里,彎道就有1142處。遠在2600年前,這里即有姑師人活動。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土爾扈特、和碩特等蒙部,在渥巴錫的率領下,從俄國伏爾加河流域舉義東歸,并于1773年被安置在巴音布魯克草原和開都河定居。這里幅圓遼闊,地勢平坦,水草豐美,一望無際碧綠的大草原,遍地是優(yōu)質的“酥油草”,哺育著60多萬頭(只)牛羊,是新疆的牧業(yè)基地之一。這里盛產的“焉耆大山馬”巴音布魯克大尾羊、中國的美利奴羊和有“高原坦克”之稱的牦牛被譽為“草原四寶”。每到仲夏季節(jié),草原上鮮花盛開,爭奇斗艷,雪蓮花般的座座蒙古包坐落其間,羊群像白云游蕩,如遇一年一度的草原那達慕盛會,摔跤、賽馬、射箭等比賽及物資交流,更令人陶醉。巴音布魯克草原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天山南麓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神州第一州巴州)和靜縣西北的巴音布魯克區(qū)境內,在裕勒都斯河流域,是南北疆的交通要地,也是天山旅游區(qū)必去的旅游勝地之一。巴音布魯克草原總面積23835平方千米,可利用草場面積20519平方千米,平均海拔在1500米至2500米之間,是中國僅次于內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的第二大草原。巴音布魯克草原地勢平坦,水草豐盛,是典型的禾草草甸草原,也是新疆最重要的畜牧業(yè)基地之一,是集山岳、盆地、草原為一體的自然風景區(qū)。巴音布魯克大草原由于受人類活動影響較小,保存了世界上多種稀有物種,成為天鵝等野生動物理想的繁殖棲息地。據(jù)初步整理統(tǒng)計,巴音布魯克景區(qū)共有野生維管束植物62科254屬704種。2010年10月,巴音布魯克景區(qū)通過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驗收。2016年10月,巴音布魯克創(chuàng)建成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這里是天山環(huán)抱中一塊蒼翠的高山盆地,東部稱小尤爾都斯盆地,西部稱大尤爾都斯盆地,地勢平坦,雨雪充沛,植物種類繁多。每逢盛夏,草原鮮花盛開,爭奇斗艷,數(shù)十萬頭牛、羊、馬、牦牛、駱駝等牲畜在綠草如茵的草原上游蕩,場面非常壯觀。歷史上的那拉提草原有“鹿苑”之稱,《西域水道記》說其地“數(shù)泉噴涌,聚爾成川,其地多鹿,諺名鹿圈(juan)。”《新疆圖志》還記載說,“有獸狀如小兒,善啼笑,名曰人猿。”在茂密的牧草之中還分布多種藥草,其中如貝母、山蒜、山蔥以及高山地的雪蓮、巖蒿等都是十分罕見的。每年6月之后,大群的牲畜轉入,進入草原的黃金季節(jié)。相傳成吉思汗西征時,一支蒙古大軍經托克遜、巴音布魯克草原趕往伊犁河谷集結,艱難穿行于天山南麓,時當仲夏,山中仍風雪彌漫,寒氣瑟瑟,處在饑餓和寒冷中的蒙古官兵個個疲憊不堪。不料翻過一道達坂(蒙古語:山嶺),忽見云開日出,艷陽高照,展現(xiàn)在眼前竟是繁花怒放、流水潺潺的一馬平川,仿佛到了另一個世界,將士們頓覺心曠神怡,不禁齊呼:“納喇特,納喇特.....”,蒙語譯為“最先見到太陽的地方”,后音譯為“那拉提”,一個形象的地名由此誕生,留傳至今。