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春回菏澤,牡丹之約(散文) 曹晗 春風又綠江南岸,而在我心中的那片熱土——菏澤,春意正濃,牡丹正艷。這是一座被歷史風霜雕刻,又被春天溫柔以待的城市,它以牡丹為名,以文學為魂,邀我共赴一場春天的盛宴。菏澤,這個名字本身就帶著一股泥土的芬芳和歷史的厚重。它坐落在華北平原的腹地,黃河的臂彎里,仿佛是大自然特意為這片土地留下的瑰寶。春天,當第一縷陽光穿透薄霧,照耀在這片古老而又年輕的土地上時,萬物便開始了它們的復蘇之旅。而在這萬物復蘇之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那朵朵盛開的牡丹。 牡丹,花中之王,自古以來便是文人墨客筆下的寵兒。在菏澤,牡丹不僅僅是一種花,它更是一種文化,一種精神,一種生活的態度。每年的四月,當春風拂過這片土地,牡丹便以一種不可抗拒的魅力,綻放出了它的全部熱情與驕傲。紅的、粉的、白的、黃的……各種顏色的牡丹競相開放,它們或含苞待放,或怒放盛開,每一朵都像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藝術品,讓人不禁為之傾倒。走在菏澤的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是牡丹的元素。無論是店鋪的招牌,還是行人的衣裳,甚至是孩子們手中的風箏,都印著牡丹的圖案。牡丹,已經成為了菏澤的象征,融入了這座城市的血脈之中。而每當這個時候,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便會匯聚于此,只為一睹牡丹的風采。他們或駐足觀賞,或拍照留念,或低語交談,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大自然的敬畏。然而,菏澤的魅力遠不止于此。除了牡丹,這座城市還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從古至今,無數文人墨客在這里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和詩篇。他們或吟詠牡丹的嬌艷,或抒發對家鄉的熱愛,或感慨人生的無常。這些詩篇,如同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菏澤的歷史長河中,閃耀著智慧的光芒。 在菏澤,我有幸結識了一位名叫李明的老人。他是一位退休的教師,也是一位熱愛文學的創作者。他的家里堆滿了書籍和手稿,每一本都承載著他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文學的執著。他告訴我,他從小就喜歡讀書,尤其喜歡那些描寫家鄉美景和人文風情的作品。在他看來,菏澤不僅僅是一個地理名詞,更是一個充滿故事和情感的空間。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棵樹木、每一朵牡丹都承載著歷史的記憶和文化的積淀。李明老人還帶我參觀了菏澤的一些歷史遺跡和文化景點。從古老的城墻到現代的博物館,從繁華的市井小巷到寧靜的鄉村田野,每一處都讓我感受到了菏澤的獨特魅力。在這里,我仿佛穿越了時空的隧道,與古人進行了一場跨越千年的對話。我聽到了他們對家鄉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憧憬,也看到了他們為了理想和信仰而努力奮斗的身影。 當然,菏澤的魅力不僅僅體現在它的歷史和文化上。隨著時代的變遷和城市的發展,菏澤也在不斷地煥發著新的生機和活力。現代化的城市設施、便捷的交通網絡、豐富的旅游資源……這些都讓菏澤成為了一個宜居宜游的現代化城市。而在這座城市的發展過程中,文學和藝術也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它們不僅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也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和軟實力。在菏澤的日子里,我深深地被這座城市的魅力所吸引。這里的牡丹嬌艷欲滴,這里的文化源遠流長,這里的人民熱情好客。每一次走在菏澤的街頭巷尾,我都能感受到一種莫名的親切感和歸屬感。仿佛這里就是我的家,這里就是我靈魂的歸宿。 而當我離開菏澤的時候,我帶走的不僅僅是那些美好的記憶和照片,更是一份對文學的熱愛和對生活的執著。我知道,無論我走到哪里,我都會帶著這份熱愛和執著繼續前行。因為在我心中,菏澤不僅僅是一座城市,更是一種精神、一種信仰、一種力量。它激勵著我不斷地追求真理、探索未知、創造美好。如今,每當春天來臨的時候,我都會想起那個美麗而溫暖的菏澤。想起那里的牡丹、那里的人們、那里的文化……它們如同一幅幅生動的畫卷,永遠定格在我的心中。而我,也期待著下一次與菏澤的相遇,期待著再次沉浸在那片絢爛的牡丹花海之中,感受著春天的氣息和生命的律動。 在菏澤的春天里,我仿佛找到了自己心靈的歸宿。那里有著我最真摯的情感和最深刻的思考。我知道,無論未來的路有多么漫長和艱難,只要心中有愛、有夢、有追求,就一定能夠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之路。而菏澤,將永遠是我心中那片最溫暖的港灣,是我靈魂永遠的棲息地。 作者簡介 曹晗,筆名:寒露 女,陜西西安人,青年文學家鼓浪嶼文學事業發展中心理事。熱愛文學,擅長詩歌、散文及隨筆。作品散見于《川渝文林》、《作家地帶》、《詩刊》、《青年文學家》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