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你好呀,我是陪你一起成長的玟君。 ![]() 日更:84/100 弗洛伊德曾說:“未被表達的情緒永遠不會消失,他們只是被活埋了,以后會以更丑陋的方式出現。” 控制情緒常被誤解為僅僅是保持脾氣溫和,不為外界環境所動,情緒波瀾不驚,仿佛置身于世事紛擾之外。 其實不然,真正的情緒管理,不是穩定,而是自由。 接受自己所有的情緒,不抗拒也不回避,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識和深入分析。 探尋內心深處的真實需求,理解情緒背后的深層含義,將眼前的困擾轉化為人生的智慧和經驗。 這樣才能更好的應對生活的挑戰,才能獲得真正的療愈和成長。 1%的壞情緒 導致100%的失敗 生活中我們不可能沒有挫折、煩惱,也不可能永遠處于好情緒中。 而消極情緒常常是伴隨著負面事情而來。 一個正在發作壞情緒的人非常容易沖動,有時會做出失去理智的事。 張飛是三國時期蜀漢的名將,以勇猛善戰著稱,但他因在憤怒中失去理智,最終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在關羽被殺后,張飛悲痛欲絕,急于報仇。 他下令三日內置辦白旗白甲,準備全軍掛孝伐吳,然而,這一要求對于下屬來說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范疆、張達二人請求寬限時間,卻遭到了張飛的暴怒對待,張飛不僅將二人鞭打至口吐鮮血,還威脅若不能如期完成任務便殺二人示眾。 最終,在張飛醉酒熟睡之際,范疆、張達二人趁機將其殺害,并投奔東吳。 張飛的情緒失控不僅未能幫助他實現報仇的目的,反而加速了自己的死亡。 馬克奧勒在《沉思錄》中說:“人們應該在內心中時時加固心靈的圣殿,否則圣殿將會轟然倒塌,化為灰燼。” 其實在我們生活中,好情緒應該是占絕對多的比例的,可往往導致惡果的都是那一時的壞情緒。 你能控制好情緒,才能控制好自己的人生。 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敗給競爭對手,而是敗給了自己的壞情緒。 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才不會為壞情緒買單。 學會釋放情緒 才能做到控制情緒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情緒靜音”“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成了成年人世界的標配。 越來越多的人學著壓抑自己,卻憋出了內傷。 雖然當眾控制了憤怒,獨處時卻會自己生悶氣; 雖然沒在外人面前袒露悲傷,但夜深人靜時依然會反芻自己的痛苦。 其實,情緒不會無緣無故消失,忍住不表達只是暫時被你壓抑住了,并不代表你控制住了它。 我們每一次情緒失控的背后,其實都是未被滿足的需求。 悲傷,是向你透露,你渴望被關注、被理解、被包容; 憤怒,是向你暗示,你的界限和權益可能遭到了侵犯; 害怕,是向你警示,讓你警覺可能存在的風險。 找到情緒失控的根本原因,正視它、接納它、釋放它,我們才能獲得真正的平和。 壓力太大時,我們就聽聽音樂、做做運動來宣泄; 身體太疲憊時,就允許自己請兩天假,徹底的歇一歇; 人們常說:“心理成熟的人不會表現出負面情緒。” 實際上,并不是他們沒有負面情緒,而是他們懂得如何管理并釋放這些情緒。 情緒起來了,不要隨它而轉,要試著去調整和釋放它。 允許心情高低起伏,允許苦樂自然流淌,以便更自如自洽的姿態,過更自由自在的生活。 ![]() ![]() 人生并不會一帆風順,產生“壞”情緒的事情太多了, 我們要學會接納自己的情緒,釋放自己的情緒。 成年人的生活,萬般皆苦,唯有自渡。 別什么都藏在心里,釋放陰霾,才能再次輕裝上陣,笑對人生。 祝安好! ![]() 作者介紹 玟君,電視臺編輯,工作十年后考研上岸,專注讀書寫作、成長干貨、治愈心靈,希望在這浮躁的時代,我們能一起靜下來,一起成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