那拉提居住著以熱情好客、能歌善舞而著稱的天山兒女--哈薩克族至今仍保留著濃郁古樸的民俗風情和豐富的草原文化。那拉提旅游風景區(qū),地處天山腹地,伊犁河谷東端,位于東經85°17-28,北緯43°01-15之間。規(guī)劃總面積1848平方公里。這里居住著以熱情好客、能歌善舞而著稱的天山兒女——哈薩克族,至今仍保留著古樸濃郁的民俗風情和豐富悠久的草原文化。那拉提是一個集雪山、冰川、森林、溝谷、草甸、河流、瀑布及草原歷史文化和哈薩克族民俗風情于一體的旅游休閑度假勝地。那拉提旅游風景區(qū)是國家級旅游度假區(qū),伊犁州旅游的龍頭景區(qū),新疆著名景區(qū)之一,擁有天云臺、天界臺、天牧臺、游牧人家、塔吾薩尼、烏孫古跡、依提根賽、森林公園、代格拉斯、蛟龍出海、臥牛崗、沃爾塔交塔等著名景點。主要景點包括河谷草原、空中草原、盤龍谷、沃爾塔交塔和自然與人文資源。草原部落“烏孫故國何處尋,牧人遙指伊麗水”,草原部落建于2006年6月,還原了兩千多年前的烏孫部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反映哈薩克族歷史、文化、民俗的綜合性景點,其部落內的烏孫金頂大帳,被稱之為“西北第一帳”。在這里可觀賞烏孫王迎娶漢家公主的盛大場面,體驗哈薩克族婚禮迎娶、民間生產生活等傳統(tǒng)民俗文化場景。飛翔馬隊成立于2014年,在那拉提景區(qū)管委會的支持下由本地牧民組成的馬隊合作社,為游客提供馬匹租賃體驗哈薩克族轉場的樂趣。幫助當?shù)啬撩裨鍪罩赂唬锹糜胃幻衩撠毠缘氖痉饵c。塔吾薩尼,哈薩克語為“美麗的山溝”,是進入河谷草原的第一站,擁有一山四景,白雪皚皚的山峰、茂密的森林、連綿起伏的山丘、平坦的草甸,是草原垂直自然景觀帶的窗口。其東側的山坡形似天山母親的耳朵,聆聽著大地的聲音,默默守護著天山,被稱之為“天山之耳”。西南側的山坡形似一匹昂首奔騰的駿馬,見者“馬到成功,飛黃騰達”被取名為“飛馬坪”。烏孫古跡:烏孫是我國歷史上古老的游牧部族,公元前2至1世紀崛起于我國西北地區(qū)。西漢時期張騫兩度出使西域,為抗擊匈奴聯(lián)合烏孫部落達成政治聯(lián)盟促成聯(lián)姻,先后選派兩位公主遠嫁烏孫,增進漢王朝與西域的聯(lián)系。烏孫是現(xiàn)今我國哈薩克族的主要源流,是組成哈薩克族的主體部落。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遍布那拉提草原的烏孫古墓共有200多座,根據(jù)墓葬規(guī)格推斷此墓疑似為烏孫王獵驕靡的陵墓,此座王陵外型巨大,直徑46米,高6.5米。依提根塞:位于河谷草原線路、冰河景觀道、盤龍谷道的十字路口,由烏孫古部落、連心湖、哈薩克民俗文化展示區(qū)及牛欄餐吧組成,是哈薩克族民俗文化的集中展示區(qū),可親身體驗參與哈薩克族豐富多彩的生產生活,盡享草原民俗風情的淳樸謙和。走出依提更塞民俗體驗區(qū),向西穿過天光云影共徘徊的連心湖,就到了草木掩映中的“烏孫部落”。這里反映著哈薩克族原始的生活場景,沿著山林、草原、河岸,山水之遇,只待您走進幽居,邂逅天長地久。代格拉斯:哈薩克語為草原會客廳,是古時候草原民族商量重大事宜的地方,現(xiàn)為景區(qū)河谷草原線路的綜合服務區(qū)。可供游客體驗騎馬、射箭、民族服裝留念、古道馬車、草地摩托車、住宿、直升機觀景等娛樂項目、餐以及住宿服務。