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季更迭,花開有序。當我們看到花開花落,便會感知到節氣的更迭。從臘月的臘梅傲雪迎霜,到三月的海棠花團錦簇,從四月的牡丹、芍藥綻露芳華,再到六七月的荷花亭亭玉立,都在提醒我們,天地之氣與萬物息息相關,更是影響我們健康的首要因素。 立夏時節,萬物繁茂生長,陽氣愈發旺盛。在中醫看來,此時養生需順應自然規律,尤其是今年立夏二之氣主客不得的特殊五運六氣,更要遵循中醫的養生之道,才能為全家健康打下基礎。 ![]() 《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中提到:“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于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夏天是陽氣最盛的季節,也是萬物蓬勃生長的時期。此時,陰陽之氣相互交融,陽氣逐漸向外舒展,陰氣潛藏于內。在這樣的特點下,養生應圍繞陽氣的升發與疏泄展開。 而立夏節氣已經進入了今年五運六氣里的二之氣,主氣少陰君火,客氣太陽寒水,主客不得。主氣少陰君火使得心火易旺,此時需要通過運動、調節情緒等方式疏泄心火,而不是壓制;客氣太陽寒水帶來暑濕夾寒的特點,要求我們既要防暑熱,又要避免貪涼以防傷脾。 總的來說,立夏養生總原則為:清心火、溫脾陽、助陽氣、防濕寒。 ![]() ![]() 立夏節氣推拿保健穴方: 手穴: 解表30,平肝30,清肺30,清脾胃30,補脾50,溫陽三穴30,蕩滌腸胃30,脾胃三穴30,外勞30,捻手背。 體穴: 外感四大30,分胸陰陽30,推胸降氣30,順摩腹30,推箕門30,足三里30,正捏脊7,揉厥陰俞、心俞、脾胃俞適量。 ![]() ![]() ![]() 晝夜節律:順應夏三月“夜臥早起” 孩子的作息安排至關重要。晚上 21:00 入睡,早晨 6:30 - 7:00 起床,既能順應夏三月陽氣升發的規律,又能保證充足睡眠。夏季晝長夜短,可適當延長午睡時間至 30 - 60 分鐘,但不宜過長,以免影響夜間睡眠。 由于少陰君火旺,小兒容易出現夜啼、煩躁等情況。若作息紊亂,心火更難平復,所以規律作息是安撫孩子心神、調節身體狀態的關鍵。 ![]() ![]() ![]() 飲食調理:清心火、溫脾土、防寒濕 孩子夏天飲食宜清淡,以助消化為主,忌寒涼、滋膩食物。在選擇食材時,既要達到清心火的目的,又不能損傷脾胃陽氣。 清熱不傷脾:綠豆芽、冬瓜、少量苦瓜、蓮藕等食物可清心火,但不可過量食用,以免寒涼傷胃。 健脾化濕:山藥、小米、陳皮、茯苓等食材,適合煮粥或煮湯,能有效健脾化濕,增強孩子脾胃功能。 溫中散寒:在感冒初期,可適量食用生姜、紫蘇葉,起到預防作用。 順應夏三月 “養長” 之勢,不妨讓番茄成為餐桌上的 “情緒調節劑”,疏肝解郁;蓮藕化身 “清心小衛士”,撫平內心燥熱;冬瓜作為 “祛濕能手”,帶走暑濕煩悶;蓮子則是 “養心法寶”,守護夏日身心健康 。同時應避免傷脾陽的冷飲、助燥的燒烤,傷肝的酒精。 尤其要注意,冰奶、冷飲、冰淇淋、西瓜等過度寒涼的食物易傷脾陽;甜食、巧克力等會助濕生痰,加重小兒濕疹,均需禁止食用。 小兒食療方推薦: 1、小米山藥粥:小米性微寒,味甘淡,能健脾和胃、清熱除煩,可清心火而不傷脾;山藥性平味甘,補脾益胃,固腎澀精,能防止寒涼傷胃,同時助消化。二者搭配,健脾和胃與清心安神功效兼具,完美平衡 “火水相爭” 的矛盾,適合小兒食用。 2、陳皮烏梅飲:烏梅酸收,可清心火,避免心火亢盛;陳皮理氣,能防止寒涼傷胃,健脾胃;夏季小兒易出汗,烏梅還可生津止渴。此飲酸甜可口,小兒易于接受,酸甘化陰,清心火而不寒涼,更符合夏三月 “養長之道”,還能開胃止瀉。 ![]() ![]() ![]() ![]() 對于成人而言,推薦四神湯健脾祛濕,荷葉茯苓茶清暑利濕。由于太陽寒水客氣易導致寒濕困脾,配合夏三月 “長養之氣”,飲食宜 “清補” 而非 “大補”。 ![]() ![]() 穿衣調整:單薄但不失防護 立夏的五運六氣呈現出火水相爭的局面,使得孩子既易受心火影響,又面臨寒濕侵襲的風險。因此,在穿著方面做好防濕寒與助陽氣措施至關重要。 夏季陽氣旺盛,人體的氣血也隨之趨于體表,新陳代謝加快。小兒生長發育迅速,活潑好動,更容易出汗,因此選擇的衣物應該是單薄而透氣性、吸汗性良好的天然材質如棉質衣物。這樣能夠讓身體能夠自由地散發熱量,有利于陽氣的生發和生長。 ![]() 但同時也要注意護好頸肩。人體的頸部和肩部是陽氣運行的重要通道,也是人體抵御外界邪氣的重要防線。對于孩子來說,頸肩部位的穴位眾多,如風池、風府等,這些穴位是風邪、寒邪等外邪容易入侵的部位。一旦頸肩部位受寒,就會導致陽氣受損,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 在早晚溫差較大的時候,或者孩子外出玩耍時,可以佩戴一條薄圍巾。在空調房中,要避免空調的風口直接對著孩子的頸肩部位吹。可以將空調的風向調整為向上或向下,或者使用空調擋板來改變風向。如果室內溫度較低,可以給孩子穿上薄外套或披肩,保護頸肩部位。 ![]() ![]() 情緒管理:清心火、暢情志 少陰君火主氣,小兒易心煩易怒,此時要多帶孩子進行戶外運動,如早晨散步,讓孩子釋放精力,避免體內積熱。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少責罵、多鼓勵,減少孩子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因為電子屏幕易擾心神。通過這些方式,幫助孩子調節情緒,做到 “使志無怒”。 “養心非抑火,護脾莫滋膩,避寒非畏熱,順應氣機長。” 遵循這些原則,順應天時,調養身心,就能讓全家在這個夏天健康順遂,活力滿滿。 ![]() ![]() ![]() ![]() 立夏的五運六氣雖有主客不和的復雜,但也為我們提供了調養身心的契機。孩子稚嫩的身心,需要家長用中醫養生方法細心呵護,從規律作息到合理飲食,從情緒疏導到穿衣防護,每一個細節都關乎孩子的健康成長;而家長朋友們作為家庭的支柱,更要兼顧清心火、溫脾陽,在繁忙生活中守護自身健康。 “養心非抑火,護脾莫滋膩,避寒非畏熱,順應氣機長。” 愿我們都能以平和之心、中醫之道,順應夏三月的 “長養之氣”,安然度過這個夏天,讓身心如萬物般蓬勃生長,收獲健康與活力。 這個立夏,就從踐行這些養生之道開始,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駕護航吧! 生活處處有中醫,想要健康,就要學會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落實中醫的思維和知識,不妨加入我們這個溫暖而正能量的大家庭,和大家一起抱團學習。相信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獲! 近期導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