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學點新知識,遇見更好的自己 (第574期) ![]() ![]() 一、治耳癥:耳鳴化膿 耳朵。當遇到耳朵有問題,中醫認為說,腎臟在管耳朵,所以任何耳朵的問題,要想到腎臟,這是第一個基本的觀念。 第二個觀念,有三個穴道,耳門,聽宮,聽會穴。這三個穴道,有三條不同經絡在管,膽經、三焦經、小腸經在管。 ![]() 遇到耳鳴、耳聾、耳朵有痛,我們在辨證的時候是一樣,如果是久鳴是虛,我們就補腎,我們可以針腎俞、志室,正面就下京門,腎經的募穴京門穴,然后呢,臟會章門。 ![]() 經絡上面,復溜穴是非常好用的穴道,這復溜穴要是下的好,針下去以后,采斜刺及迎隨法,對身體方向刺,現在是補,用青龍擺尾,若搖不過癮,彈一彈針,動它的氣,你彈一彈針時,你覺得并沒有什么,但病人很痛,因為你在導引,速度很快。 耳朵旁邊,這三個穴道,采輪刺法,今天扎這個,下次扎另一個,換著扎。 實癥,也是一樣。在實癥的時候,要扎腎經,剛開始發作時,我們下然谷及外關穴,我們有一個穴道叫支溝,三焦經的支溝穴,我們稱飛虎。非常好用。 ![]() 前面跟諸位講過,臟和腑中間陰陽相平衡,有表里的關系存在,是因為有一個三焦經。三焦經是行陽的,陽是什么,所看到的皮膚、肌肉都是陰,但看不到里面的力量多少,力量就是陽。支溝穴是三焦經很大的穴道,支溝穴又稱飛虎穴,我們有飛虎針,專下支溝,大便也通了,胃口也變好。 當耳朵化膿,膿水流出來時下針的手法,近取穴是這些。 還可以用藥——麝香礬石散,為什么用麝香礬石?這個礬石本身是燥劑,在中藥里面可以有防腐的作用,東西不會爛。所以我們很多藥用礬石泡過以后不會爛。麝香呢,它是無孔不入的,我們用的比例不多,麝香像小拇指指甲一塊,礬石用比較多一點,比例上大概這個(麝香)是二,這個(礬石)差不多到四十五左右。那我們用這種干燥劑。 小孩子耳朵為什么會有膿水,是因為生出小孩,沒有把小孩倒過來,中醫會把小孩倒過來打屁股,小孩一哭,耳朵、鼻子、嘴巴里面的羊水就跑出來了。而現在很多醫院不打,用機器一吸,吸的動作只能把嘴巴、鼻子、耳朵表面的羊水吸掉,肺里面還有很多羊水,耳朵深的地方還有羊水,小孩子后來很多有氣喘、久咳、中耳炎,因為沒有打屁股的關系造成的。 從中醫的角度,我們應該鼓勵生小孩要打,生完以后,要讓他打,一定要把這屁股倒過來,讓小孩子哭一哭,讓這羊水跑出來。這孩子以后就沒有氣喘,沒有皮膚病,沒有耳朵發炎的情形。 由于里面有很多膿水,我們用噴的散劑,這礬石是干燥劑,一下就干燥了,膿水就收掉了,麝香無孔不入。爛的地方,麝香會把礬石帶到每一個地方,那耳朵就保持干燥了。 病毒要有水,干了沒有水,中醫的觀念是水生萬物,離不開水,沒有水,就不能生存。一旦干燥,環境改變,病毒就活不下去了。這時侯我們可以下耳門聽宮聽會,單刺,會恢復很快。 二、面部中風與起因 面部中風,中風的時候,臉會歪過去,一個眼睛可以閉,另一邊這個眼睛不能閉。整個眼睛要拉過去,可以閉眼的一側是健側,不閉眼一側是患側。 