國際賽馬場:那拉提國際賽馬場擁有標準化的國際賽道,天然看臺,占地約1050畝,賽道全長1450米,地勢平展,勁草齊膝,擁有多種優(yōu)質馬種,是馬文化的集中展示區(qū),曾多次成功舉辦了全國速度賽馬大賽—那拉提站公開賽;也是草原上牧民聚會的地方,每逢重大節(jié)日都會舉行馬背上的傳統(tǒng)體育項目:馬術表演、馬上的民俗表演(賽馬、叼羊、姑娘追)。哈薩克諺語說:“歌聲和駿馬是草原民族的兩支翅膀”,無論男女老少,從五歲起就開始學習騎馬,十歲左右就成了騎手。那·書苑:那拉提書院位于森林公園西側,是心靈棲所和交流的地方。尋一處峰回路轉、深林幽谷,品一段歲月蹉跎、歷史變遷。書幌晴開云杉間,朝來滿座見青山。森林公園位于河谷線路的最東站,是集觀光、度假、娛樂、療養(yǎng)、健身、探險、科學考察等多功能為一體的旅游勝地。森林覆蓋面積10萬畝,海拔1600—2800米,年平均氣溫不足20攝氏度,年降水量為800—1200mm.空氣新鮮,含氧量極高,堪稱為“天然的氧吧”。層次垂直分布的植物景觀,構成景色美麗的天然植物園,被譽為植物的活化石展覽館、中草藥野生蔬菜基因庫,公園內樹種主要以國家特級保護植物雪嶺云杉為主,以生態(tài)養(yǎng)生、休閑度假、森林養(yǎng)生為主的高端休閑康養(yǎng)區(qū)。天鷹臺是景區(qū)旅游徒步線路之一,為森林公園的最高點,海拔1800米,穿梭于原始森林呼吸最好的空氣,登上2779層臺階的云梯到達“鷹旋風”,以鷹的視角俯視草原,“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油然而生。同時由于冷熱氣流在此交匯,形成一股自然上升的氣流,每年5月、6月、7月份群鷹翱翔在山谷盤旋覓食,久久不愿離去,便成了鷹的天下,固名“天鷹臺”。天豐臺: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五月漫山遍野的山坡上開滿了粉白色的蘋果花,果實成熟時,整個草原都彌漫著陣陣果香……頗有一種陶淵明筆下:“世外桃源,落英繽紛”的景象。金秋時節(jié),漫步在碩果累累的山坡上分享收獲的喜悅。綻放出春華秋實的美麗。天云臺:天上的云像是潔白的羊群圍繞著連綿的山峰,又像是奔騰的駿馬馳騁在山谷間。云霧相遇纏繞,仿佛置身于云海之中,故而得名天云臺。陪伴在天云臺身邊的是一幅巨型的草原姑娘浮雕,展示了哈薩克族女性的勤勞與善良,仿佛在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天界臺:天界臺是河谷草原與空中草原的分水嶺,取意“人間天堂入口,天上人間之界”,為草原通天之處。東西兩側凸起的山坡,尤如馬鞍子一般,在地理學中被稱為“鞍部”,站在此處猶如催馬揚鞭馳騁于草原。遠眺一望無際的空中草原,俯瞰垂直自然景觀的河谷草原。天牧臺:春天,冰雪初融,百草權輿,冰封的野百合在雪水的滋養(yǎng)下悄然綻放,為沉睡的空中草原奏響了開場曲。漫山遍野的郁金香、蒲公英競相開放,為游牧生活拉開了序幕。哈薩克牧民趕著成千上萬的牛羊馬轉場到水草豐茂“夏牧場”,屆時氈房點點、炊煙裊裊充滿了濃郁的游牧生活氣息,呈現(xiàn)出“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見牛羊”的繁榮景象。游牧人家位于空中草原終點站,是空中草原線路的綜合服務區(qū),可供游客體驗騎馬、山羊拉車、民族服裝留念、草原駱駝合影等娛樂項目。