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國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76億噸,同比增長3.7%,其中集裝箱吞吐量達3.3億標箱,同比增長7.0%,繼續穩居全球首位。這不僅是交通運輸體系效率的體現,更是中國經濟全球韌性的物理載體。 “港口大不大,看貨量;港口強不強,看集裝箱。”2024年,上海港實現集裝箱吞吐量5150.6萬標箱,成為全球首個突破5000萬大關的港口。相比寧波舟山港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上海港的成功在于“后天的系統配置”。依托“港—產—城”融合發展模式,上海港不僅是物流樞紐,更是產業與消費的連接器、城市與全球的接口器。長三角港口群存在過度競爭現象,這場“強港之爭”的核心在于市場結構與服務類型的差異。上海港主打高附加值、密集型航線與樞紐中轉功能,寧波港則更多承接腹地貨源,利潤水平受到貨運結構所限。寧波舟山港投資65億元建設佛渡作業區,計劃新建2個20萬噸級集裝箱泊位,設計年吞吐量達200萬標箱。作為全球貨物吞吐量第一的超級大港,寧波舟山港的增長意圖清晰——從“走量型大港”向“盈利型強港”轉型。如今,全球港口發展正從裝卸節點轉型為全球價值鏈配置平臺,從“吞吐量為王”邁向“平臺賦能為本”。“效率、生態與戰略縱深”將是未來港口競爭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