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個:自己剛買的新車,打算長期開。首先,盡量找一條基本上沒車的馬路,地板油到100左右,然后緊急剎停,這樣至少重復3次,感受車子的剎車性能、剎車距離,知道abs彈腳+是什么感覺。無論男女、新手老手,建議都要來這么一下,有備無患。 2. 倒車不依賴影像,學會看后視鏡:倒車時先觀察左右后視鏡,確認后方大致情況,再配合倒車影像微調方向。影像存在盲區,后視鏡能實時捕捉動態障礙物,避免剮蹭。 3. 雨天行車開冷氣除霧:擋風玻璃起霧時,立即打開空調制冷吹向擋風玻璃,水汽會迅速消散。外循環模式能加速通風,比自然晾干或抹布擦拭更安全高效。 4. 高速爆胎握緊方向盤:遇到爆胎切勿急剎車,雙手緊握方向盤保持車輛直線行駛,輕踩剎車逐漸降速,緩慢駛入應急車道,避免失控側翻。 5. 側方停車“三步法”:車身與前車平行且間距50cm,倒車至駕駛位與旁車B柱對齊時,向右打滿方向盤;車頭轉至45度時回正方向盤繼續倒車;車尾貼近后方障礙物時,向左打滿方向盤調整車身。 6. 夜間會車切換近光燈:對面來車時提前切換近光燈,避免遠光直射造成對方視線盲區。若對方不變燈,可閃兩下遠光提醒,不可賭氣對射。 7. 山區下坡用低擋位:掛入手動模式L擋或自動擋的2/3擋,利用發動機制動控制車速,減少剎車片磨損,避免長下坡剎車過熱失靈。 8. 跟車保持“三秒距離”:當前車經過固定參照物(如路牌)時,默數三秒,若未到達同一位置則距離安全;車速越快,間隔應越長,雨雪天需延長至五秒。 9. 窄路會車先讓行:狹窄路段或單車道相遇,主動倒車至開闊處讓行,避免僵持浪費時間。新手可搖下車窗觀察輪胎與路邊距離,防止剮蹭。 10. 車內后視鏡防眩光:夜間被后車遠光照射時,撥動后視鏡下方黑色撥片,切換至防眩目模式,鏡面角度改變可減弱強光反射。 11. 停車后檢查四件事:熄火后檢查車燈是否關閉、擋位是否回P擋(自動擋)、手剎是否拉緊、車窗是否升起,避免電瓶虧電或財物被盜。 12. 過積水路段先探路:不確定水深時,觀察前車通過情況或下車試探。若積水漫過輪胎一半,建議繞行;低速勻速通過,中途勿換擋或急剎車。 13. 高速錯過出口繼續前行:發現錯過出口立即放棄變道,繼續行駛至下一個出口折返。倒車、急剎或強行變道極易引發追尾事故。 14. 方向盤“推拉法”打方向:轉彎時雙手交替推拉方向盤,避免單手握盤或交叉打圈。緊急避讓時,推拉動作能更快速精準控制方向。 15. 保養關注“油液三兄弟”:定期檢查機油、剎車油、冷卻液液位。機油變黑、剎車油渾濁或冷卻液不足時,及時更換補充,預防機械故障。 |
|
來自: 茂林之家 > 《駕駛交規選車買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