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正值秋風送爽、天高云淡之際,甘肅天水卻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井邊風云”。然而,引起爭議的是,孩子掉井之后,孩子父親先拍照,然后要等警察出警后再救援。 據現場救人者回憶,由于孩子父親的堅持,整個救援過程耗時近半小時,孩子才最終得以脫險。 對于此事,甘肅天水住建部門也給出了明確的態度:他們不提倡孩子父親“先拍照、等警察”的做法。在他們看來,面對生命垂危的緊急情況,應該毫不猶豫地先救人。 意外降臨:孩童失足,落入井中 故事發生在天水市的羲皇大道上,這條平日里車水馬龍的街道,突然間被一陣急促的呼救聲打破寧靜。 原來,一名男子帶著自家孩子散步時,不慎讓孩子踩空,掉入了路邊一個沒有蓋好的窨井中。這一幕,讓周圍的人群瞬間緊張起來,仿佛空氣都凝固了。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災難,孩子的父親,一個看似堅強的漢子,卻在這一刻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 他心急如焚,但理智告訴他,不能盲目行動,必須等警察到場,以便日后能清楚劃分責任。 于是,當路人紛紛伸出援手,準備用梯子下井救人時,孩子的父親卻攔住了他們,堅持要先報警。 正當眾人猶豫不決之際,幾位熱心的路人站了出來。他們深知“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時間就是生命,不能再拖延。 于是,他們一邊安撫孩子的父親,一邊迅速拍攝視頻作為證據,以打消他的顧慮。在眾人的共同努力下,孩子父親終于被說服,同意立即進行救援。 救援行動迅速展開,幾位勇敢的路人利用梯子小心翼翼地下入井中,經過一番努力,終于將孩子安全救出。 孩子被救出時,雖然驚魂未定,但好在身體并無大礙,這讓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氣。 救人者:事發半小時小孩才被救上來 救人者表示,等他拿梯子準備下去把那個孩子拉上來,然后他父親問了兩次,他都不讓下去。 站在救人者的角度,害怕讓有孩子就二次傷,孩子的父親花了20多分鐘,將孩子救上來。 那個路邊有兩三個月了,一直沒修,井蓋也沒弄。 甘肅天水住建:不提倡,應該先救人 事件過后,天水市民對于城市基礎設施的安全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許多市民反映,羲皇大道上的窨井蓋時常丟失,且缺乏必要的圍欄和警示標志,給行人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 他們呼吁相關部門能夠加強監管,及時維修,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天水市住建局相關部門工作人員表示,已經注意到市民的反饋,并將立即組織人員對全市的窨井蓋進行排查和修復。 同時,他們也提醒廣大市民,在遇到類似緊急情況時,應首先確保人員的安全,再報警求助,同時保留好相關證據,以便后續處理。 寫在最后 回顧這場“井邊救援”,我們不禁深思:在面對突發事件時,我們該如何平衡理智與愛心?孩子的父親雖然出于理智考慮,想要明確責任,但他的做法也差點耽誤了救援的最佳時機。而路人們的熱心相助,則讓我們看到了人性中最溫暖的一面。 其實,理智與愛心并不是對立的,它們可以并行不悖。在緊急情況下,我們應該首先確保人員的安全,同時盡可能保留好相關證據,以便后續處理。這樣,既能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又能傳遞出社會的正能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