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假期前,年輕人就開始研究“拼好假(拼假攻略)”。今年五一,“請4休11”的操作,讓許多人拼出了超長假期。據攜程數據,相較清明假期,五一黃金周游客出行距離呈現顯著延伸。五一期間跨市住宿訂單占比已突破80%,連住兩日及以上的深度游用戶比例預期將達到20%。 但比起單純地追求假期的長度,這屆年輕人更在意假期的質量。一方面,在小紅書熱門筆記里,我們看到年輕人早早換上了“If anything urgent, please pray or 在5.1前聯系我”的工作簽名,誓不將工作帶入五一。另一方面,年輕人也開始用更小眾、更靈活、更個性的方式享受旅游,把休假的每一分鐘都榨出價值。 Part 01到小眾目的地,刷人生新副本 每年五一,出行人數都在不斷增長,今年也不例外。根據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測算,今年五一假期5天全國國內出游人次達到了3.14億,同比增長6.4%。為了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享受更有質量的假期,年輕人開始避開大眾景區,開始到小眾目的旅游。 在國內,盡管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等大城市持續領跑國內目的地榜單,但小城熱度也不可小覷。據飛豬發布《2025年“五一”假期出游快報》新疆北屯、西藏昌都、青海果洛、云南怒江、海南屯昌等地旅游商品預訂量同比去年平均增長超100%。 “與其在西湖邊看人頭,不如去普洱的茶山發呆”,有網友道出了自己選擇這些小眾目的地的理由。畢竟選擇小眾旅游地不僅可以避開人流,食宿更有著超高的性價比。據尚美數智《2025年五一全國小城旅行趨勢洞察報告》,五一期間,小城預定200元以下的酒店成為主流,占比達到50%,而200-300元和300-500元的酒店預定占比分別達到24%和20%。花大城市平時的價格,就可以在小城市住上更高級的酒店,性價比簡直拉滿。 在境外,隨著簽證便利化,以及出境航班價格的下行,出境游熱度持續攀升。飛豬數據顯示,出境游商品預定數量持續增長,日本、中國香港、泰國、韓國、馬來西亞等傳統熱地仍然名列五一旅游熱門目的地榜前列;但許多小眾目的地也成功躋身漲幅榜。冰島、匈牙利、希臘、沙特阿拉伯、挪威等“12小時飛行圈”目的地增速較快,預訂量均較去年增長超170%。 與此同時,"機票+落地自駕"模式正成為新型旅行標配。攜程《五一假期旅行數據報告》報告顯示,今年五一期間全國人均租車消費較去年同期增長24%,平均租車時長延長至4天,異地自駕訂單占比高達85%,其中親子訂單占了35%,比例增長11%。在海外,租車市場同樣熱度攀升,灰豚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5月4日,小紅書“冰島自駕”、“新西蘭自駕”、“美國自駕”話題熱度分別達到了4112.5萬、3003.3萬和1664萬。在這些話題下的筆記中,網友們不僅分享著自己的避坑攻略,也紛紛分享著自己的旅行感悟:旅行的本質是放松身心,只有真正的慢下來才是真正的生活。 對于親子用戶來說,他們假期遛娃的小眾目的地更有“文化”。攜程《五一假期旅行數據報告》顯示,江西、河北、山東三地親子游需求激增明顯,親子用戶占比分別提升18.2%、17.9%、17.6%。從具體景點來看,山西平遙古城門票訂單量增長翻倍,朔州應縣木塔門票同比增長175%。帶孩子出游、順帶能夠長長見識,成為了家長的重要訴求。 Part 02打開天花板,用體驗重新定義旅行 在年輕群體探索小眾旅行目的地的同時,他們正通過更具專業性和參與感的戶外運動解鎖旅行新維度。 一方面,年輕人開始奔向戶外,奔向大海。據攜程數據,今年五一期間,海濱城市訂單迎來增長——晉江訂單同比暴漲328%,??