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流傳千年的奇文《命運賦》,百讀不厭,看透人生的時運與命數,值得傳閱! 《命運賦》是北宋官員呂蒙正創作的一篇古文。呂蒙正(944-1011 年),字圣功,河南洛陽人,出身低微,但憑借自身才智和努力,最終官至宰相。此文以生動的比喻和真切的感悟,解析了人生的不確定性和命運的起伏無常。首句'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點明了命運的不可預測性。天空的云彩隨時變化,人的命運也是瞬息萬變,禍福無常。感悟:世事如云卷云舒,變幻莫測。人生在世,有時風和日麗,有時狂風驟雨,皆難以預料。正如天上的云彩,命運亦無法由人掌控。每一瞬都可能改變,一切都在不斷流動,我們能做的唯有坦然面對。【 01 】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雞兩翼,飛不過鴉。蜈蚣雖然有許多腳,卻行動緩慢,不如蛇迅捷。雄雞有兩只翅膀,卻飛不過烏鴉。 感悟: 我們常以為擁有優勢就能領先,卻忽視局限亦無處不在。 蜈蚣雖多足,但行動缺乏靈活;雞有翅膀,飛得卻很低。 在命運的面前,我們也許擁有許多本領,卻仍被現實所束縛。明白自身的界限,才能更好地前行。 【 02 】馬有千里之程,無騎不能自往;人有沖天之志,非運不能自通。馬即使能跑千里,如果沒有騎者也無法自前進。人雖然有崇高的志向,沒有好運氣也難以實現。 感悟: 志向再高遠,如果不能得遇機緣,也只能空懷抱負。 千里馬需要良駒,壯志之士需要機遇來展才華。 命運有時是如此無情,為你準備了一切,但就是缺少了那個合適的時機。懂得在人生的等待中提前準備,好運到來時才不會措手不及。 【 03 】蓋聞:人生在世,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從古至今有人告誡我們,身處富貴不能縱情放縱,處于貧賤也不應改變本心。 感悟: 無論富貴還是貧賤,都要保持內心的清醒和平衡。 在富貴時保持謙卑,不被物欲所迷;在貧賤時堅守志氣,不被苦難所摧。 這種淡然的心態,是經過無數艱辛磨練后才能得來的。擁有了它,無論命運如何沉浮,都能從容面對。 【 04 】文章蓋世,孔子厄于陳邦;武略超群,太公釣于渭水。即使文才天下無雙,孔子依然困厄于陳國。武功超群的大偉圣人姜太公,當年也曾在渭水邊垂釣,等待機緣。 感悟: 縱使才華蓋世,命運仍有捉弄之意。 孔子曾困厄于陳國,姜太公曾在渭水釣魚。 才華不僅需要時間的沉淀,更需機緣的成全。那些偉大的心靈,都曾忍受過無數困厄與孤獨,才得以成就輝煌。 【 05 】顏淵命短,殊非兇惡之徒;盜跖年長,豈是善良之輩。顏淵命短,不是因為他兇惡。而盜跖雖長壽,卻并不是善良之人。 感悟: 命運常與人的品質不成正比。 顏淵文武兼修,卻英年早逝;盜跖行為惡劣,卻享盡天年。 善惡并非決定命運的唯一因素,生活中充滿了太多不可預測的變數。正因如此,我們才應更加珍惜每一刻,用心對待每一個人。 【 06 】堯帝明圣,卻生不肖之兒;瞽叟愚頑,反生大孝之子。堯帝明智圣賢,生了個不孝的兒子。瞽叟愚頑不靈,卻有一個大孝的兒子。 感悟: 堯帝堪稱明祺,卻生下不肖之子;而瞽叟卻在愚頑不堪中,育得了大孝之子。 命運,常常在人們最意料不到的地方,給出反轉與驚奇。 ——這份神秘與不可測,既讓我們驚異,又讓我們感動。 必須說,歷經無常,生命才更有趣,更豐富。 【 07 】張良原是布衣,蕭何稱謂縣吏。張良原是布衣,蕭何只是一名縣吏。 感悟: 命運多變化,天意如細雨,滋潤那些看似貧弱的草木。 張良起身布衣,蕭何亦只縣吏。 然而這二人,匡扶大漢,立德立功。人生在任何時刻都有機會逆襲,命運之手,往往無處不在。 【 08 】晏子身無五尺,封作齊國宰相;孔明臥居草廬,能作蜀漢軍師。