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年輕的時候,特別有干勁,每次醫院有下鄉給人看病的活動,我總是第一個報名。 記得有次去了內蒙古包頭那邊的一個村子,那里草原特別大,牛羊特別多。 剛開始,村里人知道我是來幫忙的,對我特別好,每天都給我做好吃的肉。 但是吧,天天吃肉,再加上口味不一樣,我就開始有點受不了,覺得惡心。 所以,我就跑到縣城買了堿面和芝麻醬。 ![]() 我是湖北人,會做熱干面,那叫一個香。村里人也慢慢喜歡上了我做的面條。 說起來,還因為這熱干面,發生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兒。 有一天晚上,我正準備睡覺呢,突然有人敲門。 開門一看,是村里的一對夫妻帶著個孩子。 他們說孩子鼻炎好幾年了,晚上睡覺鼻子不通氣,只能張著嘴呼吸。 我趕緊讓他們進來,這時候住我隔壁的老村醫也過來了,問是咋回事。 ![]() 我跟老村醫說了說孩子的情況,老村醫說:“鼻炎啊,小問題,孩子督脈陽氣不足,吃點藥就好了。” 我就納悶了:“這兒條件這么差,哪兒來的藥啊?” 老村醫從藥箱里拿出幾味草藥,讓孩子帶回家,還開了個方子,讓他們天亮后去采草藥。 孩子爸媽感激地走了,我就問老村醫:“這孩子鼻炎這么多年了,您怎么看出來是督脈陽氣不足啊?” 老村醫把方子遞給我,讓我自己琢磨。 過了幾天,那家人又來了,說孩子吃了3付藥后好多了,晚上能正常呼吸了。 他們特別感謝老村醫,說早知道中醫這么厲害,早就來了。 老村醫挺謙虛的,說還得繼續吃藥,才能徹底好。 他又給孩子調了調方子,讓孩子回家繼續吃藥。 吃了1個多月,孩子的鼻炎就好了,再也沒復發過。 我覺得老村醫的方子太神奇了,就天天跟著他學。 為了得到這個方子,我還給他做了好多碗熱干面呢。 最后,他終于把方子教給我了。 ![]() 這個方子有制附子、山萸肉、澤瀉、熟地、茯苓、白術、干姜、細辛、狗脊、麻黃、杏仁和辛夷花這些藥材。 后來,我遇到的鼻炎患者越來越多,也慢慢明白了這個方子的道理。 這個孩子九歲了,鼻炎三年了,鼻塞特別嚴重,總是流清鼻涕。 他特別怕冷,冬天手腳都是涼的,夏天卻不怕熱。 我看他舌頭顏色淡,舌苔白,就知道他陽氣不足,身體虛寒。 督脈是我們身體里陽氣的大倉庫,如果陽氣不足,督脈經過的地方就會出問題。 督脈經過鼻子,陽氣不夠了,鼻子就得不到溫暖,水液就不正常流動,變成鼻涕流個不停。 冬天陽氣更少,所以鼻炎就會加重。 用中醫的話說,就是腎督陽虛,寒水上泛。 怎么辦呢? 得溫陽氣、通督脈、化痰飲,還得開鼻竅。 方子里的藥材就是干這些活的: 制附子、山萸肉、熟地和狗脊補腎陽;干姜和細辛散寒;白術、澤瀉和茯苓健脾利水;麻黃和杏仁調理肺氣;辛夷花通鼻子。 ![]() 總之,最關鍵的是要溫陽散寒,把督脈里的陽氣補足了,過敏性鼻炎就好了。 中醫有很多好辦法和好方子,但是能傳承下來的人太少了。 我覺得自己有責任把這些好東西傳下去,所以每天寫這些文章,希望能讓更多人了解中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