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 “攝影” ,學習基礎入門知識 五一假期馬上就到了,現在也正是拍攝春季星空和銀河的時候,今天講一下拍攝星空時如何設置參數,相機和手機都可以用。 ![]() ①去暗空拍攝:可以用天文通、巧攝等軟件查詢附近的暗空,建議在暗空1-4級區域拍攝,并避開月光、燈光。 ②三腳架必不可少:星空攝影屬于慢門攝影,需要把手機固定在三腳架上。實在沒三腳架,也可以打開定時拍攝,把相機放在地上。 ①對焦:首先要找個參照物,一般選天空中最亮的星星,對著它對焦。 然后切換到手動對焦模式,相機就把鏡頭撥到MF然后轉動對焦環,手機就打開專業模式把AF換成MF往一邊劃,知道星星變清晰。 ②光圈:建議把光圈開到最大,大光圈可以提升進光量,拍到更清晰的星空。大光圈的作用是快門和感光度無法替代的。 如果光圈太大,會出現強烈的慧差、前景虛化問題,可以適當收縮光圈,但不建議低于F3.5。 ③快門時間:可以根據星空500法則設置,用500?等效焦距。 例如,你的焦距是20mm,那么,快門時間不建議超過25秒,時間太長星星就會因為地球自轉拖線變成星軌。 其實當星點移動位置后,再延長快門時間已經不能增加星星的亮度了,只會增加背景天空的亮度,反而會降低星星與背景的反差,所以快門時間并不是越長越好,除非你用了赤道儀。 ④感光度ISO:確定好光圈和快門數值后,把ISO設置成“不過曝狀態下”的最大值。 什么叫不過曝狀態呢? 舉個例子,光圈F2.8,快門20秒,這倆確定了。然后把ISO設置成1600拍出來有點暗,那就繼續加,如果加到6400過曝了,那就再降低一點。(其實稍微過曝一點點沒事,可以后期壓下去;但是,絕對不能偏暗,暗了會讓噪點變多) ⑤白平衡:把白平衡的K值減小,可以拍出藍色的夜空。這個根據個人喜好,可以不設置。 |
|
來自: 新用戶2695WSE1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