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目前尼康Z系統全面且豪華的超長焦鏡頭配置,已經在400mm、600mm、800mm三個生態攝影拍攝關鍵焦段上形成了「雙定焦多變焦」的搭配。 再加上尼康Z8和Z9兩臺機身性能的大幅提升,讓許多鐘情于野生動物攝影的攝影師們都有了更好的創作利器。 這期節目也是許多小伙伴們催更已久的——希望分享關于尼康Z8和Z9系統上更進階的鳥類和野生動物類拍攝對焦設定。 御成君最近也是肝了不少優秀野生動物攝影大佬們的分享,例如Steve Perry、Morten Hilmer等實戰派的對焦設定內容,結合御成團隊里一些大佬們的拍攝經驗,為大家分享這期尼康Z8和Z9機身野生動物拍攝中的專業對焦設置方案。 考慮到一些小伙伴的學習需求,我們也盡量在操作環節為大家做到細致的還原,希望能提供一些進階的學習思路。 如果有更好的設定建議,也歡迎在彈幕和評論區中提出,我們共同進步。 我們這次操作主要參考的是鳥類攝影大佬Steve Perry的尼康機身對焦操作設定方案,并且結合了我們日常拍攝的一些習慣。 Steve的習慣是在實戰拍攝中通過大量經驗的積累,形成非常有個人風格的對焦設定,并且習慣使用大量個人自定義按鍵。 接下來我們會將他的經驗進行整理分析,小伙伴們可以按需學習。 首先在設定前,我們一定要提醒大家,尼康在Z8和Z9機身發布后,進行了多次固件大版本更新,每次更新的進步都非常大。 并且根據我們實際的操作體驗,固件版本都相當穩定,所以請大家盡可能養成持續對尼康設備進行固件更新的好習慣。 和單反時代不同,很多單反機型在整個使用壽命期內都不會進行固件升級,但目前Z8和Z9足夠優秀的機身硬件配置,讓不斷升級的算法有了更大的平臺。 我們將具體固件升級的方法做成詳細教學,放在本期視頻最后,有需要的小伙伴請自行觀看學習。 在進行版本升級后我們進入到具體的對焦操作設定上。 再次強調,本期設定一切都是以拍鳥和野生動物為主。 在第一個自定義菜單設置的子菜單a1中,將AF-C優先選擇設定為「釋放」,就是快門釋放優先模式。 如果設置為對焦的話,相機將會有一個對焦終止,且再次對焦完成后再選擇釋放快門,會影響拍攝節奏。 接下來調整出自定義設定菜單的a3鎖定跟蹤對焦選項,在這里可以設定對焦點持續跟蹤對焦的速度。 舉個例子,在跟焦時如果有其他物體遮擋,例如在鳥兒飛行時有樹木遮擋的情況下,這個設定將決定焦點切換的速度。 數值越小,切換速度越快;數值越大,將持續保持對之前目標點的跟蹤。 不少小伙伴們為了保持對鳥兒的跟蹤,習慣將遮擋AF響應改為5,但其實這里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點——如果在拍鳥時丟失或焦點錯誤,則需要重新更改。 這時候如果AF響應速度設定數值為5,就會非常影響拍攝。 另外在一群鳥中,如果你想重新選擇拍攝目標,設定為5的話延遲就會很明顯。所以尼康官方的3D跟蹤對焦默認數值是3,自動AF區域的設定為3~4。 這里我們也是建議大家把焦點持續跟蹤設定為3~4。 a3子菜單中還有「拍攝對象移動」選項,這里的「穩定」與「不穩定」兩個選項,指的并不是拍攝對象的穩定或不穩定,而是拍攝對象是否容易突然停止或突然啟動。 日常就可以選擇穩定設置,如果拍攝起飛或降落的鳥兒,則可以使用「不穩定」。 在下一個設定菜單a7對焦點保持中,官方的解釋是:在您切換AF區域模式之前,照相機最后一次所選的對焦點保持有效。 但御成君第一次看到后完全理解不能,后來看了許多大佬的實操才明白,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 在你使用自動區域AF對焦確認拍攝目標后,如果切換了更精準的對焦點,例如單點對焦模式,相機將仍然保持在原有對焦點上,否則就是切換到現有對焦點。 