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聞有李流芳先生,今得品其詩畫書,其詩畫書皆絕(19筆字)藻 【月旦青眼/上海戴英獒評】
“藻”字謎,印象中評上過佳謎的有好幾條,如:李創龍的“初聽流鶯喧柳葉”、陳繼耿的“人生如品茶,心清情自逸”、王兵東的“漆藝承先人,融古器終成”等。此番第五屆“南翔杯”全國燈謎邀請賽中,徐衛鋒以“早聞有李流芳先生,今得品其詩畫書,其詩畫書皆絕”來自薦,射同底“藻”字,在已有上述佳作面世的前提下,可謂是“帶著鐐銬跳舞”,最終脫穎而出,實屬不易。
李流芳,明代詩人、畫家、書法家,字長蘅,號檀園、香海、古懷堂、滄庵,南直隸徽州歙縣人,僑居上海嘉定南翔,老街中的檀園為其私家宅院,現已是南翔知名景點。而李流芳的詩畫書,也是聞名遐邇,其詩文12卷《檀園集》于清乾隆46年(1781年)被欽定為《四庫全書、集部六》、其繪畫和書法作品亦被國內外許多博物館收藏,并被輯入各種相關典籍。就從這些而言,作者之謀面可謂字字有出處,所言不虛也。
斯謎是一條離合謎,在扣合上:李流芳先生,取“木”、“ 氵”、“ 艸”,品字明企,其余字詞除抱合外,用“捉放曹”之法謎面抵消,再佐以“早聞”提音雙扣,踏實謎底,簡潔明了,一氣呵成,無須贅述。
以一條謎面所述為主辦方南翔非常出名、耳熟能詳的人物來創作燈謎,是此謎最出彩之處,也足見作者的高明和聰明。非要雞蛋里挑骨頭是,作者本人在前不久在長沙舉辦的的第九屆中華燈謎文化節上同樣有一條佳作:“梁溪先生李綱為相,志抗金,然朝無抗金志,一朝李綱被罷,功終不就(山川名勝)湘江”以及他在2024年蓬瀛謎協十周年燈謎創作大賽的獲獎謎“元代孟頫先生,其書擅楷書行書,畫開元之新路,其書畫皆絕(惠州民俗)跳格仔”有同質化之嫌,當然在創作賽中為了謎底所限運用類似的手法也無可厚非,總之“藻”字謎能得到所有評委一致的好評,這才是不爭的事實。(評載于上海燈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