晏子身高不滿五尺,封為齊國宰相;孔明隱居草廬,后來則成為蜀漢的軍師。 感悟: 天地豈能困佳人?晏子雖小,功德齊;孔明雖隱,才華出。 命運之手,如春風拂曉,任命懸絕,然英雄自有其光。 強大的心,既能耐住寂寞,又能一飛沖天。無論身處何時何境,才華終將散發其光。 【 09 】楚霸雖雄,敗于烏江自刎;漢王雖弱,竟有萬里江山。楚霸王雖強大,最終失敗在烏江自殺;漢王劉邦雖弱,卻獲得了千里江山。 感悟: 霸王雖頑強,卻終敗烏江。漢王雖弱勢,竟奪千里萬疆。 命運有時似瓷,堅強無比,卻也易碎。 人生如戲,在志氣與堅持中,有時命運會給你意外的成就。 不要怕逆境中的磨難,它們往往是通向輝煌的階梯。 【 10 】李廣有射虎之威,到老無封;馮唐有乘龍之才,一生不遇。李廣有射虎的威名,直到老年都未被封爵;馮唐雖然大才,但一生沒有遇到好時機。 感悟: 李廣有射虎威,終無封爵;馮唐懷千里之才,悲一生未遇。 命運的手偶爾會變得沉重,遺憾便成了我們生命中深刻的一部分。 正因如此,那些在逆境中依然閃耀光輝與堅持的人,才愈顯珍貴。 【 11 】韓信未遇之時,無一日三餐,及至遇行,腰懸三尺玉印,一旦時衰,死于陰人之手。韓信在沒有遇到明君的時候,連飯都吃不飽,當他被重用時,腰間懸掛寶劍,風光無限。但在命運衰敗之時,卻死于小人的暗算。 感悟: 韓信未遇,囚衣縱橫;及遇則腰懸玉印,風光一時。然而命運無常,終死于人手。 命運如風,扇動你登高望遠,也可能墜你至谷底。 能在高峰時保持謙遜,在低谷時依然堅韌,方為真正的大智慧。 【 12 】有先貧而后富,有老壯而少衰。滿腹文章,白發竟然不中;才疏學淺,少年及第登科。有的人先貧后富,有的人年老得志。有滿腹才華的人,卻到白發蒼蒼也未得功名。而才疏學淺之人,卻少年得志。 感悟: 先貧后富,老壯而少衰。有人滿腹文章,卻未見功名;也有人才疏學淺,卻少年鼎鼎揚名。 命運如蜿蜒曲折的大江,水流奔騰,各有渡口。 無論貧富名利,在命運的波濤里,一顆堅定的心,才是真正的指引。 【 13 】深院宮娥,運退反為妓妾;風流妓女,時來配作夫人。曾是深院里的宮娥,運氣不好反而淪為妓妾;而風流的妓女,時運好成了夫人。 感悟: 深院宮娥,落寞淪作妾。風流妓女,卻成高位夫人。 命運如海潮,將人推向巔頂,亦能一瞬時將人沉入谷底。 曾傷心落淚,亦曾笑顏逐開,那些未可預見的未來,在命運的神秘掌心中,將皆為故事盡鑒。 【 14 】青春美女,卻招愚蠢之夫;俊秀郎君,反配粗丑之婦。青春靚麗的美女,卻嫁了一個愚蠢的丈夫;而俊秀的年輕男子,卻娶了一個丑陋的妻子。 感悟: 命運無情,逆反對待青春美女,令人嫁與愚蠢之夫;俊秀郎君,卻迎得粗丑婦人。 人間事往往如此,風云同席,命運錯步。 堪人千般滋味,道盡不盡,唯有安守己心,淡然應對。 【 15 】蛟龍未遇,潛水于魚鱉之間;君子失時,拱手于小人之下。蛟龍在沒有遇到好時機時,只能在魚鱉之間潛藏;君子失去時機,只得屈居小人之下。 感悟: 蛟龍暗藏于魚鱉之水,不遇不得騰飛;君子失勢,屈居小人之下,但亦需忍辱負重。 命運如大海,起落風云;蛟龍遁隱,君子屈服。 但終有一日,時來運轉,此時方展翅高飛。 【 16 】衣服雖破,常存儀禮之容;面帶憂愁,每抱懷安之量。衣衫雖然破舊,但依然保持禮儀的儀態。盡管面帶愁容,但心中依然保持冷靜寬容。 感悟: 破衣拂身,仍理容自若;憂愁鎖眉,亦安懷若素。 人處世,非一帆風順,時運流轉,需常慎守禮儀,心存寬仁。 浮世繁華,莫若一顆淡然心,衣食之間,風雨無驚。 【 17 】時遭不遇,只宜安貧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揚眉吐氣。遇不到好時機時,只能安貧守份;心中沒有欺騙之念,必能揚眉吐氣。 感悟: 時運不遇,安貧守份,正是大智之舉;心地坦然,無欺偽,方有必然揚眉之氣。 