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人體檢,一查就是結節,什么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淋巴腫大、……等等 看著報告單上的結節,心里發慌,卻又不知道該怎么管。 結節是怎么回事呢?中醫認為,和體內陽氣大有關系! “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 陽氣是維持生命活動最基本的動力,是推動氣血運行、津液布散、臟腑功能正常運作的根本力量。 ![]() 陽氣一弱一堵,身體里的水濕運不出去,痰濁內生,氣滯血瘀,毒素垃圾堆積,自然就成了結節、腫塊。 再通俗點說,陽氣就是身體里的小火車,拉著營養走遍全身,把垃圾運出去。小火車一癱瘓,營養到不了地方,垃圾堵成堆,結節、包塊、腫物就這么長出來了。 所以啊,想要從根上解決結節問題,得恢復身體的陽氣運行,打通全身的通道! 陽氣不足的人,督脈是最先受傷的地方。督脈是“陽脈之海”,管著全身陽氣運行。艾灸沿著督脈走一遍,從命門、至陽、大椎一路灸上來,把督脈打通,陽氣自然回流全身。 灸法簡單:拿艾條隔皮膚3-5厘米懸灸,每個穴位灸10分鐘左右,溫熱舒適就行。 每周灸3-4次,貴在堅持。尤其命門穴(肚臍正后方、腰眼正中),一定要重點灸,命門一熱,陽氣自生。 ![]() 背部膀胱經是排毒大通道,堵了血瘀濕氣全在里面憋著。刮痧能迅速活血通絡,打開毒素出口。 方法:用刮痧板蘸少量刮痧油,從上往下刮膀胱經路線,重點刮大椎、肺俞、肝俞、脾俞這些位置。 出痧后,蓋好保暖,別吹風。 脾胃是后天之本,氣血生化全靠它。脾胃一虛,水濕生痰,痰濕不除,結節難消。 方法很簡單,每天睡前順時針揉腹部100圈,按壓中脘、氣海、關元穴各2分鐘。肚子熱熱的、咕嚕響,說明氣機通了。 ![]() 三伏天是一年中陽氣最旺盛的時節,順勢而為,貼敷膏藥能事半功倍。 中醫常用“三伏貼”,用白芥子、細辛、甘遂、延胡索等溫陽散寒、化痰祛濕的藥材做成膏貼,貼在大椎、肺俞、腎俞這些穴位上,激發陽氣,打散結節基礎。 光靠外調不行,體內也得下功夫。陽氣虛的人,要吃對東西,養起一身陽氣來。 老郭推薦食材:羊肉、韭菜、黃鱔、生姜、蔥白、桂圓、紅棗、核桃、黑芝麻。 這些食物能溫補脾腎、助陽生津、祛寒除濕。 ![]() 陽氣生于運動,不動則氣滯血瘀。中老年人千萬不能整天窩在沙發上。 每天清晨和傍晚快步走30分鐘,走到微微出汗,呼吸微喘,但還能說話,就剛剛好。 動起來,陽氣動,全身氣血活,痰濁化散,結節慢慢自然軟化、縮小。 ![]() |
|
來自: 新用戶0923oTsF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