矗立在廣場中央的雕塑是牧民日常生活的縮影,反映了哈薩克族的傳統(tǒng)美德,展示出哈薩克族的智慧精髓。同時這里也是通往天神臺的起點,坐上觀光車便可一睹雪蓮峰的壯美。天成臺:寓意為“天意順成”。登上觀景臺遙望雪山飛鷹,無論是事業(yè)、學業(yè)、愛情都會變得順利成功。仰望天神臺,聳入云霄的雪峰,婀娜秀美,峰上云霧繚繞,令人心曠神怡。居高臨下:皚皚的雪山、連綿起伏的山丘、蔥郁靜穆的森林、潔白的氈房無不盡收眼底。天神臺空谷幽靈,舉目藍天如洗,白云飄逸,雪山聳立。又名“雪蓮谷”,因海拔達到了3000米似與神靈同住,讓心靈在圣潔中凈化。又因其在天空中鳥瞰酷似一朵盛開的雪蓮花而得名,周圍險峻的山峰如同雪蓮花瓣,山谷中奇異的鮮花如同雪蓮花蕊。積雪為雪蓮的生長提供了適宜的環(huán)境,每年7、8月份雪蓮花孤傲綻放,獨語高山。蛟龍出海:以黑森林著稱,兩側重疊山巒挾裹著的雪杉森林溝,堪稱沿途叢林景觀中最為震撼的畫面。一株株高大蒼勁的云杉,宛如一根根定海神針,一柄柄倚空長劍,齊刷刷插矗于風濤云浪之間,汲取山川靈性日月精華,化作興云作雨萬千游龍,依偎、守護、滋養(yǎng)、扮美著盤龍谷的秀澗靈峰。臥牛崗:崗上地勢居高臨下,視野開闊,遠遠望去就猶如一只牛臥在山上吃草,在這里不僅可以眺望遠處連綿群山,四圍迢遆叢林,還可以俯瞰崗下的山谷,觀賞到山谷叢林間若隱若現(xiàn)的哈薩克冬窩子和坡地牧場上悠閑吃草的牛羊。臥牛崗下這條山谷,是盤龍景區(qū)無數(shù)山谷中最具經典性的一座。它集溝坡林溪綜合地貌為一體,幽谷密林,緩坡深溪,四季景色美的驚人。眺石崗,又稱鷹旋風,這里是眺望鷹旋峰、天仙臺天外飛石最佳地點。向遠處眺望一座高大聳立的山峰上,雄鷹擊翅,盤旋于峰頂,故而稱做鷹旋峰。由于那拉提草原周邊三座高山上的冷熱空氣恰好在鷹旋峰上空交匯,形成了一股強勁的上升氣流,吸引著草原上的金雕、蒼鷹紛紛聚集到這里來,借助上升氣流的托舉,輕松滑翔盤旋,尋找配偶和獵物。聚集在鷹旋峰上空的鷹雕多達百數(shù)十只,它們或悠游盤旋,或俯仰沖騰,形成一幅鷹擊天風壯、清嘯復勁舞的壯麗奇觀,動人心旌,攝人魂魄。綠元寶:因植被豐富,森林簇擁的山勢如同元寶而得名,這里視野開闊,景色宜人,也被稱為“藏寶之地,尋寶之處”。相傳成吉思汗二太子察合臺西征至此,為了減輕輜重追擊敵人,下令將部隊所有隨軍財寶掩埋于此,待大軍擊潰敵人后返回尋找時,卻是大霧彌漫,無法尋到寶物。此處充滿神秘令人向往。沃爾塔交塔充滿詩情畫意的浪漫之地,是風車臺愛情主題線路的起點。山野間繁花綠草,峰頂云霧繚繞,這樣極美的畫面給你不一樣的詩和遠方。更被人們稱為:“我愛她,找她”的愛情圣地,也是婚紗攝影首選基地。這里集坡地幽壑、盤山密林、山頂觀光為一體,一山多景,一景多變,更被游人贊譽“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天仙臺又稱“宇塔斯”,哈薩克語譯為“石頭房子”,主要由山頂?shù)木奘盒纬伞拔饔蚴刈o神”、“天仙寶座”、游步道等景觀。取“天人合一,人與山相融即成仙”的吉祥寓意。海拔2800米位居河谷之首,得天獨厚的地勢條件使天仙臺成為了戶外露營的首選之地,是看云海日出的最佳角度,蒼穹之下,云海之上,置身其中如臨仙境。風車臺以愛情為主題的徒步線路,是草原上的香榭麗,伴著滿山的鮮花,走上定情坡,讓美好的愛情像山頂上的九葉風車一樣圓圓滿滿,共度白頭。時光荏苒,走過蒹葭蒼蒼,最美的情懷,深藏在歲月中,最真的情意印在心底。讓我們邂逅所有與愛有關的情緣,感受結緣到結果的浪漫過程。