面部中風的時候,會分一半,麻的沒有辦法控制,眼睛閉不起來,嘴巴也閉不起來。看起來正常的一側,我們稱之為患側,好的這邊叫健側。 你如果說,老師我搞不懂,到底哪個是健側、患側,你叫病人笑一下,好的那邊可以動,不好的一邊不能動。 ![]() 那治療兩邊的時候,兩邊一起下。我們針健側,扎健側以后,可以再扎患側,先健側,后患側,那我們這個扎健側一定扎對側的合谷,要扎對側的合谷穴,健側下針的時候,最常用的是地倉透頰車。 ![]() 地倉透頰車、地倉穴在嘴角邊。平時下地倉,如果是一般的中風,不是臉部中風癱瘓,吃飯的時候,嘴角流涎,那怎么讓它封口,我們針是這樣下的,針扎到地倉里面穿過去。穿進去后拉出來,第二天,會消很多,可以收起來,大概針二三次,不會流涎,效果很好。這是中風,半身癱瘓的流涎。 面部中風,光針地倉沒有用,一定要地倉透頰車。下針提到皮膚,對頰車的地方,用三寸針,一針透過去,透過去,左右捻捻針,平補平瀉即可。 不要給他蒼龜探穴,這很痛,不需要。那合谷扎完,另一邊用透針,可以再針太陽經,瞳子髎,這扎完二十分鐘。病在左邊要扎右邊,早上中風,扎健側完了,再扎患側,等臉正了以后,還要結尾,要針人中、承漿,這樣有固定作用,不要還是歪的,就把它固定住了,要等它慢慢變回來,再去固定它。 ![]() 面部中風的起因,中醫可以教你怎么面部中風,你出去跑一跑,跑了滿頭大汗,好熱,吹冷氣,你站的時候,臉對冷氣吹,第二天早上臉就歪一邊了,大汗以后,絕對不能靠冷氣吹,電風扇也不行。 所以今天運動完,開車將窗戶打開,就會中風。可是我進去坐,我打開窗戶沒有中風,因為我沒有大汗,對不對,要流大汗,毛孔開了,風一吹,面部中風都是這樣。 那你知道面部中風是怎么來的,就不會得到了。 所以病要知道原因是怎么來的,我們在一直講原因怎么來的。那很多的頭痛,中醫的觀念里面。動作會發汗,運動會發汗,沒有吹風機吹干,用干毛巾把頭包起來,盡量不受風,如果說,大陸北方很冷,頭是六陽之會,很熱,若沒有把頭包好,冷風一吹,身體很熱,外面很寒涼,頭發的上水寒的很快。 這個冷的一碰到毛孔,毛孔收縮,身體還在排汗,汗出不來,汗又離開汗腺,就停在毛孔下面,毛孔繃住了,沒辦法就停在毛孔皮膚中間,這就是寒水。 如果說今天,全身是汗,一進去空調間,過一會皮膚開始癢,為什么皮膚開始癢,就是因為汗沒有透發。不要一下進入冷氣間,要等一下,等汗差不多停了,再進空調間。很瞬間的跑進去,那個汗正在流,毛孔收起來,里面還是熱的啊,毛孔堵住了,一停在中間,一開始就是癢,其實并沒有皮膚病,不要用梅花針扎,回家泡個熱水澡就好了。 三、治舌癥與扁桃腺炎 舌頭伸出來上面有幾種治癥,久咳的時候,可以放一片生姜,最好是大蒜,隔蒜灸,對咳嗽很好。 ![]() 我們有一種舌頭病變叫木舌癥,大舌頭,舌頭沒辦法翻,講話沒辦法很標準,這個時候,要讓他講話,要把舌頭翻起來,一翻起來,中間一條線,旁很多青筋在后面,這兩個穴叫金津,玉液。 ![]() 你把放血針拿起來,一二三、一二三點刺讓它出血,一出血,舌頭就軟了,這舌頭中風,舌強不語,在天應放血,這屬于經外奇穴,金津和玉液,不要留二十分鐘,也不灸,針灸都不好。