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12345熱線是解決老百姓訴求的重要平臺,但是12345有其自身的短板,他們只是負責案件記錄和轉辦,會將當事人反映的問題原樣轉交相關責任部門,讓他們處理,他們本身沒有權限和義務去親自解決問題,因此在問題處理效率和結果上,往往不太理想。 其實,除了12345還有一些投訴平臺,這面這6個投訴平臺比12345還狠,專治“不作為”. 一、國務院'互聯網+督查'平臺(小程序/官網) 這是直達國務院的'綠色通道',專門收拾那些'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歪風。比如你們村扶貧款被村干部截留了,市里環保整改光做表面文章,或者疫情期間該免的房租沒免,這些中央政策在基層執行走樣的情況,直接在這里實名舉報最管用。去年我老家修高速征地,補償標準明明公示的是每畝5萬,結果到村民手里只剩3萬,就是靠這個平臺追回來的。 二、12388紀檢舉報(電話/網站) 專門治'當官亂作為'的熱線。比如發現街道辦主任收錢給人辦低保,交警隊吃拿卡要,學校領導私設小金庫,這些黨員干部違法亂紀的事兒,24小時打這個電話準沒錯。記得要收集好證據,像聊天記錄、轉賬憑證這些,去年我們小區業委會主任虛報維修費,就是鄰居拍了施工對比圖舉報成功的。 三、國家信訪局(官網/信訪局窗口) 相當于政府的'綜合服務臺',各種疑難雜癥都能受理。像農民工討薪三年沒結果,拆遷補償談不攏,法院判決執行難,這些需要多個部門協調的'硬骨頭',走信訪渠道最穩妥。不過要注意,得先走完正常法律程序才能信訪。我表叔工傷賠償案,企業拖著不給,就是通過信訪局介入才拿到錢的。 四、12315(電話/小程序) 老百姓的'消費護身符'。買到過期食品、健身房跑路、網購手機貨不對板,甚至微商賣假化妝品,一個電話就能啟動調查。上個月我在直播平臺買到假茅臺,通過12315小程序上傳交易記錄,三天就拿到了三倍賠償。現在連外賣吃出蟑螂都能直接拍照投訴,特別方便。 ![]() 五、12333(電話/人社APP) 打工人的'權益保鏢'。查社保繳費記錄、投訴公司不交五險一金、咨詢退休政策、舉報黑中介,打這個電話比跑人社局快多了。去年我媳婦生孩子,公司不給報生育津貼,就是打12333舉證后,勞動監察上門處理的,連之前欠繳的社保都補上了。 六、12366(電話/電子稅務局) 稅務問題的'智能顧問'。個稅申報不會填、房東不肯開發票、發現企業偷稅漏稅,甚至想舉報網紅偷稅,都可以找他們。前陣子我爸退休返聘,搞不清勞務報酬怎么繳稅,接線員直接幫他算好了應納稅額,還教他在個稅APP操作退稅。 這些平臺用好了真能解決大問題,但要注意三點:一是盡量保留證據,比如合同、照片、錄音;二是如實反映情況,別夸大事實;三是耐心等待處理,不要重復提交。 政府現在對民生問題抓得緊,我曾親身經歷過勞動仲裁和消費維權,只要證據確鑿,相關部門處理都很及時。遇到麻煩別忍著,該出手時就出手,這些平臺就是咱們老百姓最硬氣的靠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