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于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茶友小李蹲在古玩市場的地攤前,盯著那塊黑黢黢的"清代老白茶餅",它滄桑得像是剛從兵馬俑手里繳獲的戰利品。 攤主叼著牙簽神秘兮兮:"這可是光緒年間壓的餅,當年老佛爺漱口用的。" "但這霉斑都長成北斗七星陣了…" 一旁的路人話音未落,攤主突然抄起茶針往餅上一戳,飛濺的碎屑驚得隔壁賣蛐蛐罐的大爺直捂胸口。 "您瞧瞧這金花!"他舉著塊霉斑對著太陽,"這叫茶寶,比冬蟲夏草還金貴!" 等小李抱著"古董茶餅"回家,客廳已經成了考古現場。 閨蜜小夏戴著橡膠手套,用鑷子夾著茶渣端詳:"這葉片顏色,說是光緒年的都保守了,搞不好能追溯到侏羅紀。" 剛把茶湯倒進紫砂壺,壺嘴突然"噗"地噴出股黑煙,嚇得橘貓竄上空調掛機再沒下來。 最絕的是泡開的茶湯,濃稠度堪比龜苓膏,喝一口能從舌尖苦到腳后跟。 樓下來收水電費的大爺瞄了一眼直擺手:"這色兒比我家腌了三年的醬豆還深沉,姑娘你莫不是買了塊普洱茶味的煤球?" 小李的囧事并不是個例,許多新茶友也很容易被市面上的做舊茶蒙騙。 于是覺得有必要給入門級的白茶友們,寫一篇鑒別做舊老白茶的文章。?? 很簡單、實用,看完就能學會。 保護錢包,腸胃至上。 《2》 如同中醫診療講究"望聞問切"四診合參一樣,白茶鑒別同樣需要觀形察色的"望"術。 在互聯網如此發達的今天,大家不需要出門,只需要動動手指,就可以完成貨物的購買。 但是發貨地距離買家十萬八千里,僅憑網絡圖片判斷白茶品質屬實存在較大的風險。 因此對于買家來說,掌握直觀的"望"術技巧尤為重要。 首當其沖的初步觀察,便是對老白茶顏色的精準判斷。 人類對色彩具有天然的敏感性,只要你不是色盲,那么顏色就是最令人眼敏感的物質。 比如環衛工人身上熒光色的工作服,發生事故時亮眼的路障標…… 這些明亮的顏色總是第一時間吸引人的視線。?????????? 老白茶的色澤同樣是品質的直觀語言。 如果一款老白茶的顏色偏紅,大概率就是工藝有問題。????????????????? 根據白茶國家標準,優質老白茶應呈現自然轉化的黃綠主調,若出現大面積赤紅或咖啡色斑塊,往往是高溫做舊或渥堆發酵的工藝缺陷所致,建議不要買。 “望”術的進階步驟,是觀察老白茶的完整程度。? 若是一款老白茶排列過于整齊,且枝芽們都好好的黏在一起,看上去十分新鮮,這肯定就不是老白茶了。???? 因為??陳化之后的老白茶,芽葉連接處會自然斷裂,過于完整的芽葉結構就需要提高警惕。 但這并不代表老白茶就應該是碎末,碎葉子,不要主觀臆斷了。???? 就事論事來說,過于整齊和過于破碎的都不是真正的老白茶,物極必反就是這個道理。 而優質的老白茶應保留新茶時期的綠白底色,且整體呈現時光浸潤過的柔和過渡; 自然轉化的老白茶應具有銀灰、墨綠、淺褐等多元色澤,而非單一呆板的色調。 如果你買的老白茶具備以上的特征,那么便可以買回來一試。 確認顏色沒問題后,便可以進入下一個辨別環節。 《3》 接下來進入白茶鑒別需要細嗅薔薇的"聞"術。 眼觀之后,顏色過關的老白茶,便可以下單購買了。?????? 但記得拆箱老白茶的時候,著重留意一下箱子。 所謂人靠衣妝馬靠鞍,茶葉的外包裝就像它的"外套",要是紙箱薄得像煎餅,輕輕一壓就變形,這種"寒酸相"的包裝八成藏著問題。 這時候心里就要警鈴大作了。 