自然資源包括天景、地景、水景、生景,人文資源包括園景、建筑、勝跡、風物,形成景觀單元137處,其中自然景觀資源73處,以天仙、天風、天鷹、天意、天牧、天成、天境七大自然景觀為代表;人文景觀資源25處,比較著名的有草原部落、哈薩克大營等。塔吾薩尼、鞏乃斯河、春秋牧場草原、天然胡楊林苑、哈茵賽云杉峽谷、日出谷、五峰溝、那拉提山、紅巖激流、鷹旋峰、鷹旋風峽谷、烏拉斯森林、那拉提冰山、恰普河、牧馬河、雪嶺湖、雪林溪、日月同輝河、阿吾熱勒山、阿肯彈唱坪、夏牧場草原、草原埡口、空中小湖、日落谷、恰普河雪嶺、盤龍松、天境臺、牧羊坪等草帽坡、塔亞蘇大阪、塔亞蘇峽谷、塔亞蘇埡口、刺柳匝地、飛馬坡、天峽云景臺、燕子崖、哈茵賽溝、鞏乃斯河上游點、云林嵌翠、烏拉斯河灘地、草花坪、阿肯云杉口、珍珠灘、飛牛長景臺、烏拉斯峽谷、駱駝溝、庫勒塞溝、盤龍松溝、阿爾山觀景臺、柳樹河、冰峰草原、烏拉斯瀑布、一線崖等哈茵賽賽馬場、飛陽坪、阿肯賽馬場、四樹胡楊、九樹胡楊、哈茵賽牧站、暮靄山色、落鷹臺、烏拉斯望景臺、高山眺臺、龍回頭、望天洞、山間小瀑等游牧生活-哈薩克氈房及服飾、肉孜節(jié)、古爾邦節(jié)、哈薩克婚俗、人生禮儀(孩提禮儀、成人禮、騎馬禮儀)、賽馬、叼羊、姑娘追、馴鷹、手抓肉(納仁)、熏肉、烤肉、奶茶、馬奶酒、抓飯、馕、拉條子等以及草原晨露、日晴夜雨、夜星空等植物資源:那拉提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亞高山草甸植物區(qū),植被豐富,生長著茂盛的細莖鳶尾群系山地草甸。其它伴生種類主要有糙蘇、假龍膽、苔草、冰草、羊茅、草莓和百里香等。還有問荊,屬楔葉蕨亞門木賊科。動物資源:那拉提旅游風景區(qū)內動物種類豐富,有雪雞、環(huán)頸雉(野雞)、水獺、狍鹿、猞猁、狐貍、艾鼬、白鷺、紅隼、北山羊、雪豹、狼、金雕、毛腳鵟等。攝影游。那拉提景區(qū)與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新疆攝影家協(xié)會、伊犁州攝影家協(xié)會、烏市攝影家協(xié)會、那拉提攝影協(xié)會等協(xié)會簽訂采風互惠協(xié)議,為攝影協(xié)會會員提供門票、區(qū)間車票免票優(yōu)惠,攝影師為景區(qū)提供作品用于宣傳推廣,同時邀請全國各地的攝影師參加景區(qū)季節(jié)性旅游產品相結合的主題攝影活動,強化旅游的品牌建設效應。演藝游。那拉提景區(qū)推出篝火演藝項目、《守望那拉提》精品文化演藝項目,全面融合解憂公主、細君公主遠嫁西域的歷史事實,讓游客融入哈薩克民風民俗的意趣中。另外,那拉提景區(qū)借助《將夜》、《大秦帝國之天下》電視劇劇組拍攝,選址打造微影視城,設定不同劇本,提供相應臺詞、服裝、化妝等服務,讓游客體驗演藝的情懷。特色游。那拉提景區(qū)設置有哈薩克民族傳統(tǒng)服飾拍照試穿、騎馬、射箭等民俗特色項目,依提根賽節(jié)點民俗文化體驗區(qū),那拉提樂隊、最美草原女騎警、烏孫王陵、連心湖、牛欄餐吧等十大網(wǎng)紅打卡點,馬隊合作社、氈房合作社、哈薩克大營,空中草原沿線展示哈薩克族婚禮、牧民轉場群雕等特色文化產業(yè)。星空露宿游。那拉提景區(qū)借助擁有天仙臺、天鷹臺節(jié)點的地理、環(huán)境優(yōu)勢,打造集徒步、攝影、露營為一體的“星空露宿”旅游模式,實現(xiàn)景區(qū)內低處有河谷線路的平原,高處有天仙臺、天鷹臺的星空露宿,中間有盤龍谷道、空中草原的高山,構建“立體化”景區(qū)。