我們治療舌頭,一般這樣子。 舌癌時舌頭腫大,看上去是黃色。黃色主的是三焦,三焦是黃色的油膜,舌是心臟,所以我們在心和三焦上來取穴,可以治療這個問題,當然處方也可以。 眼睛看到腫脹的是積或是有痞塊,我們下針可以下心包經、心經都可以扎,大陵,神門,通里,內關,都可以下,原穴絡穴郗穴通通可以下針,那舌頭正好在任脈的尾端,列缺可以下,心臟的巨闕也很好的穴道。照海穴也可以,少海管陰蹻,陰蹻絡到喉嚨,碰到積塊,痞塊,一律采消導的方式。 ![]() 針刺手法里面,赤鳳迎隨就是一種瀉法,白虎搖頭也是瀉法,穴道選對了,可以做瀉的方式。 病人金津玉液當然可以放血,因為他的舌頭下方,舊血放掉,新血就會過來,所有的癌癥。臨床上看,都好像是一個瘀血,幾乎都是血癥,治療癌癥,活血化瘀是基本原則。 小孩子七八歲不講話,是因為心氣不夠,可以灸巨闕、心俞。同樣屬舌頭癥,所以中醫同證同治,這個小孩子不講話,下的跟舌癌的穴道是一樣的,我們沒有同病同治,取穴的方法是這樣的。 將嘴巴打開來,上面有一個肉球,這是舌頭,當你看到兩邊,這是扁桃腺,這個扁桃腺腫,采天應放血,再就是下針取穴,列缺,照海。
近取穴扎天突,這個效果快到什么程度,就算沒有天應放血,光是列缺照海,針下去,喉嚨就不痛了。不用說等個二十分鐘,針下去,喉嚨痛就好了。針灸就是那么神奇,扎在手腳上,喉嚨痛沒有了。 ![]() 扎對穴道,效果很好,喉嚨腫得像荔枝,很硬,先放血,再下針列缺、照海、天突。扎幾次也就好了。如果吃抗生素,越吃會越嚴重,又不會好,到后來,西醫把扁桃腺拿掉了,其實扁桃腺是人體的防衛系統,因為有扁桃腺,所以燒不上去。一拿掉了,燒上去了,小孩子一發高燒就會昏,所以原裝的最好,不要拿掉。 那我們治療喉癌,也是一樣,可能扁桃腺旁邊有黃色的硬塊,治癥一樣,我們在任脈,列缺、照海,手上的少商、商陽,這個是肺經、大腸經的井穴,少商商陽放血,喉嚨會好的很快,我們治療扁桃腺的手法,跟治療喉癌的手法一樣,只是加重它就好了。不要聽了西醫的病名就嚇到了,心里把它當扁桃腺,通通會治好。 四、癭瘤(甲狀腺治癥) 甲狀腺在過去,我們有個名稱叫癭瘤,它的癥狀包括,心悸,潮熱,手抖,沒事會冒冷汗,眼睛會凸出來。過去發生在內陸很多,因為離海很遠,叫大脖子,夏天的時候,要翻起來,有很多汗。在云貴高原那一帶,處方很多又很好,病人可以多吃海帶海藻。 ![]() 最好的遠取穴是少海穴。近取穴用人迎、照海、列缺、天突,這些都是很好的穴道。這是一般我們治甲狀腺大脖子用的穴道。
項強是說脖子強硬,你如果沒有項強,就不知道項強的痛苦和難過,讓你坐立難安。遠取穴用后溪、申脈,如果后溪申脈沒好,再用近取,近取穴用膀胱經的天柱穴、大杼穴,這兩個穴道是治療項強的天應穴,膽經的風池穴,督脈的風府穴,都是近取 穴。
也可以用火罐,讓它松開來,針、灸都可以,當然后溪不好灸,申脈可以灸。他一定會好,不會不好。 ![]() ![]() |
|
來自: 百會caceti7wm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