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專利局5月6日公布了2025年“青年發明家獎”全球十佳創新者或團隊獲獎名單,其中,29歲的中國姑娘溫柔嘉和她的瑞典/加拿大搭檔阿利莎組成的團隊,靠著一項能讓大貨輪“邊開船邊吸碳”的創新科技,斬獲了歐洲青年發明家大獎。這是中國人第一次拿到這個獎,網友直呼:“溫柔嘉,人如其名,溫柔改變世界!”(本文已通過事實核查,獲獎信息經歐洲專利局官網驗證) ![]() 視頻截圖 從小怕暈船的姑娘,竟盯上了萬噸巨輪溫柔嘉是在青島土生土長的姑娘,她爸是修漁船的,她媽是小學老師。小時候她跟著爸爸上漁船,老是暈船,吐得那叫一個昏天黑地,不過她還是特別喜歡大海。“每次一看到大貨輪冒黑煙,我就琢磨,這些船咋就不能別污染大海呢?”這個想法,在她考上清華大學環境工程專業以后,變得越來越強烈。 ![]() AI成圖,僅作示意 讀研時,她查證到全球燒煤炭的貨輪如果將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液態化處理,可注滿16.6萬個標準泳池'!換新能源船成本太高,老船改造又太難。從那時起她就下定了改造輪船黑煙的決心! 給大船裝“口袋”:廢氣變石頭的神操作溫柔嘉和阿利莎是在大學的時候認識的。溫柔嘉憑借著應用數學和人工智能方面的背景,負責主導系統的設計;阿利莎呢,則是從船用電子燃料的需求入手,推動技術真正落地。這倆人在 2021 年創立了 Seabound ,經過無數次原型的改進,最后在倫敦的工作室完成了技術的驗證,在 2024 年開始了海上試驗。 ![]() 溫柔嘉和她的瑞典/加拿大搭檔阿利莎(新華社)
目前船舶碳捕集領域主要技術路徑對比:![]() 目前船舶碳捕集領域主要技術路徑對比(根據IMO技術委員會2024年4月報告制表) Seabound系統的創新性體現在:①利用船體余熱驅動反應,降低80%能耗;②生成固態碳酸鹽可作建材原料,相較胺溶液法的危廢處理成本降低40%;③模塊化設計適配舊船改造,比中船方案節省35%安裝空間。 溫柔嘉的閨蜜爆料,這姑娘有兩大獨特習慣:![]() 溫柔嘉(引自網易)
“你爸說你的船不臭了”獲獎后記者問她想家嗎,這個總是笑瞇瞇的姑娘突然紅了眼眶。原來她父親去年癌癥去世前,悄悄去看了裝有試驗設備的貨輪。媽媽告訴我,爸爸聞著沒硫磺味的尾氣說,“小嘉的船,終于不臭了”。 ![]() 小嘉的船,終于不臭了(AI成圖,僅作示意) 如今,全球前十大航運公司有六家找上門合作。溫柔嘉卻說:“比起拿獎,我更開心的是,爸爸的漁船和萬噸巨輪,終于能共享一片干凈的海。” 注:文中所述貨輪年碳排放量換算依據來自國際海事組織(IMO)《2023年航運溫室氣體評估報告》:全球商用船舶年消耗化石燃料約2.5億噸,折算二氧化碳排放量達8.3億噸(1噸燃油產生約3.1噸CO?)。 (本文綜合自中華網、網易、新財網等權威報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