命運起落,心心相照,初貧與守份,寬懷便是上策。 耐得住世態炎涼,終有一日舉頭自得。 【 18 】初貧君子,天然骨骼生成;乍富小人,不脫貧寒肌體。剛入貧困的君子,依然保持著天然生成的高貴骨骼;突然富裕的小人,卻無法脫去貧寒的氣質。 感悟: 初貧君子,骨骼高貴,天然生成;乍富小人,雖錦衣華服,依舊貧寒不脫。 世間富貴貧貧,總有一定之道,唯修德,方能真正脫貧裂富。 骨骼中精神,高貴與否,不在財富,而在于心性與修養。 【 19 】天不得時,日月無光;地不得時,草木不生;水不得時,風浪不平;人不得時,利運不通。天時不順,日月失光彩;地時不順,草木不生長;水不得時,風浪不息;人不逢時,事業不順。 感悟: 天地不順,日月黯然失色;地氣不順,草木枯萎;水波失時,驚濤駭浪;人不得之,進退難尋。 世間事繁復無常,幾何時,一個不適之氣,便牽動萬千。 懂得逆順天命,從容應對,才是一種生活的至高境界。 【 20 】注福注祿,命里已安排定,富貴誰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豈能為卿為相?命里注定的福祿已經安排好,誰不希望富貴呢?如果不依命數,如何能成為卿相呢? 感悟: 富與福,天命注定。命中已設,鴻運誰不愿? 凡心似水,生聚于命定,起落浮沉于八字中。 人生無盡計較,不若順境安命,知足才是最貴之福。 【 21 】吾昔寓居洛陽,朝求僧餐,暮宿破窖,思衣不可遮其體,思食不可濟其饑,上人憎,下人厭,人道我賤,非我不棄也。我曾經住在洛陽,每日早上到寺院討飯,晚上住在破舊的窟窿里。想要的衣服遮不住身體,想要的食物填不飽肚子。高貴的人厭惡我,低賤的人也厭棄我。人們都覺得我很低賤,但這不是我的選擇。 感悟: 昔日洛陽,苦僧飯僅才口,夜宿破巢里;衣食難求,遮體捉襟見肘,身心猶難。 處處阻隔,高貴者厭,低賤者亦棄,世人唏噓。我亦能如何? 命運不公,困厄中依舊保持心懷坦蕩,才是對自我的尊重與認可。 【 22 】今居朝堂,官至極品,位置三公,身雖鞠躬于一人之下,而列職于千萬人之上,有撻百僚之杖,有斬鄙吝之劍,思衣而有羅錦千箱,思食而有珍饈百味,出則壯士執鞭,入則佳人捧觴,上人寵,下人擁。人道我貴,非我之能也,此乃時也、運也、命也。如今我身居朝堂,官至極品,位居三公,身雖臣事于皇帝一人,卻職列眾官之上,手握權杖,持有斬奸除惡的利劍。思所欲穿的衣服有羅錦千箱,思所欲吃的食物有珍饈百味。出門有壯士相隨,回家有佳人捧酒。上受尊寵,下受人擁,人道我尊貴,這并非我的能力,而是天時、運氣與命分使然。 感悟: 今朝堂居位極,身居三公,鞠躬一人之下,上列萬官之位,中持權杖,傲之劍。 衣未求而羅錦有箱,食未念而珍饈滿殿。出壯士鞭隨,入美人捧觴,享受無比。 這貴譽非我一己之能,一切唯天時運命使然。 一念之間,風云轉換,世事如戲,榮辱本由命矣。 【 23 】嗟呼!人生在世,富貴不可盡用,貧賤不可自欺,聽由天地循環,周而復始焉。唉!人生在世,雖然富貴,也不能恣意揮霍,雖然貧賤,也不能自棄。要隨天地的循環,周而復始,才能成全自己的人生。 感悟: 人生世間,富貴未成,窮困之時,不可自棄,盡靠天地循環。 不必高估富貴的光輝,不必低看貧窮的困局。 一切隨大自然循環,人生無常中自得大美。持溫柔心,敬天地,敬自然,便是智者之為。
呂蒙正(944-1011),字圣功,河南洛陽(今屬河南省)人。生于后晉出帝開運三年,卒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年)丁丑科狀元。 呂蒙正中狀元后,授將作監丞,通判升州。太宗征討太原,呂蒙正被授著作郎,入值史館。太平興國五年(980),拜左補闕,知制誥。八年,任參知政事。端拱元年(988年),罷李昉,拜呂蒙正為宰相。呂蒙正為人質厚寬簡,素有重望,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每論時政,有不允者,必不強力推行。