節(jié)慶游。那拉提景區(qū)四季節(jié)慶品牌已然形成:春季“那人、那車、那山”花式騎行登高大賽、夏季“草原文化藝術節(jié)”、秋季“秋草藝術季”、冬季冰雪節(jié)。同時,設計打造“相約那拉提,邂逅野百合”、“花開新源·品酒賞花敘友情”、“大咖游新疆”、“達人西游”、“華夏典藏”那拉提踩線游、空中草原風箏會、新疆飛虎男籃游那拉提、“達人西游”、5.19“穿越花海·遇見那拉提”徒步等精彩紛呈的活動,為游客帶來生動的旅游體驗和文化感受。賽事游。那拉提國際賽馬場擁有標準化的國際賽道,賽道全長1450米,成功舉辦了四屆全國速度賽馬大獎賽—那拉提站公開賽。當?shù)啬撩襁€經常自發(fā)組織舉辦賽馬、叼羊、姑娘追、馬上角力、馴鷹等哈薩克族馬背文化習俗活動。 “九曲十八彎”是我國許多地區(qū)的自然風光或人文景觀,比如在黃河上游、武夷山、張家界、漠河等河流流域或景區(qū)均有以此命名的景點。析(賜)支、河曲、九曲是漢、唐時代對黃河上游,今青海貴德以上河段的稱呼。據(jù)《后漢書·西羌傳》記載:“濱于賜支,至于河首,綿地千里。賜支者《禹貢》所謂析支者也。”又據(jù)漢代桑欽撰《水經注·河水二》記載:“司馬彪曰:西羌者自析支以西,濱于河首,左右居也,河水屈而東北流,徑于析支之地,是為河曲矣。應劭曰:《禹貢》析支屬雍州,在河關之西,東去河關千余里,羌人所居,謂之河曲羌也。”從上述古籍記載看,其地理位置在今青海省貴德縣以西的共和、貴南、興海、同德、久治等縣的黃河彎曲之處。這里黃河以東南、北、西北、西南、東北之流向形成了一個“S”形大灣,即稱“拉加-貴德大河灣”。因貴德地方在西漢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曾設置河關縣,意為鎖河之關(因縣地在龍羊峽尾部),故漢代時稱這段黃河為“析支河”或“河曲”。唐代時對這段黃河又稱為“九曲”。唐中宗景龍四年(公元710年),因唐朝金城公主嫁往吐蕃,朝廷將距鄯州(今青海樂都)西南六百多里的黃河九曲地為金城公主湯沐之所(《青海歷史紀要》)。貴德等地黃河沿岸有多處溫泉,適宜湯沐。俗語說:“天下黃河九曲十八灣”,這“九曲”就是唐時對貴德以上黃河段的稱呼。九曲來歷是指黃河在上游是一條清澈見底、水明如鏡的河流。數(shù)千年來,生活在這里的大多是少數(shù)民族。其中,主要是由羌族等古老民族演變而成的藏族人民。他們根據(jù)黃河上游的地形、景觀等,將上游諸河段取了更有特色的名稱,如卡日曲、約古宗列曲、扎曲、星宿海、瑪曲、析(賜)支、河曲、九曲、逢留大河等.藏語稱“河”為“曲”。所謂九曲十八彎只是一種概數(shù)的說法,來形容河套平原上黃河的曲折性。今天草原觀光的九曲十八彎是位于新疆巴音布魯克(高山)草原的景點,因此也被譽為“新疆十八彎”。天山面積30多萬平方公里,大約占新疆面積的五分之一。在它的環(huán)抱中,有茂密的原始森林,盛開著鮮花的草原,美麗迷人的清泉湖泊。天山亦是多條河流的發(fā)源地,著名的開都河就發(fā)源于巴音布魯克大草原。夏日的7月,這里也舉行一年一度的東歸那達慕盛會,成千上萬的人們從四面八方聚集巴音布魯克鎮(zhèn)附近,舉行歌舞、摔跤、賽馬、射箭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著名的天鵝湖——中國唯一的天鵝自然保護區(qū)就坐落在大草原中。