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承載著傳統與創新的文藝匯演在劉邦故里文化景區圓滿落幕。 5月1日至5日,江蘇省省級優秀團隊豐縣民間曲藝協會傾力打造的“水韻江蘇 藝起同行”文藝匯演,以豐縣特色非遺曲藝為媒,在千年漢風古韻中,為游客獻上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之旅,日均吸引近3萬游客駐足觀賞。 扎根鄉土傳經典,百場好戲映漢風 ![]() 活動現場,大鼓《三女婿拜壽》、琴書《誰最親》《老藝人隨想》《人間處處充滿愛》《母子算賬》 、豫劇《秋江》《洼洼地里好莊稼》等100 余個經典曲目輪番上演。演員們精湛的技藝、悠揚的唱腔,展現出濃郁的地方風情,讓觀眾們陶醉其中,不時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和喝彩聲。許多戲迷早早來到現場,跟著演員的節奏哼唱,沉浸在戲曲的世界里。 ![]() ![]() ![]() ![]() ![]() ![]() ![]() ![]() ![]() ![]() ![]() 互動體驗煥活力,文旅融合出新彩 ![]() 為增強活動的互動性與趣味性,還特別設置了“曲藝體驗區”。游客不僅可以近距離觀看墜琴調音、漁鼓制作等傳統技藝,還能在藝人的指導下,親自嘗試敲擊漁鼓、撥弄琴弦,學習簡單的曲藝唱段。來自上海的游客王女士興奮地說:“第一次接觸這些傳統曲藝,感覺特別新奇,尤其是能親手體驗,讓我對非遺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喜愛。” ![]() ![]() ![]() ![]() ![]() ![]() ![]() ![]() ![]() ![]() ![]() 匠心傳承守初心,創新賦能展新篇 ![]() 作為省級優秀文藝團隊,豐縣民間曲藝協會在此次活動中展現出深厚的藝術底蘊與創新活力。30余名骨干藝人精心打磨節目,在保留傳統曲藝精髓的基礎上,融入現代舞臺設計,讓古老的藝術形式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動期間,景區線上線下熱度持續攀升,演員們通過抖音視頻宣傳放量突破700多萬,實現了傳統文化傳播與文旅融合發展的雙贏。 此次“水韻江蘇 藝起同行”文藝匯演,不僅是豐縣民間曲藝協會對傳統文化的生動詮釋,也是江蘇推動非遺傳承與文旅融合的創新實踐。古老的曲藝聲在劉邦故里久久回蕩,傳統文化正以全新的姿態走進大眾生活,為“水韻江蘇”文旅品牌注入更加豐富的文化內涵。 ·作者簡介·王靜,筆名夏瑜斐,教師,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江蘇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徐州市詩詞協會會員。曾在《農民日報》《湛江日報》《黃河文藝》《彭城晚報》《都市晨報》等報刊雜志發表文章。散文《小桔燈——人生的脊梁》《中秋——月與思》《以禮贈人·香滿心間》榮獲冰心文學一等獎和金牌獎。詩歌《那夜偶遇你疲憊的臉》入選2021度《民間優秀詩選》,詩歌《青春,那年我們正好》《你的樣子》榮獲2021年第八屆中外詩歌散文一等獎。著有散文詩集《緣分》《歲月深處》《那時光》《寫故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