這個設定直接選擇「自動」即可,在后面的精確對焦設定中將非常有用。 然后來到a15菜單AF模式中的手動對焦環,這里建議選擇「開啟」。 大佬的建議是如果你在拍攝時可以通過手動扭轉對焦環提前將焦點預調整到適當位置——不追求絕對完美,只要適當就行,養成習慣后在大縱深焦點更改時就能更快更準。 接下來是重點:該如何使用自動對焦中的AF拍攝對象偵測選項? 首先尼康Z8和Z9在最新固件中都單獨更新了鳥類自動偵測選項,在這個選項里機身可以快速自動檢索出畫面中出現的鳥類,并根據算法幫你進行自動對焦。 對焦的優先順序是鳥類眼睛、眼部區域、頭部、上本身區域、身體整體,許多小伙伴都覺得非常好用。 但要注意,不是所有的場景都適用這個選項,這里大佬Steve給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議。 首先,如何判斷自動對象判定開啟與否。 如果拍攝對焦框只有一個綠框,那就是開啟;如果拍攝時有多個綠框,就是未開啟。 在不同的拍攝情況下,并不是說一直打開自動偵測就是最好的。 例如如果單框持續跟蹤在體型較大的鳥類身上而不是眼部、并且鳥類是在斜向飛行的話,這時自動偵測會判定在身體上,鳥類眼部的大部分對焦都是糊的。 這時候關閉對象偵測,然后用固定的寬區域對焦點優先在鳥類頭部會更好。 另外在連續對焦中的自動對象判定穩定度,取決于你平移相機時的熟練程度。 在平移中如果能保持穩定均衡的速度,那么自動判定持續跟焦就會很精準;但如果有晃動或畫面的調整,將自動切換到普通的自動對焦模式。 所以要如何進行快速拍攝對象偵測和標準AF自動對焦模式間的切換?別著急我們后面會講清楚。 在自動對焦區域的選擇這里,我們建議大家使用自動區域AF和寬區域兩種設置。 首先在大部分情況下,如果目標出現的區域環境比較簡單,并且只有一個或少量出現,用自動區域AF判定就可以,Z8和Z9的判定算法已經相當成熟準確。 在比較復雜的場景中,可以更換為寬區域的設定,這樣你可以通過具體的對焦框移動,優先控制在鳥類頭部范圍。 根據上面的一些設定經驗,大佬給出了他自己建議的具體自定義按鍵設置方法。 在尼康Z8和Z9的相機菜單中,選擇f2自定義控制(拍攝),在這里可以組合拍攝編程設定。 在機身前部的fn1快捷鍵設置為自動區域AF,這樣你可以在任何情況下都快速的通過fn1按鍵切換到自動區域af對焦上。 第二,將fn2設定為自定義快捷菜單,原因是可以很快地切換到主體偵測選項。 大家要注意這個自定義快捷菜單,目的并不是方便調整參數,而是為了可以在尼康機身上的自動對象偵測功能和普通對焦模式判定之間進行切換。 上面提到過在一些背景復雜的特殊情況下,對焦自動偵測功能可能沒那么好用,那么就可以通過fn2快捷鍵設置直接切換菜單。 第三個關鍵更改,是將錄制按鍵設定為循環AF模式。 循環AF模式是在尼康Z8和Z9上后續固件更新中出現的選項,如果你的機身沒有進行最新的固件更新,可能會找不到這個選項。 在子菜單a10循環AF模式中,你可以通過自定義設置,快速更改多個對焦點模式。 這里我們建議將單點、寬區域小和大這三個選中,和前面的fn1快捷鍵結合起來。 就可以很方便地通過自動對焦區域固定對焦主體,然后有需要的話在切換寬區域或單點對焦時幫你更精準地對焦在鳥類眼部或頭部。 這里解釋一下,雖然尼康Z8和Z9在機身左下方有一個AF對焦快捷按鍵,但卻設定在了食指可以操作的部分而不是下方。 這是因為在操作時單手會更快捷,且不影響左手托舉鏡頭,從人體工程學的整體操作邏輯上也會更合理。 最后一個小選項是將disp按鍵設置為「動物」,這樣在拍攝鳥類時如果有野生動物出現,就可以通過disp快捷設定快速更改對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