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出狀元·杭州工匠特別報道 中國自古便有“藝癡者技必良”的說法 窮其一生只專注做一件事 執著堅持,不斷摸索 宋代大思想家朱熹也說過 “專心致志,以事其業” 用心做一件事 將一件事做到極致 這是“工匠精神”中的一種 今天的這位故事的主人翁 正是這類精神的完美詮釋 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的故事吧 ▼ 工匠名片 江亮 杭州宋酒酒業有限公司技術總監 高級釀酒師 從事宋酒釀造近四十年,挖掘總結出一套古法釀造結合花香釀造技術的工藝,將“藍橋風月”杭州宋酒復原并獲2015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最佳新產品獎;中國紅曲酒保護與傳承人;第四屆“杭州工匠”。 工匠語錄 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完美、卓越的創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是一種持之以恒的品質和態度。經過多年磨礪,我深深體會出一個真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工匠精神的取之不絕的寶藏,工匠精神是保證產品品質及企業走上長盛不衰的秘訣。我始終追尋工匠精神,一生只做一件事、一心只想釀好酒。 江亮:用專業能力傳遞文化自信 我的生日是9月26日,這天也是“工匠日”。好朋友戲稱我“天生是工匠”,這句話夸張了。匠人匠心是我做事的宗旨和努力的方向。這40多年來,我一門心思只為釀出一杯好酒,讓“杯中物”傳遞“醉中趣”、講述“文與雅”。 我釀的酒,名字源自南宋,叫作“藍橋風月”,屬于紅曲酒。來,抿一口酒,品一品距今近900年的味道,聽我講講這口醇香背后的故事。 我老家溫嶺,當年來杭求學。因為喜歡這座城市,在1997年正式移居杭州。釀酒行業的人都知道一本寫于宋朝的釀酒專著《北山酒經》。宋朝的釀酒工藝可謂是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杭州是南宋時的都城。所以我想到結合自己所長,釀一款獨屬于杭州、傳承南宋文化的好酒。 要將古時與現代、傳承與創新相結合,首先要找到歷史遺韻。我反復研讀《北山酒經》。同時又從《水滸傳》中了解了來自潯陽樓的名酒“藍橋風月”。這是一款被杭州老市長蘇東坡譽為“世間無比酒”的好酒。歷史資料顯示,藍橋風月酒出自宋高宗趙構的吳皇后之手。在北宋一個杭州開酒肆的人寫的《北山酒經》中,詳細記載了制曲法和釀酒法,其中就有紅曲制造的記錄。書中提到了用地黃、菊花等植物花草釀酒的方法。至此我厘清了要開發的產品類型和文化淵源——還原南宋時期的杭州好酒,一款帶有詩情畫意、花草芬芳、色澤亮麗的紅曲黃酒“藍橋風月”。 對一個微生物專業畢業長期從事過釀酒業的人來說,藍橋風月酒能否做好,最核心的工藝是菌種。我和我的團隊,從找米、育種到成功分離出適用的紅曲菌種,整整花了3年。記得當時為了要找到合適的大米,跑了江浙兩省的許多米廠。后來在一位農學博士的幫助下,定制了一款介于糯米與粳米之間的特級粳米,也可以說是中國黃酒的首個“酒造米”,奠定了生產優質“藍橋風月”的物質基礎。 如果說米是酒的骨,那么水便是酒的血。又和選米一樣,我們東奔西跑為了選好水,最后鎖定北雁蕩水系,主要考慮當地的火山巖、砂礫巖地貌,和水的弱堿性、低硬度。 在米、曲、水皆已具備的情況下,新的考驗又來了。釀酒的工藝技術與經驗也是成就好的紅曲酒的成敗。記得當年在酒廠工作時,常常跟著老師傅半夜起來,趴在酒缸旁,一個個聽聲音,聽原料發酵時的“呼吸聲”。在“藍橋風月”的釀造過程中,我堅持在開耙等關鍵環節采取人工操作,確保品質。 經過近10年的焦灼等待、終于開甕迎來“藍橋風月”。見到那琥珀色、深紅中帶點橘黃的液體時,我內心無比激動,好像一顆心都要蹦出身體之外了。這杯酒,深藏了我對酒的熱愛,也有我對這座城市的熱愛,更有我對于歷史文化傳承的責任和使命。我深深意識到,我們中國,尤其是杭州需要有也應該有一款真正屬于自己的,本土特有的酒品。 歷史名酒“藍橋風月”重新面世后,由于其協調的甜酸比,特有的植物芳香和古樸典雅的包裝,立刻受到市場的歡迎。藍橋風月酒的美譽度與知名度也與日俱增。由我公司發起的“南宋酒文化節”已被杭州市政府定為西湖博覽會的正式項目。我們還和政府部門舉辦了以藍橋風月為主題的“世界看杭州體驗日”活動,“藍橋風月”以歷史之名向國際友人傳遞了我們杭州的文化自信。接下去,我還將在釀好酒的基礎上,延伸打造酒文化產品,把“藍橋風月”做成杭州特色的世界名酒,讓這一抹“中國紅”傳承深厚歷史積淀。 小編手記 握著酒杯,淺嘗一口,當琥珀色液體滑入喉嚨時,那一刻,仿佛聽見了吳儂軟語所傳遞的“南宋之音”。這是酒的魅力、歷史的吸引力,也是文創產品的獨特精彩。 江亮希望,從他的“藍橋風月”中能品出“六香”,包括開瓶時的噴香、倒入杯中的溢香、浸入口中的醇香、酒入喉中的回香以及品酒之后的留香和體香。 為了這“六香”,他自我沉淀了3000多個日子,把傳承、品質和風雅鐫刻于心,對產品精益求精,注重細節,追求完美和極致,不惜花費時間精力,孜孜不倦,反復改進產品,把99%提高到99.99%。以極為嚴謹的態度,一絲不茍,不投機取巧,必須確保每個環節的質量,對產品采取嚴格的檢測標準。更重要的是,執著、專注并且始終堅持。而執著和敬業,恰恰是工匠精神的底色。用心用情做一件事,淡泊名利,只是單純地想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他,做到了。 來源:杭州工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