谠鲩L133%,三亞、珠海、平潭、舟山等沿海城市的預訂量增長均超過平均水平。 在這些濱海城市中,年輕人不僅積極地參與者當地濱海體驗項目,也在重新定義著“生活化棲居”的旅行方式。以小紅書熱門筆記為例,到濱海城市的年輕人更傾向于選擇面向大海,擁有著巨大落地窗的酒店,以便在床上享受第一縷晨光;在中午,轉身步入海鮮市場挑選剛卸船的漁獲,嘗一嘗當地最新鮮的海鮮;在下午,潛入玻璃海與珊瑚共舞或是參加民宿舉辦的趕?;顒?,用自己的收獲和老板學上一道地道的菜;傍晚沿著被夕陽鍍金的環海公路漫步,最終在煙火氣十足的夜市用炭烤生蠔與冰鎮水果為旅程畫上句點。 另一方面,年輕人的戶外游也在變得越來越硬核。根據灰豚數據,小紅書“浮潛”、“海釣”、“登山”、“徒步”的話題瀏覽量分別達到了4.3億、8.6億、10.7億和27.8億。在這些話題下,國內的三亞和珠三角一線景區成為了海邊項目戶外游的熱門區域。除了經典的武功山、泰山、黃山等地,江浙滬區域,尼泊爾、新疆、日本都開始成為新的戶外旅游熱門地。 從城市周邊攀巖、槳板瑜伽、洞穴探險等“微極限運動”到在海南考潛水證、去尼泊爾徒步ABC環線,甚至報名馬來西亞海釣,年輕人正在用汗水見證這每一段人生體驗,讓每次旅游的體驗都變得獨一無二。 Part 03為熱愛買單,讓旅行變成一場“雙向奔赴” 在這個五一,有的年輕人在擁抱自然,有的年輕人卻將自己熱愛投射在了興趣上。 對于追星人群來說,跟著“我推”去旅游成為了新選擇。根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數據,五一期間全國5000人以上大型營業性演出超百場,觀眾人數超200萬人次;票房收入12.12億元,同比增長5.12%。從具體城市來看,高線城市成為追星人的重要目的地。根據美團《2025年五一觀演旅游洞察報告》,旅訂單量增長排名前五的城市為北京、青島、銀川、廣州和武漢,其中北京訂單增長達到20%。不僅如此,出境游訂單增長也較為迅速,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跟團訂單增長分別為42%和20%,而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訂單增長均超過了200%。 年輕人看演出的熱情高漲,各地文旅和在地平臺也將這股熱情引導向地方體驗,推出了“音樂演出+文旅”聯動模式,打造“after party”經濟圈。以時代少年團的演唱會為例,年輕人看演唱會前,不僅可以順帶在三亞享受三天度假時光,更可以在演唱會后到周邊海底撈繼續和同好們嗨上一場。 不僅追星人找到了自己熱愛,二次元們也在這個五一解鎖了新玩法。上海依托其二次元基因推出不少于14場主題展會,蘭州、余姚等非傳統漫展城市也迎來年輕觀眾的集聚熱潮。與此同時,頭部IP正以頂流藝人般的號召力重構線下場景。根據大麥網數據《明日方舟》五周年專場音樂會不僅在線上獲得了24.5萬想看,線下更是座無虛席(根據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官網顯示主會場最大容量1.8萬人)。 年輕人為愛奔赴一座城,也順帶將旅游的熱情帶到一座城。在有限的時間內,花一樣的時間,但獲得了雙倍的體驗。 結語 今年五一,年輕人開始流行“拼好假”,在有限的空間內盡量拓展旅行的時間和質量,讓旅行從“觀光”進階為“體驗”。 從冷門小城到海外“開副本”,從硬核運動到為一場演唱會奔赴遠方,旅游市場正被年輕人的新需求重塑。這背后,是年輕人對旅行意義的重新定義:它不再是“逃離日常”的短暫喘息,而是在有限的時間里,盡量打破日常的慣性,讓生命不被重復的軌跡所束縛。 正如阿蘭·德波頓在《旅行的藝術》中所表達的那樣,我們的旅行并不是為了拍照打卡或景點集郵,而是一種“對抗庸常生活的精神儀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