天鵝湖,一個充滿詩畫情趣的美妙名字,令人神往。這里海拔近3000米,是高山濕地湖泊,四周連綿的雪嶺冰峰,構成了天鵝湖的天然屏障。泉水、溪流和雪水匯入湖中,水草豐美,飼料富足,氣候涼爽而濕潤,非常適宜于多種水鳥尤其是天鵝的繁衍生息。到天鵝湖去觀鳥,最好的時間是每年5月至10月。每年5月至6月間,上萬只天鵝及其它候鳥從印度和非洲南部成群結隊飛過崇山峻嶺,來到天鵝湖安家棲息,9月以后又攜雛南飛。6月天鵝孵育時節(jié),是觀賞天鵝的最佳時節(jié),人們可以靠近仔細觀看。但須切記,驚擾或傷害天鵝會引起蒙古牧民的極大憤怒,因為他們視天鵝為神鳥,更不能捕捉。據(jù)考察,這里有大天鵝、小天鵝、疣鼻天鵝等多個品種,還有灰鵝、斑頭雁、白鷺等十余種珍稀鳥類。1986年被批準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配備專職人員,制定保護措施,使天鵝等水鳥得到保護,數(shù)量逐年增多。站在天鵝湖畔巴西里克山頂眺望,古老的開都河從天邊緩緩向你走來。這就是“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現(xiàn)”的九曲十八彎。它像是泉水和雪水匯聚而成的仙女的飄帶穿過天鵝湖,更像是上蒼為巴音布魯克這個翡翠王國披上的圣潔的哈達。當夕陽從云縫中把萬道霞光射向草原,落日搖金,蜿蜒如蟒的九曲十八彎就映出了后弈射下的那九個太陽。 “一日看四季,十里不同天”。回程的路上,我們沿途欣賞了新疆獨庫公路兩邊秀麗的風景。新疆的這條著名的公路,地處天山中段,連接新疆南北,一路氣候變幻莫測,沿途風景絢麗多姿,來各世界各地的人們爭相一睹為快,這就是新疆獨庫公路。獨庫公路地形特殊,急彎陡坡較多,有280多公里的路段在海拔2000米以上,受天山山區(qū)冬季降雪、結冰等自然因素影響,一年僅開放五個月,公路通車時間為6月-10月,最佳旅游時間為盛夏七八月份。獨庫公路全長560公里,穿越天山腹地將沿線的獨山子、烏蘇、尼勒克、新源、和靜和庫車等6個縣市區(qū)連接在一起。獨庫公路的貫通,使得南北疆路程由原來的1000多千米縮短了近一半,堪稱是中國公路建設史上的一座豐碑。它對鞏固國防、開發(fā)建設新疆、溝通南北疆交通,提高各族人民物質文化生活,發(fā)揮了積極作用。獨庫公路自然條件極為惡劣,一半以上的地區(qū)都在崇山峻嶺,這是一條英雄之路,上百名解放軍官兵長眠于此。由于沿途垂直高度的急劇變化讓你瞬間體驗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沿途我們可以領略高山湖泊、雪山草原、森林河谷、高山草甸、戈壁荒灘、雅丹地貌。沿途雖然險惡,但沿途卻是風景如畫。你在獨庫公路走上一段都會銘記不忘。獨庫公路的中段是那拉提到巴音布魯克,長61公里,這段路是南北疆的大體分界路段,濃縮了南疆和北疆的風光特點。我們一個下午和晚上飽覽了沿途風光,心滿意足。這條獨庫公路距離烏魯木齊市300多公里,北起新疆油城獨山子G217線,南至庫車G217線,由北向南沿奎屯河的干支流向天山深處盤旋上升,穿過天山海拔3700米的“鐵里買提達坂”、海拔3390米的哈希勒根達坂隧道,全長561公里,正常情況下駕車單趟跑完全程至少需要12個小時。它是天山北坡自然景觀旅游的黃金通道,沿途分布了天山神秘大峽谷、紅山石林、庫車大小龍池、巴音布魯克草原、那拉提草原、喬爾瑪?shù)戎皡^(qū)。