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在社交平臺上,用炭火煮水、煮湯、煮粥已成風潮,雖然燒炭煮水比用天然氣、電爐煮水麻煩得多,但因其對身體產(chǎn)生的明顯效果,竟然備受現(xiàn)代都市人追捧。 普遍的感受是,喝了一段時間的炭火煮水,身體不像以前那么寒了,有能量了,有的腰腹瘦了,有的情緒也有了明顯改善。 ![]() ![]() ![]() ![]()
![]() 從化學上講,水都是H2O,但在中醫(yī)來看,水和水之間的差別還是比較大的,不同的水有不同的藥用價值,元代養(yǎng)生家賈銘所著的《飲食須知》里,就對水的詳細記載就多達25種,并且區(qū)分為寒熱溫涼等不同屬性。很多方子里,煎藥用水還有很多規(guī)定,比如用急流水、陰陽水、地漿水、回瀾水、麻沸湯等。 那么炭火水和我們現(xiàn)代人平常用的電爐、煤氣、天然氣煮出來的水有什么區(qū)別呢?炭是把木材和空氣隔絕,加高熱燒成的一種黑色燃料,所以炭從五行上是屬木的,木為陽,生出的火更具陽性,這種陽火煮出的水,也更有陽性能量,能化解水的陰寒之性。 ![]() 以前的農(nóng)村人家普遍用的都是柴火做飯,那時候沒有什么對比,而吃慣電爐、煤氣爐做飯的現(xiàn)代都市人去農(nóng)村吃一次柴火做出來的飯菜,就很容易感覺到不一樣,不單是口感更加真實、醇厚,脾胃還能感受到一種溫暖妥帖,食物更容易被消化吸收。這也是因為炭和柴一樣,都是木頭,生出的火都是最具陽性能量的。 而相比于炭火、柴火,煤氣火、天然氣火雖也是明火,但陽氣遠不如木頭生出的火,而電爐沒有明火,所以它煮出來的湯湯水水是最缺少陽性能量的了。由此可知,我們想要喝到富有陽性能量的水,最好是柴火、炭火煮出來的,天然氣、煤氣次之。 ![]() 那么如何更方便、更安全地用好炭火呢?我們總結(jié)了一些網(wǎng)友的做法: 1、選炭 銀霜炭,起火快,燃燒時間長,熱力強勁,幾乎無煙無味,無火星和飛灰,但小貴,被稱為炭中的愛馬仕。 龍眼炭能起明火,容易點燃,燃燒得快,但時間也比較短,有煙有氣味,更適合在室外、半室外或?qū)挸ㄍL的環(huán)境中使用, 菊花炭,高溫穩(wěn)定性、燃燒時間長、炭火均勻,煙味、氣味都很小,燃燒過程中還能散發(fā)出淡淡的香味,但引燃時間較長,不能產(chǎn)生明火。 蘋果木炭,易燃,,燃燒的速度比較快,充分燃燒后煙和味都比較小,但熱能比較低,不耐燒,易飄灰。 核桃炭,體積小,溫度低,多屬無煙無味,不容易被點燃。 鎢鋼炭,密度非常大,不易被點燃,持久耐燒,無煙無味 橄欖炭,不容易被點燃,燃燒時間更長,香味較淡,多被作為調(diào)味炭使用。 龍眼炭、菊花炭、蘋果木炭、銀霜炭一般會用來做主炭,根據(jù)需求從中挑選兩種,把易燃性和耐燒性結(jié)合起來,上面再覆蓋一些核桃炭或橄欖炭來輔助。 2、起炭和滅炭 可用先把助燃炭點燃,放在爐膛的底部,在上面放上炭。想加快速度,還可以點燃一塊固體酒精,加在炭中。 ![]() 也可把燒烤網(wǎng)放在燃氣灶上,上面放炭,下面點火,把炭點燃燒紅后,放入爐膛中。 ![]() 也有專門用起炭器的,在起炭器上把炭點燃、燒紅后,加入爐膛中。 下炭量應(yīng)為爐膛的五分之三,把主炭擺成三角形,一層一層圍架起來,以加強中間的縫隙,而且注意不要把爐窗孔堵住。 ![]() 如果炭燒得不是很旺,可以在距爐膛口20公分的距離放一小風扇,開最小的風量,對著爐膛吹,差不多一分鐘,等炭燃燒得穩(wěn)定了,就可以把風扇關(guān)掉了。 如果不想燒了,但炭還沒燒完,可以把炭夾出來放到水盆里浸泡,徹底熄火。浸泡完曬干,下回還可以用。也可以放到密閉的容器中,隔絕空氣,使其自動熄火。 ![]() 注意事項: 1、炭在燃燒的時候會產(chǎn)生一些不好的物質(zhì),如一氧化碳,所以最好在室外、半室外,如在室內(nèi)一定要開窗通風。 2、在燒炭結(jié)束后,不要僅僅用灰把炭埋住。因為有的炭還在燃燒,而用灰埋不能讓它完全隔絕空氣,徹底熄火。 3、千萬不要把炭存放在高溫或者靠近明火的地方,遠離兒童,避免吞食。 4、剛開始喝炭火水的人,有的會出現(xiàn)上火的癥狀,這是因為中焦不通,陽氣都聚集在上面下不去的緣故,這種情況可以經(jīng)常艾灸肚臍和涌泉穴,每天晚上泡泡腳,經(jīng)常做一做金雞獨立,這樣就會把陽氣往下引。 ![]() 之前提到的元代養(yǎng)生家賈銘,活到明朝時已經(jīng)有一百多歲,朱元璋召他入宮,問他長壽的秘密是什么。賈銘答曰“慎在飲食”。 水對人體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喝什么樣的水自然也非常關(guān)乎人的健康,用炭火煮水雖然比較麻煩,也需要我們前期去做功課,去探索,但當我探索出門道來以后,自己和家人都將會受益無窮。 如何用中醫(yī)的思維、知識、技術(shù)養(yǎng)育好孩子,不是三言兩語、幾篇文章就能說明的,需要在一個充滿學習氛圍的環(huán)境里長時間浸泡,由老師帶領(lǐng)學習,有同伴互相交流……想學習更多的中醫(yī)育兒理念,可掃碼加入我們的中醫(yī)生活化群: 近期導(dǎo)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