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恢復究竟跟哪些方面有關?你是不是覺得只要控制好飲食、定期服藥就能恢復,甚至過些時候可以完全恢復健康? 在我多年的醫院工作經歷中,見過很多患者在初期得知自己患上了冠心病時,總會選擇性地忽視某些重要的生活細節,等到病情加重,再后悔也來不及了。 ![]() 冠心病的恢復,絕不僅僅是靠吃藥和做手術,生活中的每一個小細節,都可能決定你是否能夠真正控制住病情,甚至改變疾病的進展速度。 那么,冠心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行為,極可能成為疾病惡化的導火索? ![]() 過度依賴藥物 很多冠心病患者,尤其是一些老年患者,得知自己患病后,會將所有的希望寄托在藥物上,認為只要吃藥,病情就能得到控制。 然而,他們往往忽視了藥物只能起到輔助作用,真正起決定性作用的,是生活習慣的調整。 有一位五十多歲的病人,他患高血壓已超過十年,最近因胸痛就醫,被診斷出患有冠心病。 ![]() 在住院期間,他一直在嚴格按時吃藥,醫生也不斷提醒他要配合飲食和運動,但他卻認為藥物才是治療的關鍵,根本沒有重視生活方式的調整。 結果,幾個月后,他的病情沒有得到有效改善,甚至出現了心力衰竭的癥狀。 ![]() 這是因為,他并沒有改變高脂肪、高熱量的飲食習慣,也沒有進行適當的運動,最終導致血管堵塞嚴重,血流不暢,甚至發生了并發癥。 長期的臨床經驗告訴我,冠心病的恢復不僅是靠藥物控制,更多的是依賴于良好的生活習慣。 藥物只能作為治療的輔助工具,真正能幫助患者改善病情的,還是合理的飲食、適度的運動以及保持穩定的情緒。 ![]() 大量攝入含糖食物 雖然大家知道糖分的攝入過多不好,但對于很多冠心病患者來說,常常對甜食沒有節制。 尤其是對于那些習慣性吃甜食的人來說,糖分的攝入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事實上,攝入糖分,特別是高糖食品,往往會造成血糖出現波動,對血管健康產生不良影響,進而加重心臟負擔。 ![]() 我曾經收治過一位 65 歲的女性病患,她不僅患有輕度冠心病,還伴有輕度糖尿病。 她的飲食習慣偏向甜食,每天都離不開糖分豐富的糕點、糖水等,盡管我提醒她要控制甜食的攝入,但她總是認為自己只要吃藥就能控制血糖。 最終,她的血糖波動越來越大,導致了她的冠心病癥狀加重,心臟負擔更重,最終不得不進行冠脈介入治療。 ![]() 糖分攝入過多的危害,常常被忽視,高糖食物會導致血糖劇烈波動,進而引起胰島素分泌不穩定,甚至影響脂質代謝。 這些都可能加速冠心病的惡化,因為它們直接影響血管的健康,使得動脈硬化進程加快,增加了血管堵塞的風險。 所以,冠心病患者務必嚴格管控糖分攝取,對過多甜食敬而遠之,以此減輕心臟負擔。 ![]() 忽視心理壓力 冠心病并不是單純的身體疾病,它同樣與心理狀態密切相關。 高壓力、焦慮、情緒波動大等,都會對心血管系統產生負面影響,長期處于壓力大的狀態,血壓和心率升高,甚至可能引發心絞痛或心肌梗死。 很多患者總是低估了情緒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尤其是那些長期從事高壓工作的患者,情緒調節往往被忽視。 ![]() 我接診過一位60多歲的企業高管,他因為工作壓力大,情緒一直不穩定,長期處于焦慮和緊張的狀態,雖然身體健康狀況還算良好,但在一次工作加班后突然感到胸悶、氣短,經檢查發現患有冠心病。 我建議他進行情緒管理,放松心情,但他總覺得工作才是最重要的,情緒管理成了他最不重視的部分。 ![]() 最終,他的冠心病癥狀愈發嚴重,心肌缺血的情況越來越明顯。 研究顯示,長期經受心理壓力,會使交感神經系統過度亢奮,致使血管收縮,進而引發高血壓、心率加快,加重心臟負荷,最終可能致使血管破裂,甚至引發心臟病發作。 冠心病患者應該學會放松,采取一些有效的情緒調節方法,如冥想、深呼吸、散步等,來減輕精神壓力,避免因情緒波動而加重病情。 ![]() 不重視休息 冠心病患者的心臟功能本就受到損傷,過度勞累會使得心臟無法得到足夠的休息,反而加劇病情。 很多患者以為自己還很年輕,體力還很足,于是忽視了身體的信號,過度工作和活動,甚至出現了“心臟勉強承受”的情況。然而,過度勞累對于冠心病患者來說,是一種極大的風險。 ![]() 我接診的一位 70 歲退休教師,自退休以來,生活節奏規律,身體狀況始終穩定。 但他總是覺得自己年紀輕輕,依舊能夠承擔高強度的活動,于是每天都安排繁忙的家務、閱讀和社交活動。 一天,他突然感到劇烈胸痛,被送往醫院急診,經檢查發現他冠狀動脈堵塞加重,造成心肌缺血。 ![]()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由于他過度操勞,長時間未能讓心臟得到充分的休息與放松,致使心臟在疲憊狀態下承受過重負荷,最終造成病情惡化。 過度勞累不僅會增加心臟的負擔,導致心臟無法得到休息,還是引發急性心肌梗死等嚴重后果的誘因之一。 ![]() 冠心病患者應該避免過度勞累,保證足夠的休息時間,避免長時間的劇烈活動和緊張的工作狀態,盡量減少對心臟的刺激和損傷。 作為一種慢性疾病,冠心病患者病情的好轉,和其日常習慣、生活方式息息相關。 ![]() 過度依賴藥物而忽視生活習慣、攝入過多的糖分、忽視心理壓力的管理和不重視休息,都是患者需要避免的行為。 唯有全方位調整生活方式,才能夠更有效地控制病情,降低并發癥出現的幾率,提升生活品質。 ![]() 參考資料 [1] 曲政.不同年齡段早發冠心病患者臨床特征及危險因素的分析, 心 肺血管病雜志, 2024-05-2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