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料作為一類新污染物,其廣泛存在于水體、土壤和大氣等環境介質中,并對生態安全和人體健康造成潛在威脅。環境介質中微塑料可通過細菌、真菌和放線菌等微生物進行降解。研究表明,環境介質中分離出的細菌類微生物均具有降解微塑料的能力,主要包括芽孢桿菌菌屬、假單胞菌屬、克雷伯氏菌屬、不動桿菌屬等。此外,真菌也參與微塑料的降解過程,主要包括曲霉屬、枝孢霉屬、鐮孢屬、青霉屬、黃孢原毛平革菌屬等。 在基因組水平上挖掘塑料降解關鍵基因,揭示微生物在塑料降解過程中的遺傳機制和關鍵酶的功能。這些信息有助于改進微生物的降解效率,為未來生態保護提供新的思路,也為應對全球塑料污染問題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例如,發表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一篇文章,對土壤微塑料中分離出的2株新型降解菌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分析,其中一株菌的基因組通過功能注釋分析表明有20個與塑料降解相關的代謝途徑,總共涉及266個基因,進一步識別相關酶并闡明單菌塑料降解潛在途徑。該結果表明,在基因組層面上挖掘關鍵基因,解析微生物塑料降解機制是一種可靠性的研究策略。 凌恩微生物基因組注釋解決方案 凌恩微生物小基因組注釋方案升級啦!特別推出塑料降解基因相關數據庫——RemeDB數據庫(https://niot.res.in/Remedb/)注釋分析! RemeDB旨在助力科研人員進一步挖掘塑料降解關鍵基因。該數據庫從各種文獻資料中整理出了一個由3萬個經證實可降解主要污染物的序列組成的序列數據庫,構成了PDEs的數據庫。該注釋結果主要分為三大類,包括碳氫化合物降解酶、塑料降解酶和染料降解酶。具體列表如下: 關注微生物基因組及塑料降解基因相關研究的老師,歡迎評論區留言,凌恩竭誠為您的科研服務,助力您的科研成功! 參考文獻 Direct evidence for selective microbial enrichment with plastic degradation potential in the plastisphere.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4. 相關閱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