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我寫了16萬字小說了。拋開收益不說,我覺得能堅持下去已經是老厲害了。 ![]() 直到昨天刷到一篇小紅書筆記,自覺得有點慚愧。 博主白夜漫游說:“沒有寫作技巧和穩定心態,有的全是焦慮、嫉妒心、對金錢的饑渴、懷才不遇和絕望,在對同行的不屑和自我懷疑中反復搖擺。” ![]() (圖片來自網絡截圖,侵刪) 這句話一下子戳中了我。我翻了翻這位博主的其他筆記。 看到了這位博主的踏實努力認真。他看了很多書,認真做筆記,學習了不少寫作技巧并且不斷總結復盤,內化為自己的寫作能力。 ![]()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每個人都很焦慮,包括我自己,希望賺快錢,賺多多的錢,有多少人能靜下心來好好打磨一項技能。 一、不陷入假努力陷阱 低質量的忙碌是對成長的虛耗,深度打磨1項核心技能>淺嘗輒止100個本事。 所以接下來我也要向這位博主好好學習,爭取把小說寫得更好,而不是焦慮于數據。 告別假努力情形,不用重復熟悉動作代替突破認知盲區。比如不能每天寫2000字流水賬,這是本質上“用字數安慰自己”而已,很難有實質性改變。 再比如看了不少小說,只是圖個樂呵,看過就忘,不要把看過當做是學習了。 別用“努力感”來感動自己,真正的成長是“痛苦的”: ?? 學剪輯時反復調整0.5秒的轉場效果 ?? 練寫作時刪掉2000字冗余段落 ? 把“坐在書桌前3小時”等同于“努力” 二、刻意練習:告別“舒適區假努力” 1、拆分技能顆粒度 例如想寫小說→拆解為“背景環境構建→主角人物塑造→情節節奏把控→場景細節描寫→對話張力塑造”等。 然后每個模塊還可以拆分成“最小認知單元”,也就是把難題切成小塊。比如場景細節描寫這個模塊中,我遇到的問題就是: 我經常腦子里有劇情,但寫下來就很平淡,而且劇情很快就過掉,導致后面寫不下去。 針對這個問題,細分拆解出詳細步驟: ① 先練“單物體特寫”:用5種感官描寫“生銹的門把手”(視覺:暗紅銹跡像干涸血跡;觸覺:轉動時發出砂紙摩擦聲) ② 再練“動態畫面”:描寫“刺客從房梁躍下”的0.5秒(衣擺帶起的風撲滅燭火→月光在刀刃上劃出冷白弧線→腳尖點地時輕微的悶響) ③ 最后練“多元素融合”:在暴雨夜場景中,同步推進環境描寫(雨點砸在瓦當上的節奏)、人物動作(主角攥緊濕透的信紙)、伏筆道具(遠處飄來的燈籠印有仇家標記) (這個步驟是豆包給的,我覺得挺有用的就留下來啦。供大家一起學習參考。) 2、用'反饋閉環’替代盲目重復 ?? 寫1章2000字情節→對比同類型經典作品找差距→針對性調整伏筆密度/人物反應→重寫關鍵沖突段落。 ?? 每天寫2000字流水賬卻不分析“讀者為什么會跳過這段”。 3、寫“恐懼清單” 標出3個自己最想突破的寫作短板,比如“對話平淡”“轉折生硬”等。 針對短板做“最小單元練習”,比如想提升“轉折能力”,嘗試用“突然反轉法”寫10個微型故事等。 4、拆解同類型爆款小說 “可以用Excel列出每章小說的高潮點、伏筆點、情緒轉折點等等,學習爆款小說寫作方法。 三、允許自己“慢啟動” 前3個月專注“輸入>輸出”:每天1小時刻意練習>日更2000字低質內容 。 成長從來不是堆時間,而是把時間堆在“刀刃”上。 告別假努力,認真打磨一項技能,哪怕近期不賺錢,但我相信最終時間會給予自己一個滿意的答復。 以上,共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