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是五谷中養生保健的佳品。中醫認為,同是種子,數量越多則能量越大,滋補力就越強。 故天生萬物,獨厚五谷,五谷中粟米最佳。粟米又稱小米、谷子、粟谷。小米春種秋收得天地之氣最全,得土氣最厚,為脾之果,最養脾胃。 小米味甘、咸,性涼,味甘色黃入脾胃經,味咸入腎經。小米乃五谷之首,既養先天之本——脾胃,又養后天之本——腎臟,成為養生保健之佳品。 李時珍稱小米“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可以補虛、健脾、和胃、安眠。 小米粥的功效與作用 1 補脾胃 反胃、熱痢、虛損都與脾胃功能欠佳有關,而小米最主要的功效就是補脾胃。甘味入脾,黃色入脾,小米是黃色的,從味覺上來講,小米味甘而咸,因此中醫認為小米能“和胃溫中”。因此小米對拉肚子、嘔吐、消化不良及糖尿者很有益處。 2 補腎 五谷都具有養精氣,補腎氣的作用,但是五谷當中數小米的補腎功效最強。小米性質偏寒,五味上是略帶點咸味的,咸味入腎,所以小米具有益腎氣、補元氣的功效,也正是因此李時珍稱小米為腎之谷。 3 養心安神 喝小米粥可增強小腸功能,有養心安神之效。小米還被作為鎮靜安眠的食療保健品來食用,中醫就常讓患者用小米粥來代替安眠片。 4 增強免疫力 研究發現,小米中所含蛋白質和氨基酸均比常食用的其他禾谷類食品高,小米熬成粥可以增強食欲,常吃小米粥有助于提高機體免疫力。 5 美容養顏 小米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E、胡蘿卜素、B族維生素和多種微量元素,經常食用可以淡化皺紋,預防色素沉著,防止面部色斑生成。 6 滋陰養血 小米中的鐵元素含量是大米的2倍,北方常用小米加紅糖熬粥作為女性產后調養身體的滋補品,尤其小米熬粥中的米油,被稱為“代參湯”,滋補效果堪比人參,食用小米對預防缺鐵性貧血有一定效果。 小米食療方 1 小米紅糖粥:氣血不足 小米100克,放沙鍋中加水適量煮粥,加適量紅糖,米熟后食用。用于體弱者補益或產后氣血不足的調補。 2 小米山藥大棗粥:脾胃虛弱 小米100克,懷山藥30克,大棗5枚,紅糖30克,共煮粥食用??山∑⑽?、益氣血。用于治療脾胃虛弱之泄瀉及氣血不足體質的補益。 3 小米山藥糊:消化不良 小米與懷山藥等量,炒黃,共研細末,加水煮糊調白糖食用,用于小兒調養或小兒消化不良。 4 小米黃芪粥:體虛氣虛 小米50克,大紅棗15枚,黃芪15克煮粥,加紅糖適量食用。主治產后體虛。 5 小米半夏湯:失眠 小米15克,制半夏4~5克,水煎服。適用于脾胃不和引起失眠。 6 小米芝麻糊:強身補腎 小米500克磨面,炒黃,芝麻180克炒黃打碎,每次取小米面30克,芝麻10克,白糖酌量,白開水300毫升調服,早晚各1次。 7 小米桂圓粥:睡得越來越香 如果出現失眠、健忘、頭暈、心慌等情況,桂圓就能在補充氣血的同時,起到安神解憂的作用。小米本身也有安神作用,和桂圓一起煮,可以說是“強強聯合”。 8 小米綠豆粥:清熱降火不傷胃 都說“苦寒傷胃”,一般降火的食物對胃都不太友好。不過,綠豆就比較溫和,降火的同時還能“潤燥”,起到滋養脾胃的作用。而小米也是護胃的食物,兩種食物一起煮,就不怕傷胃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