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稻盛和夫在《活法》中,表達了自己的人生觀:人生的目的,就是提高心性,磨煉靈魂。 即人生不管成功,還是失敗,歸根結底,都要看我們能否提高自己的心性,讓它變得更加純粹,更加美好。 心,是一切的根源! 你的心變好了,一切就都順了! ![]() 1. 心懷感恩,所遇皆美 之前,京瓷在沒有獲得許可的情況下,制造和提供了醫療用的人工膝關節。 這件事,媒體做了廣泛報道,并對京瓷展開了激烈的批判。 其實,當時京瓷已經獲得了制造和銷售人工股骨關節的許可,只是醫療界又向京瓷提出制造膝關節的強烈請求,而且是急需。 因為此事,京瓷總部門前,接連幾天布滿了成排的攝像機,電視機上多次播放稻盛和夫低頭謝罪的鏡頭。 稻盛和夫也因此身心俱疲,并請求法師指點。 稻盛和夫本以為法師會安慰他,沒想到法師卻對他說: “很好啊!災難降臨之際,也就是過去造的業消失之時。遭受這么一點批判就能消業,所以必須慶祝一番啊。” 每個人活著,都會遭受苦難,這屬于正常現象,可當災難來臨時,若我們的心態不對,則會帶來更大的災難。 只有當我們放平心態,高興地接受災難時,自然就能夠心懷感謝,那么,過去所造的業,就會消失殆盡。 慧律法師曾說過: “世間一切乃眾緣合和,眾力所成,非獨一人所能,是故當懷感恩之心。”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遇到的每一個人,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來渡我們的。 心懷感恩之情,不僅能夠讓我們感受到幸福和溫暖,而可以讓我們重拾對生活的熱情,成為更好的自己。 ![]() 2. 心懷利他,行善成事 稻盛和夫家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開始,就以印刷業為生。 但在戰爭即將結束時,家宅和工廠都被燒毀了,稻盛和夫家的經濟也遭受了嚴重的創傷。 后來,稻盛和夫看到媽媽悲傷的表情,大受刺激,決定“幫扶家計,守護家人”,并向父親提出制造和銷售紙袋的建議。 主要由父親制作紙袋,稻盛和夫外出銷售。 剛開始,稻盛和夫只是沿街叫賣,走到哪里算哪里。 之后,他開動腦筋,不僅把鹿兒島市分為7個區域,以周為單位,按順序走動,而且還把紙袋放在批發店里,委托他們代銷。 沒想到的,紙袋生意越做越好,都賣脫銷了,稻盛和夫跟父親根本忙不過來,還找了人幫忙。 從這件事中,稻盛和夫總結到: 那個時期,自己做的其他事情都不順利,主要是因為當時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 而賣紙袋這件事情,卻是為了幫扶家計,守護家人,是“關愛他人”的行為,其中蘊含著善意的動機,擁有利他之心。 利他之心,它的本質就是愛,即為世界,為他人,為社會盡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一個人能夠成多大的事,靠的不是能力,而是格局。 格局越大的人,利他之心越強烈。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抱利他之心,行利他之事,命運自然就會好轉。 即利他,是一種高級的利己。 ![]() 3. 保持謙卑,遠離驕傲 稻盛和夫創辦京瓷的時候,經營走上了軌道,公司開始盈利。 當時,他也想過:“公司有這么高的收益,但我的年薪卻這么低,不是太虧了嗎?” 靠自己的能力,讓公司發展的如此好,就是拿現在幾倍的年薪也無可厚非,稻盛和夫心中冒出了這樣的念頭。 但馬上稻盛和夫就意識到了,自己正在變得傲慢的那顆心,便進行了深刻的反思: 自己擁有的才能和能力,絕不是自己的私有物,那不過是偶然被賜予的。 這種才能和能力,如果不為自己所有,也很正常,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由其他人來承擔,也絲毫沒有不可思議之處。 因此,這種才能和能力,不能只為自己所用,而應該為世人、為社會所用,稻盛和夫開始這樣思考。 也就是說,我們認為的金錢、地位、能力和名譽,不過是借來之物,不過是現世一時寄存在我們這里的東西而已。 意識到這一點后,我們的驕傲自大就會自然消失,謙虛之心也會油然而生。 人是容易盲目傲慢的,一旦眼高于頂就很容易迷失自己。 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比你好的人比比皆是,驕傲自滿,只會讓自己停滯不前。 稻盛和夫曾說過: “人度過美好人生的根本,就是謙虛之心。” 放下驕傲,學會謙卑,才會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 ![]() 【寫在最后】 古人說:“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我們的每一個選擇,每一個行動,都源自于內心的指引。 心,如同一盞明燈,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 心,是一切的根源,也是我們生命的方向。 愿我們都能擁有一顆感恩之心,利他之心和謙卑之心,去迎接每一個挑戰,去擁抱每一種可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