設想一下,誰會給自家寶貝閨女穿破布衣裳?好茶掌柜必定里三層外三層給它穿得妥妥帖帖! 白茶也是如此,真正品質好的白茶,茶掌柜斷不會這么草率地包裝了事。 開箱之后,第一件事是把白茶取出來,先用鼻子聞一聞。? 在聞茶之前,家里如果有咖啡豆的話,最好先聞一聞咖啡豆,再來聞茶。 這是因為聞過咖啡豆后,你的鼻子等于被“清洗”過,這樣有助于你更加精準地識別茶葉是否有異味。????? 這時候再把茶葉湊近鼻尖,如果有金屬味,塑料味,魚腥味……不正常的味道,趕緊打包退貨。 這只能說明茶葉要么受潮串味,要么壓根就是做舊的"整容茶"。 假如箱內啥味都聞不著,什么氣味都沒有,也不要高興的太早。 想象拆開一盒巧克力卻聞不到可可香,那得多掃興? 正常老白茶的茶香就像移動的香囊,隔著包裝都能透出類似曬干的野菊花香、或是深秋山林里的草木香。 要是鼻子貼上去都捕捉不到絲毫氣息,這茶怕是比白開水還寡淡! 假如能聞到香氣,并且是清新的植物香,不是動物香或者糖果香蜜餞香,那就過了這一關了。 《4》 “望”和“聞”之后,接下來該上手摸了。 以高山白茶為例子。 高山茶園自帶天然的空調,平均氣溫比平地冷3-5度,茶樹被凍得直哆嗦,會瘋狂長出白毫保暖。 而手摸的第一個環節,就是摸白毫。 白毫多,生長的方向像韓劇歐巴的劉海一般順、服、帖,這才是真正的高山白茶。???????? 腦海中可以想象摸頂級鵝絨被的觸感,厚實綿密還自帶方向感,要是摸到東倒西歪的"炸毛款",八成是平地茶的仿冒貨。 手摸的第二個環節,是摸老白茶的枝條。??? 五年以上的老白茶梗,自帶"骨質疏松癥",脆得像曬透的枯樹枝,輕輕一掰就容易骨折。 注意,做舊的老白茶可沒有這種表現。 做舊老白茶一般是用新白茶做舊的,所謂換湯不換藥,新茶即便顏色不再翠綠了,但纖維還是新的。??? 新的纖維是硬挺的、緊結的、有彈性的、相對韌性更強一些,不易被折斷的。 故而,拿到一款老白茶時,?????????????????用三根手指輕輕搓茶梗,老茶會掉下細碎"老年皮屑",新茶則像涂了發膠紋絲不動。 切記見好就收,別把人家的茶葉摸禿了。 《5》 鑒別老白茶是否做舊的最后一招,是用沸水沖泡。 100℃的沸水是試金石,老白茶非得滾燙熱水才能喚醒它的"靈魂"。 要是遇上做舊茶,這壺開水立馬變身照妖鏡,讓妖魔鬼怪現出原形! 出了茶湯后先及時聞香???????,如果聞到有魚腥味,雜味,鐵銹味,金屬味,塑料味…… 那么這茶鐵定不能喝,趕緊倒掉,否則腸胃要開始抗議了。?????? 如果聞過茶香之后,發現沒有異味,但也沒有鮮明濃郁的香味,又該怎么辦呢?????????????????????????????? 這時可以壯著膽子嘗試著小小地喝幾口。 一有不對勁的地方,比如湯中有異味怪味雜味等,那就要倒掉,不能再喝了。??? 假如湯水不醇厚,并且內含物質含量過低,也沒有喝的必要。 這只能說明茶葉的年份不足,不算真正的老白茶。 只有茶湯醇厚綿軟,滋味豐腴,才能算是真正的老白茶。??????? 《6》 在當今這個社會有不少無良的黑心商家,在他們眼中,掙錢才是第一目的。 因此,老實質樸的老白茶成了他們最容易下手的對象。 對于新白茶客來說,綜合各方面最推薦的白茶還是新白茶。 畢竟挑選品質好的老白茶需要一定的經驗和運氣。 當然,如果執意要嘗試老白茶,那么這一份攻略一定要認真看。 否則,買到做舊茶,可就得不償失了。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