與開國元老趙普同在相位, 關系極為融洽。淳化二年(991年),諫官宋沆上疏,忤怒太宗,呂蒙正受牽連,被罷貶為吏部尚書。淳化四年,真相大白,復以本官入相。呂蒙正為官清廉,曾有人獻古鏡,言能照二百里,呂蒙正笑而卻之道:“我臉不過盆子大,安用照二百里!”聞者嘆服。至道元年(995年),太宗再度罷貶呂蒙正,呂蒙正以右仆射出判河南府,期間,政尚寬靜,事多委任屬僚,其總裁定奪而已。 真宗即位(998年),呂蒙正被任命為左仆射,為感先帝之恩,呂蒙正獻家財三百萬助之朝廷。咸平四年(1001年),第三次登上相位。六年,封萊國公,授太子太師。不久,因病辭官,回歸故里。真宗朝拜永熙陵,封禪泰山,過洛陽兩次看望呂蒙正,曾問其子中誰可為官。呂蒙正道:“諸子皆不足用,有侄呂夷簡,真乃宰相器也!” 呂蒙正病逝于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享年六十七歲,謚文穆,贈中書令。 關于呂蒙正,有極多的典故和故事。呂蒙正少時家道敗落,父母雙亡,貧寒交加,風餐露宿,求助親朋舊故無門,淪為乞丐,其凄涼悲慘及至人間極限。所以民間論到誰人窮極,則有“窮過呂蒙正”之喻。有一年過年,呂蒙正見家中空無一物,悲傷之余,寫下一副春聯:上聯是“二三四五”,下聯“六七八九”,橫批為“南北”。暗喻“缺衣少食”,“沒有東西”。一時間傳為奇談。 盡管貧窮,呂蒙正還是少立大志,奮發苦讀,終于中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年)丁丑科狀元。之后,皇帝賜予狀元府。于是,親朋故交、士紳舊故、達官貴人、商賈巨富,成百上千,皆攜重禮厚金登門祝賀,一時門庭若市。呂蒙正管家傭人無不雀躍喜極,報知呂蒙正。呂蒙正卻說:“我只有親人一家,何來如許親朋?”管家忙將賀喜禮單送上,曰:“大人親朋故舊遍四海,怎說僅有一家?”呂蒙正笑而不答,只吩咐閉門謝客。 三天后,呂蒙正喚來管家說:“我的親人已到了。我有一聯,將其張貼于大門,只有挺胸而進者,即為親朋,不得怠慢。”管家忙將對聯貼上。 上聯為:“舊歲饑荒,柴米無依靠。走出十字街頭,賒不得,借不得,許多內親外戚,袖手旁觀,無人雪中送炭;” 下聯為:“今科僥幸,吃穿有指望,奪取五經魁首,姓亦揚,名亦揚,不論王五馬六,踵門慶賀,盡來錦上添花。” 送禮之人看了大為羞愧,紛紛離去。只有一個衣著補丁、手提一串豆腐干的五旬老漢昂首而入。呂蒙正聞報喜極,親至前門迎進,并設酒席與老漢盡歡。據說,呂蒙正以后還多次屈尊老漢家,老漢也成了呂蒙正家中座上常客。原來,這老漢及老伴乃以做豆腐為生的貧民,當呂蒙正饑寒交加時,老漢為其處境困極而苦讀所感,識之為英才,常以粗茶淡飯、水酒豆腐濟之。 呂蒙正墓葬在尉氏縣朱曲鄉北二里小寨村內,海拔83.6米。冢高約20米,直徑是66米,現保存完好。據《洧川縣志》載:“呂蒙正字呈功,河南洛陽人。祖夢奇戶部侍郎,父龜圖起居郎。惡蒙正而逐之。蒙正流寓于洧,在此苦讀。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以狀元第授臨丞,太宗、真宗時以敢言著稱,任三任宰相。卒謚文穆,葬于洧,建有祠堂,春秋致祭”。 墓周有小寨,墻高三丈(小寨村名由此而來),每逢春秋,鄉人謁陵,登高遠眺,空曠無際,爽氣宜人,故有“呂祠爽秋”之譽,列入洧州八景之一。在呂蒙正墓南約一里許的地方,立有“呂蒙正養晦處”石碑一通,明萬歷四十二年(1614年)立,1930年重立。另據記載,洛陽金石鄉奉先里也有呂蒙正墓并有富弼所撰神道碑。舊志鄭北四十里有呂蒙正墓。洧川在新鄭北,是否指此墓,有待今后進一步考證查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