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有個話題上了熱搜:看到了結婚13年幸?;橐龅臉幼?。 博主和丈夫結婚13年,第一次給丈夫準備了一個禮物,打算在餐桌上不經意間制造驚喜,讓丈夫自己發現。 博主說,本想用鏡頭記錄一下丈夫收到驚喜的模樣,沒想到記錄的全是丈夫對自己的回應。 閨女提前把驚喜放在餐桌上,等著吃飯時,讓爸爸發現,結果爸爸一直也沒發現,只是好奇媽媽為什么吃飯還要拍視頻。 博主只好打哈哈,說拍視頻是因為閨女參加了書法培訓,要講一下感受,然后發給老師,丈夫信了。 視頻里,丈夫準備好一桌的飯菜,博主和閨女聊天,他會貼心地給閨女盛好飯,會按照慣例把博主愛吃的手掰腸放她面前。 ![]() 餐桌上有一道菜是蔥爆豆腐,只因昨天和博主在娘家吃飯時,博主隨口說了一句味道不錯,今天就出現在了餐桌上。 接著,就看到博主吃飯時的各種要求,一會要喝水,一會要老干媽,一會又要拿紙巾,但丈夫都不厭其煩地一一給予了回應。 就像博主說的: “我的話,他從來都是放在心上,我只管坐在餐桌前就好,其他的,他會照顧我。” 由于丈夫一直沒發現禮物,博主只好把丈夫支開,再一次提要求,讓丈夫幫自己去臥室拿一下正在充電的手機,再借此機會把禮物直接放在他碗邊。 這時候,丈夫終于發現了禮物,眼里也瞬間閃光了。 ![]() 然而,博主在回看視頻時才發現,只要自己提要求,丈夫一定不會讓她的話落空。 視頻最后,博主總結:“過去的13年里,沒有轟轟烈烈,但夫妻關系、親子關系無比和諧與歡樂,今天是開啟婚姻中的第14年……” “父愛則母靜,母靜則子安,子安則家和,家和則萬事興。” 博主視頻里的一幕幕,就是這句話的真實寫照。 評論區有網友說,博主丈夫發現不了驚喜,是因為他的眼里全是妻女。 是啊,所以日子怎么可能和誰過都一樣呢? 對的人就是錦上添花,錯的人就是自我消耗。 曾經看過一條新聞,濟南的宋女士,因為天冷,加上孩子也在家,于是打算一家人一起吃火鍋。 ![]() 結果沒想到,丈夫下班回家后只看了一眼,就一聲不吭轉頭自己另煮白面條吃了,反應相當冷漠。 ![]() 本來一件高興的事,最后變得很掃興。 宋女士表示,當時丈夫并沒有說為什么煮面吃,兩個人也沒有吵架。丈夫平常比較內向,不開心的時候就會這樣。 但畢竟忙活了幾個小時,還準備了丈夫愛吃的菜品,丈夫冷漠的舉動,還是讓她感到委屈。 宋女士丈夫的冷漠和不回應,是親密關系中的大忌。 在心理學領域,約翰·戈特曼博士通過"愛情實驗室"研究發現,幸?;橐龅暮诵脑谟诜蚱揲g積極的"回應模式"。 當一方發出情感需求信號時,另一方的及時回應能建立深層的情感連接。 熱搜上結婚13年博主丈夫的行為,就完美詮釋了這一點,妻子的每個需求,他都即時回應和滿足。 這種回應不是刻意討好,而是將對方納入自我范疇后的自然反應。 哈佛大學75年的幸福研究同樣證明,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幸福最重要的預測指標,而關系質量的關鍵恰在于日?;又羞@些微小的"回應時刻"。 與一個能持續給予情感回應的人在一起,生活會有完全不同的溫度和色彩。 看過一個故事,說一個年輕人整天郁郁寡歡,像是得了抑郁癥。 于是年輕人去看醫生,醫生在聽了他的陳述之后,開了一個藥方給他。 藥方上寫著:去探望一個每天都很開心的朋友,早中晚各一次。 年輕人不解:“這算什么方子。沒有藥,也沒說怎么治療?!?/span> 但他還是半信半疑地照做了。 幾個月后,他開開心心地回來感謝那個醫生,并疑惑地詢問原因。 醫生笑著說:“要讓自己開心,就要和一個有趣的人在一起。沒有什么藥能比一個朋友的良性影響更有療效!” 和誰在一起,真的不一樣。 友情如此,愛情亦如此。 和正能量的朋友在一起,你會覺得自己很美好,連帶著世界也變美好了。 和一個好的愛人在一起,你會發現熱烈的情感和穩定的情緒是可以共存的,幸福是能感受得到的。 很多人都說,和誰結婚都一樣。 但現實告訴我們,和不一樣的人在一起,就會有不一樣的人生。 有人會成為你的光,有人會把你世界的光全部熄滅。 動畫片《大耳朵圖圖》里有一幕,圖圖爸一邊吃飯一邊夸桌上的飯菜好吃。 當圖圖媽問起下個禮拜的今天是什么節日時,圖圖爸脫口而出:“下個禮拜的今天是我們結婚五年零五個月零五天的紀念日嘛?!?/span> 最后他才想起來,其實是兒子三歲的生日。 在他心里,排在第一位的是圖圖媽,而不是兒子。 《為何家會傷人》一書中有一句話:
簡言之,夫妻關系大于親子關系。 正應了圖圖的那句:因為爸爸很愛媽媽,媽媽也很愛爸爸,這樣,圖圖才愿意到媽媽的肚子里來。 人們總說,婚姻是需要經營的,但其實,遇到對的那個人根本不需要經營。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在《挪威的森林》中寫道:"沒有人喜歡孤獨,只是不想失望罷了。" 那些在關系中感到孤獨的人,往往不是真的獨自一人,而是站在對方面前,卻感受不到情感的流動。 選擇與誰建立深度聯結,本質上是在選擇未來每一天的情感生態環境。 人生最大的幸運,莫過于遇到一個對的人。 與這樣的人在一起,平凡的日子會自然流淌出詩意,生活的重擔因為有人分擔而變得輕盈。 和誰在一起,真的不一樣——這種不一樣,最終構成了我們截然不同的人生底色與心靈風景。 ↓免費試讀《精讀君通識詞典》前30個詞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