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開始啟動,到2025年4月總算初步攢夠信息,也獲得了全部的批準。 在這動蕩莫測的年代,有個備份也算是心理健康的一部分。 老師投訴我的娃上課走神,總是看窗外,一只小鳥飛過去了,兩只蝴蝶飛過去了,上著課還流露出一種對自由的渴望。娃還被投訴滿腦子玩,無心向?qū)W,下課鈴一響就立刻跑出去玩,完全沒有對學習的留戀。 上海這里卷得一年級小學生都開始讀《三國演義》原著,我的娃還在對著my little pony my little pony 滿眼星星。我一直想不通為什么我們非要一歲趕著干兩歲的事情,三歲趕著做五六歲的事情?我們這么著急上火,我們到底是想要去到何方?跑得這么快,我們在趕什么時間? 老師說現(xiàn)在教改后,一年級英語是以前三年的難度了。可是小孩子們還沒變,人類的成長速度也沒變。小孩的時候要聽話,聽話學習好,服從性測試好,就是學校里的王者;但是出了學校,游戲規(guī)則就完全顛倒了——越聽話掛掉得越快,越是績優(yōu)越是很快被消耗掉的耗材,甚至績優(yōu)也沒太大用,因為整個部門可能被一鍋端掉;所以實際上我們的教育,并不是為了以后的社會生活做準備? 我每天接娃時,看著校門魚貫而出的戴眼鏡的一年級小朋友,我都懷疑地想:除了海市蜃樓般無益的優(yōu)越感,這種優(yōu)績主義下的教育真的能給一個人帶來什么。 ![]() 有嚴重的失望性情感隔離的好處之一,就是你不會有太多人生中不可承受之輕。
教育、家庭、子女,對于多少人來說,只是集體無意識中的一種循規(guī)蹈矩,一種“吐出的幾個完全沒用的水泡兒”? “在一個巨大的草臺班子里,所有人都在盡力表演,試圖讓這場戲顯得像那么回事。” ![]() |
|
來自: 愛讀書Bookworm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