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是,跟武松關系最親的潘金蓮,以及差點嫁給武松的玉蘭都死在了武松手上。反倒是一開始想要武松命的孫二娘,最后跟武松成了最親密的人,被武松尊稱一句大嫂! 而死在武松手上的潘金蓮和玉蘭,都曾對武松都表達過愛慕之情。可讓人感到意外的是,逢場作戲的丫鬟玉蘭,只唱了首蘇軾的《水調歌頭》,就把武松迷得春心蕩漾,燥熱不已。而真情流露的潘金蓮,頻獻殷勤,又貌美如花,為什么卻勾引不到武松呢? 楊角風談水滸系列文章第100期:一個丫鬟都能讓武松春心蕩漾,為什么潘金蓮卻勾引不到他? 一、 其實用現代的眼光看待潘金蓮,她的遭遇著實讓人同情,若生在現代,都能把性騷擾的大戶,和婚內強奸她的武大郎送進去。 潘金蓮最開始的時候是清河縣一個大戶人家的侍女,至于是被父母賣給這個大戶,還是父母雙亡,不得已把自己賣了,就不得而知了。這個大戶也是個好色之徒,或許早就相中潘金蓮了,又因為主家婆看得緊,遲遲沒法得手,硬是將潘金蓮養到二十多歲還不放她嫁人。 因為這個大戶實在不是潘金蓮喜歡的菜,最終,被騷擾次數多了后,告知了主家婆,這也惹惱了這個大戶:
但是這個大戶的腦回路也確實清奇,既然得不到,那就毀掉,硬是搭上了嫁妝,白白送給了武大郎當老婆。 前者潘金蓮抵抗的話,還有主家婆撐腰,可大戶直接將她嫁給武大郎,她就沒轍了,只能認命。是啊,都已經這樣了,那還有什么好矜持的呢,索性怎么舒服怎么來了:
但武大郎白撿這么一個漂亮媳婦,可舍不得放棄,寧可搬家,也要跟潘金蓮生活在一起。所以,娶了潘金蓮沒多久,武大郎就從清河縣搬到了陽谷縣,租了個臨街商鋪,繼續賣炊餅。 二、 而潘金蓮呢,一時間也找不到新的搭子,也只能暫時按捺住那顆騷動的心。 在這種情況下,武大郎的兄弟,也就是打虎英雄武松,突然闖入了她的生活。倆人一見面,武松就行了一個大禮,算是打心眼兒里認可這個嫂嫂:
由于在見潘金蓮之前,武大郎就告知了武松,自己剛娶了個新媳婦,大概也告訴了他這個媳婦的來歷。所以,武松雖然也會納悶自己大哥憑啥能娶到這個如花似玉的潘金蓮,但也從內心為大哥高興,覺得這是他應得的。 在書中,武松第一次見潘金蓮行過禮后,是仔仔細細打量了一番潘金蓮的,在他眼中,這就是天仙啊:
武松上下打量潘金蓮,同樣,潘金蓮的眼睛也在打量武松。甚至,她覺得之前所有的苦難,包括安排她嫁給武大郎,都是為了今天和武松的相遇:
關鍵是什么呢? 關鍵是潘金蓮無所畏忌,敢作敢為,喜歡就是喜歡,所思所想馬上就付諸行動。更關鍵的是,武松也相當配合,說是晚上再把行李搬過來,結果出了大哥家的門直接就奔縣衙打包行李去了。 以至于潘金蓮大喜過望:
三、 也就是說,武松一開始的表現,確實給了潘金蓮一個錯覺,覺得對方對自己也有意思。 按理說,武松不是沒有住處,偏偏聽從大嫂的要求,住到大哥家。而且,平時武大郎出攤中午是不回家吃飯的,每天早飯、午飯都是武松跟潘金蓮倆人吃。有時候,武松為了能趕回家吃飯,還特意推掉應酬,為此還跟潘金蓮解釋:
更讓潘金蓮感到驚喜的是,武松還會偶爾制造點小浪漫,送點小禮物給嫂嫂,這無疑又讓潘金蓮多想: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甭管武松早歸晚歸,潘金蓮都盡心盡意伺候他吃飯。倆人在一起的時間,說的話,估計都要超過武大郎了。更重要的是,潘金蓮可不僅僅是伺候武松吃飯,平時也在試探這個小叔子,看看他到底對自己有沒有意思:
如果一開始武松見嫂嫂看自己的眼睛里有光,那馬上就找個借口,不回來吃飯,或者不再回來住,也就不會發生后面的事情。關鍵是,武松這是個鋼鐵直男,以為嫂嫂對自己的喜歡僅僅是親情那種,這就給了大嫂一個錯誤的信號。 你平時對我不拒絕,那就是有戲:
四、 一方面,潘金蓮嫁給武大郎,還有點不甘心。另一方面,武松也不是傻子,自然也清楚武大郎能娶潘金蓮,絕對是半夜撿了金子般驚喜。 于是,某一個雪天,武大郎又是出門賣炊餅,一整天都不會著家。家里只剩下了潘金蓮跟武松,倆人守著個小爐子,面對面坐著,爐火把潘金蓮的臉都印紅了。 一口小酒,一口菜,潘金蓮時不時還給武松夾一下菜,倒一下酒。就在倆人都喝的有點微醺的時候,潘金蓮紅著臉,端著酒杯,對武松來了一句:
這已經夠明顯了吧? 可武松依然是默許,端起酒杯一飲而盡,末了還不忘給嫂嫂也斟上一杯。那潘金蓮自然乘勝追擊,把自己的上衣往下拉一拉,頭發散一散,開始試探武松是否懂男女之事:
本身就是試探,而武松的回答也讓嫂嫂很滿意,他直接否了。到這時候,武松其實已經明白大嫂是什么意思了,畢竟他也不是傻子,也是成年人:
但是,他越是如此表現,就越讓潘金蓮覺得有戲。既然自己這么暗示,武松都不主動,那索性自己主動一點吧:
五、 可以說在這之前,潘金蓮估計也沒少用這一招,在清河縣也沒少偷到漢子。 潘金蓮本以為,今天的氣氛烘托到這里,已經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卻沒想武松突然就怒了,開始瘋狂輸出,罵嫂嫂不知廉恥,罵干這種事的人是豬狗:
這就奇了怪了,原本倆人的關系是一直在循序漸進中,怎么就差臨門一腳了,武松卻突然退縮,開始大罵嫂嫂了呢? 難道武松真的是鋼鐵直男,對男女之事一點興趣都沒有,從來沒有那種想法? 當然不是! 前面潘金蓮能問出武松在東街養唱戲的女子,多多少少也能說明點問題,畢竟無風不起浪。以武松的一表人才,外加當時的職務,和打虎英雄的頭銜。而且又到了適婚的年齡,那托人說媒的,估計大有人在。甚至,也不乏像潘金蓮這種,主動找上門送入懷的女子。 在十字坡,面對長得像母夜叉的孫二娘,武松便彰顯了一次男人本色:
事實上,武松有一百種方法降服孫二娘,偏偏選擇了這種用腿,用壓的方式。若不是后來張青急忙趕來制止,讓武松知道這是有夫之婦,估計他還能占到更大的便宜,揩了一手好油。 六、 在快活林的時候,武松醉酒之下,可是狠狠調戲了一番蔣門神的小妾哦,還是非常懂的那種。 但是,武松真正對某個女子動心,還數張都監家的丫鬟——玉蘭。當張都監把玉蘭介紹給武松,還說要許配給他后,武松雖然一開始有所推諉,但也默許了。 事實上,他內心相當激動,到了晚上更是變得渾身燥熱,都激動地睡不著覺了:
要知道武松的酒量可不是吹的,在景陽岡喝了十八萬烈酒,吃了好幾斤牛肉,面對山上有虎的威脅,都倒頭就睡。偏偏在張都監家里,就喝了幾杯酒,就輾轉反側,睡不著了。 說好聽點是燥熱難耐,說不好聽點,那是他春心蕩漾,也到了這個年紀了,不發泄出來,根本睡不著。也正是這個時候,張都監布下的騙局才起了效果,讓武松誤以為愛人要遭殃:
正因為他對玉蘭有了感覺,才會在發覺自己被騙后,惱羞成怒,非要把玉蘭找出來一并殺掉。但甭管怎么說,玉蘭確實讓武松動過心,也在一瞬間默許了這就是自己的老婆。 包括后來武松干掉飛天蜈蚣,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這個出家人竟然抱著個女子在玩,他氣不過。 七、 那么,就回到咱們的題目,這個玉蘭,不過是給武松唱了首小曲,怎么就讓他動了心,放松了警惕。而潘金蓮,費盡心機,盡力討好,怎么就讓他如臨大敵,保持理智呢? 對女人動心,這很好理解,武松畢竟是男性,又到了適婚的年齡,這是人類的本能,控制不住的。正所謂飽暖思淫欲,武松在張都監家的那個階段,正有了要成家的打算,追求除生命以外更高級的東西。 可是,為什么面對更加貌美,又主動投懷送抱的潘金蓮,他卻能戰勝本能,及時脫身呢? 這就要涉及到武松跟武大郎的感情了,作為從小失去爹媽的哥倆,沒少嘗盡世間的冷暖。大哥為了撫養弟弟長大,小小年紀就背負了養家的重擔,有好吃的也先給弟弟。這樣就導致,大哥在很少的時候,身體就被擔子壓彎了,個頭沒長起來。 而且從小干重活的人,我們可以觀察一下,他的皮膚,他的手腳,他的面色,風里來雨里去的,飽經風霜,怎么可能還會細皮嫩肉? 所以,從武松看來,哥哥變成如今的模樣,自己也要負很大責任的。 一開始,自己能力弱,一直給哥哥惹禍,還得給自己擦屁股:
等到后來,武松機緣巧合之下,打死了老虎,成了打虎英雄后,他更是想要報答大哥。 八、 在武松看來,自己當了陽谷縣的捕頭,大哥又成家了,他們武家的日子越過越好,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所以,他很珍惜這份親情,也很感激大嫂潘金蓮能嫁給大哥,給了他們哥倆一個完整的家。他對潘金蓮的好,也是基于這個基礎,不摻雜一點邪念的那種。 剛才也提到了,武松雖然是鋼鐵直男,但也不是不懂女人的那點小心思。只不過他不想破壞好不容易建立起的生活,那種備受呵護,又可以呵護他人的小幸福。 并不是說武松不喜歡潘金蓮這種類型的女子,也不是他對女人不感興趣,而是他不想傷害大哥,他是人,不是豬狗! 可惜,武松苦苦維系的關系,還是在這一天被潘金蓮打破了。他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隨后搬離了住所,還特意提醒大哥,少賣點炊餅,早點回家。 沒想到,武大郎還真聽話,每天早早回來,早早關上店鋪門,早早放下簾子…… 好家伙,這一早,剛好砸到了西門慶的頭,倆人一對眼兒,壞事了。是啊,武松不能做對不起大哥的事,但西門慶可以啊,武大郎又不是他大哥。 說到底,能提出武松為什么不能接受潘金蓮,本身就是對英雄的一種貶低。我們不能把“齷齪”的思想,強行代入到武松頭上,畢竟他是人,不是禽獸。 所以,長兄如父,長嫂如母,武松又是“天人”,就導致潘金蓮不管怎么撩,都難以有所突破,最終害了自己的性命。 綜上,武松接受玉蘭,一方面是自己內心確實喜歡,另一方面,也有點逢場作戲的感覺,畢竟在張都監提出來的,總得向他表達一下忠心,不能駁了面子。而拒絕潘金蓮,是內心非常抗拒,不想做這種豬狗不如的事。 但不管是哪種,只要這倆女子,傷害了自己,傷害了大哥,那也絕不手軟,刀起頭落。 當然,從現代思維來看,潘金蓮還是武力弱了一些。若是像孫二娘一樣厲害,手起刀落,先咔嚓了前主人大戶,再砍了后主人武大郎。回頭把前來報仇的武松也捅了,那她也能上梁山,也是英雄好漢。 因為,這比起孫二娘殺掉跟她無冤無仇的過路客商,和武松連張都監府上的馬夫和丫鬟都不放過,甚至更理直氣壯了一些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