天山神秘大峽谷位于庫車縣城北64千米,天山南麓群山環(huán)抱之中,景區(qū)規(guī)劃總面積1038.4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020米,年平均氣溫4-6℃,是天山北坡最完整、最具觀賞價值的原始雪嶺云杉林,是人類農耕文明之前游牧文化的活博物館,具有極高的旅游欣賞、科學考察和歷史文化價值。在天山大峽谷能看到除沙漠以外的新疆所有自然景觀,有陡峭險峻的山體、神秘的原始森林、碧綠的山谷草原、壯觀的雪嶺冰川、秀美的湖光山色、幽深的山間峽谷、奔騰的谷底溪流、濃郁的哈薩克民族風情等,尤以“奇松、怪石、云海”而受到游客的贊譽。是天山腳下的絕佳旅游勝地,被評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體育運動休閑基地、國家AAAAA級景區(qū)。紅山石林位于庫車縣城以北66公里處,是典型的風蝕雅丹地貌,山體呈紅色,原海底的巖石由于造山運動而形成的直立的單斜巖石,組成了層層疊疊的“石林”,分外壯觀,與附近不同色彩的山體錯落有致,交相輝映,構成一處天山奇觀。遠遠望去像是在燃燒的爐火,被譽為“天山深處永不熄滅的火焰”。庫車的大小龍池在哪?從庫車出發(fā)大約120公里的天山深處的兩個高山湖泊,他們被稱作大龍池、小龍池,這里海拔2400米,四面環(huán)山,霧里擁松,瀑布飛濺,四季景色優(yōu)美。庫車大龍池水面積約2平方公里,四周環(huán)山,由天山雪水融匯而成,水域寬闊。離大龍池約4公里的地方就是小龍池,與大龍池相映生輝。而最令人稱奇的是,冬天大龍池完全是個冰封的世界的時候,小龍池的池水卻一如夏季,透著濃重的綠色,靜悠悠地倒映著遠處的雪山。巴音布魯克至天山神秘大峽谷路段的景色是獨庫公路最美的景段。如巴音布魯克景區(qū)(本期夢中天堂已介紹)和那拉提旅游風景區(qū)(次日打卡點)。本次新疆之行的草原游覽主要是觀光了那拉提景區(qū)的草原部落、哈薩克大營、巴依老爺茶莊三大人文景觀,在草原風光里欣賞了當?shù)毓_克民俗風情。上午游覽了那拉提景區(qū)之后,下午的最后時光去了巴依老爺茶莊作客。之后沿著獨庫公路于凌晨在新源縣那拉堤住宿。獨庫公路沿路風景不斷驚嘆在車里的人們。除了是這些獨特的風景,沿路草原和山谷上的牛羊和馬群同樣吸引我們江南的人們。獨庫公路工程宏偉,為我國建筑史上所罕見。為了紀念在修筑獨庫公路中光榮獻身的同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人民于1984年在喬爾瑪大橋南端,修建了天山獨庫公路烈士紀念碑,讓烈士們的豐功偉績永垂不朽,永遠留在各族人民心中。留戀今天的觀光風景,敬仰修建天山獨庫公路的英雄。今應時應景,譜曲以唱之。歡迎大家點評!
【中呂·朝天子】新疆九曲十八彎 (中華押通韻押家麻韻) 曲夸,日加,河曲繁華架。樣模全是草原家,景色天山下。游客爭瞧,天鵝別話,夏成原草花。日假,戲耍,九曲人文卦。
——本文系作者原創(chuàng),轉載請注明!另外,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若作品中的文字、美術、攝影等有涉及您的版權問題,請您及時與我取得聯(lián)系,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轉載內容或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