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的齒輪不停轉動,轉眼又到“五四”青年節。家人相伴的日子,平淡中滿是真實的幸福。 清晨,在媽媽輕柔的呼喚中醒來。嘗一口媽媽親手做的家常飯菜,逗弄著活潑可愛的外甥外甥女,閑聊著瑣碎又輕松的話題。時而低頭刷手機,時而沉浸在書本的世界,時而與家人開懷暢談,愜意的時光就在這悠然氛圍里緩緩流淌。 從“五一”到“五四”,這段溫暖的時光值得細細回味。 ![]() 一、“五一”:勞動與親情的交響 “五一”假期首日,七點多自然醒來,身體仍殘留著工作日的倦意。連續三天高強度的舞蹈排練,疊加日常工作,早已讓人疲憊不堪,正盼著能好好休息。 但生活自有節奏。慢悠悠做好早飯,便開啟了真正的“勞動節”模式。洗衣服、刷鞋、拖地、擦拭桌柜,兩個小時的忙碌,房間煥然一新,倦意也隨著勞動煙消云散。 美美地睡了個午覺后,我前往超市采購。一趟買零食,一趟購日用品和糧油,時間剛剛好——大妹一家從合肥回來了,正等在門口。夕陽西下,車里播放著悅耳的音樂,我們朝著爸媽家疾馳而去。 推開家門,一桌豐盛的美食映入眼簾。媽媽滿臉笑意,挨個詢問:“丹丹,我給你燙燙面,剛熬的骨頭湯。”“冉冉,嘗嘗新燒的小雞。”“畢紫汐,想吃啥?”“王闖,吃不吃餃子?”……在媽媽眼中,讓每個人都吃到愛吃的食物,才是最大的滿足。 這一天,在勞動的充實與親情的溫暖中圓滿落幕。 ![]() 二、五月二日:濉溪的歡樂之旅 清晨,胖比我先醒,他起身的動靜將我喚醒。此時妹妹一家還在夢鄉,媽媽已在廚房忙活早飯。每次回家,餐桌上總有我愛的“疙瘩粉”“土豆絲”,胖愛吃的“油條”“辣椒油”,還有那香甜可口、總也喝不夠的雜糧粥。 妹妹一家陸續起床,孩子們卻還賴在床上。閑聊間,我察覺到媽媽想出門游玩的心思。看著熾熱的陽光,想著擁擠的人潮,我提議去近一些的“皇藏峪”,那里宛如天然氧吧,不會太熱。可孩子們想去古城,最后我們決定前往濉溪南大街,順便給孩子們買書。 抵達濉溪,先解決午餐。媽媽偏愛新珠城漁坊的魚,可惜沒提前預約沒了位子。好在聯系后廚得知還有空位,一場美味午餐就此開啟。 飯后,陽光太過灼熱,我們轉道南湖公園。在湖邊樹蔭下,看著湖水蕩漾,卻因暑熱難以平靜。聽雨和軒寧玩了會兒水上滾桶,小臉熱得通紅,直呼要回家。 如此天氣,確實不適合游玩。我們決定先陪媽媽買衣服,再去乾隆湖,接著到南大街買書,晚上逛逛石板街,感受古今交融的韻味,品嘗老街小吃。可惜計劃趕不上變化,孩子們累得吵鬧著要返程,石板街之行只好作罷。 雖然行程有些忙亂,還被太陽曬得夠嗆,但有家人相伴,快樂依然是主旋律。 ![]() 三、五月三日—四日:居家的溫情時光 五月三日,一覺睡到快九點。早飯后,媽媽說:“丹丹,一會包包子,面和好了,我去買點豆芽,讓你爸調餡,我們一起包。”廚房里,爸爸將包子餡炒得香氣四溢,我和媽媽配合默契,包出一個個飽滿的包子。包子的香氣與媽媽燒的菜肴交織,構成了最動人的煙火圖景。 五月四日,依舊是居家相伴的日常。媽媽是最忙碌的人,卻也是最幸福的人。遠方的女兒因沒買到票無法回家,媽媽不時念叨:“彤彤一個人,多孤單。”我安慰道:“放心,她有事做,能去圖書館、舞蹈房,做之前沒時間做的事。”可我知道,在媽媽心里,一家人團團圓圓才是最大的幸福。 ![]() 四、結語 五一假期即將畫上句點,妹妹一家明日返程,我也將回歸工作。這段短暫的假期,因家人的陪伴而格外美好。梭羅在《瓦爾登湖》中寫道:“時間只是供我垂釣的溪流。”而與家人相處的時光,恰似溪流中最珍貴的游魚,值得一生珍藏。 ![]() ![]() ![]() |
|
來自: 新用戶1390qs3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