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美在哪里? 很多人都只是知道江南美,卻不知道怎么表達出來。 江南美,美在那細雨蒙蒙的春日里。石板小徑旁,嫩綠的柳絲輕拂水面,仿佛是大自然最溫柔的筆觸,在水中勾勒出一幅幅流動的畫卷。桃花笑春風,點點粉嫩在枝頭跳躍,與遠處黛色的山巒相映成趣,繪就了一幅令人心曠神怡的田園風光。 夏日,江南又換上了翠綠的盛裝。稻田里,一片片綠油油的波浪隨風起伏,預示著豐收的希望。小橋流水人家,傍晚時分,夕陽如金,灑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老人們在樹蔭下搖著扇子,談天說地,孩子們則光著腳丫,在清涼的水中嬉戲,歡聲笑語在空氣中回蕩,構成了一幅幅溫馨和諧的畫面。
秋風起時,江南又換上了五彩斑斕的衣裳。楓葉如火,銀杏葉金黃,落葉鋪滿小徑,每一步都踏出了歲月的回響。古鎮的老街上,桂花飄香,那淡淡的甜香,仿佛能勾起每個人心中最柔軟的記憶。
冬日,江南雖無北國的大雪紛飛,卻也有它獨特的韻味。薄霧輕籠,遠山近水都籠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偶爾一場細雪,點綴在屋檐、枝頭,更添了幾分靜謐與雅致。家家戶戶門前掛起了紅燈籠,溫暖的燈光透過窗戶,照亮了歸家人的心房。 江南之美,不僅在于它的風景如畫,更在于那份融入骨髓的文化底蘊和生活氣息,讓人流連忘返,沉醉不知歸路。 第1集:江南何處 何處是江南?地理上的江南,最早是指寬泛的大江大河以南,這使長江以北的一些地方,在古代詩詞典籍中,也曾被叫做江南。秦漢之際,江南指長江中游南部,荊楚湘江之地。魏晉南北朝,江南東擴,延伸到江浙一帶……兼容并蓄的江南文化,極大豐富了中華文化的詩性審美,江南的崛起與江南文化的形成,得益于文明進程中,一個又一個契機。 第2集:人文蔚起 歌劇《運之河》用悠遠、昂揚的歌聲展示了大運河源遠流長的故事,還原了隋煬帝楊廣開鑿大運河的歷史功過。大運河北接涿郡,南至余杭,為江南的財糧北運以及南北文化的交流提供了便利。到了唐朝中后期,以運河為紐帶的漕運,已使朝廷對江南財富的依賴到了生死攸關的地步。隋唐時期,江南步入快速發展期。 第3集:園林大觀 自古以來,從帝王宮苑到私人宅第,從府衙寺觀到公共園林,江南的造園活動不斷升溫。江南園林富含的人文意趣令人回味,伴隨著魏晉南北朝以來江南深刻的美學嬗變,很多出自詩人畫家之手的江南園林,也經歷了一個由寫實而至寫意的文人化演變。 第4集:匠心勝境 古典園林,獨具匠心,承載著珍貴的歷史文化內涵,儲存著密集的思想科學信息,這一切都構成了精美建筑的言外之意。蘇州四大名園中,滄浪亭為宋園代表,拙政園與留園分別代表明清園林,而代表元代風格的獅子林距今已有650多年歷史。 第5集:錦繡詩篇 杏花,春雨,江南,流傳至今的江南詩詞,字字珠璣,為我們營造了一個世外桃源,一個繽紛的江南,一個詩意的江南。詩詞與江南是一對天作之合,一旦邂逅便再也離不開彼此。粉墻,黛瓦,油紙傘,烏篷船,草長鶯飛,梅子雨時,文章錦繡地,溫柔富貴鄉,千百年來,江南滋育著詩詞,詩詞滋潤著江南,它們豐富了一個詩意國度。 第6集:璀璨詞章 唐詩宋詞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兩顆明珠,唐代被稱為“詩的時代”,宋代被稱為“詞的時代”。詞源于民間,始于唐,興于五代,盛于兩宋,宋代物質生活豐富,經濟、文化居于當時世界前列,使宋詞得以佳篇迭出,影響久遠。 第7集:粉墨傳奇 2004年,蘇州昆劇院推出的青春版《牡丹亭》,由兩岸三地藝術家聯袂,進行了一次現代劇場與古典美學的完美融合,在國內外引起極大反響。昆曲有著六百多年歷史,被譽為“百戲之祖”“百戲之師”,才子佳人們粉墨登場,為世人演繹著一段段人生傳奇。 第8集:戲韻流芳 昆曲被譽為戲劇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但粉墨的江南,又何止蘭香一種。上世紀二十年代初期,昆曲式微,專職昆班難以為繼,此時,昆曲名家貝晉眉、張紫東、徐鏡清等挺身而出,創辦起蘇州昆劇傳習所,使得昆曲的香火得以延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