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把“喝茶”叫“吃茶”,是我的一個習慣。 在廣漢吃茶,最愛去兩個地方,一個是小橋流水,一個是巧園。 在小橋流水吃茶的茶客,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有;去巧園吃茶的茶客,大多是老年人。兩個地方,我都喜歡。 巧園在米市街,是幾間鐵灰色的老房子,聽老輩人講,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他們說,這里就是廣漢的巧圣宮,是供奉巧圣先師魯班的圣地。 那天照例去吃茶,正好看到一位老茶客用正宗的廣漢話,眉飛色舞地講巧圣宮。 “巧圣宮在滿清時候就有了,不信你去看,正中間那個梁上就寫著'嘉慶八年’,爬上去還看得到,但這么多年了,從來沒得哪個上去毀壞它。巧圣宮后來被改作打米廠、水泥倉庫、勞動調配站,最后成了茶鋪,茶鋪老板都換了好幾個,張師傅、楊老師,還有,還有好多,都被我們吃垮了?!?/span> 老人喜歡叫這里巧圣宮,顯得有文采。一般人都叫這里巧園,不裝,而且少說一個字,簡潔。 走進巧園,舉目四望,大堂內支著幾十張桌子,竹椅被磨得油光錚亮,如古銅一般。進門左邊的廂房是麻將包間,每個包間每天都坐滿了人,一般都是固定搭檔在這里打麻將。四方的墻上和中間柱子上,貼了很多十六開的紙飛飛,紙飛飛里的段子,很有點“大師幽默”。 如:一茶一座,請主動付費。隨著氣溫逐漸升高,大家的衣著越來越漂亮,原習慣將腳伸向空椅或茶凳的客人,請自覺將你的(香港)腳退回。謝謝合作。廣漢市巧圣茶館。 又如:溫馨提示,為了大家的身體健康,請愛護周邊的環境衛生,高級動物(人) 請入廁,其余動物請隨便。巧園專用洗手間開放時間早八點至晚上最后一位顧客離館。 再如:麻將是付藥,中西醫結合;既能醫手腳,又能醫腦殼。麻將有點怪,不打不自在;麻將你不打,沒人給你耍。麻將你不搓,朋友不會多;麻將你不想,朋友把你忘。要想朋友多,就把麻將搓;麻將天天摸,日子快樂多。要想活得久,麻將天天有;要想活得長,麻將來幫忙。出門麻將帶,日子過得快。你摸清一色,我的杠上花,吹風又下雨,麻將招數多。一天沒麻將,瞌睡也不香;日子天天過,麻將年年搓。機麻和手麻,一樣的快樂;如果你不打,一身都會癢。大家快來咯,我在巧園等你哈! 有一面墻上掛了兩個鐘,一個鐘的時間是7點47分55秒,一個鐘的時間是15點10分。哪個準確些,自行判斷。我的判斷是,都不靠譜,因為它們似乎沒有變過。 另一面墻上有半邊對聯,斑駁色彩除昭示年代久遠外,有些字跡模糊到看不清楚,看得清楚的幾個字是:馨香隆盛代刻桷為文丹楹煥彩??戳擞挚?,不得要領。倒是“馨香隆盛、丹楹煥彩”這兩個詞有點名頭,在百度上一搜就能搜到。 還有一面墻上掛了一個篾條編的暖水瓶外殼,灰塵有點多,上面的一句話是:半盞清茶觀浮沉人生。字寫得還將就,意思與環境也協調。 梁上雕花精美,刻著些神話故事人物。兩百多年的風風雨雨,被這些大人物、小人物統統看在眼里。 “廟會是三月三,七月七?!崩先苏诘膹V漢話幾乎不帶連接詞?!叭氯悄锬飶R廟會,人們要在娘娘廟前搶用木頭雕的童子,搶到童子預示要帶小人?!薄皫∪恕钡囊馑?,廣漢的大人都明白。 “這里隔壁住了個李勘師,愛泡酸蘿卜,好吃得很……”老人的記憶匣子一打開,順便把巧園隔壁的李勘師也帶出來了。 巧園與川內許多茶館一樣,你在這里除了吃茶,還可以去圍堆堆,這些堆堆里閑聊的內容,可以是過去,可以是現在,也可以是未來;可以是市內省內,可以是國內國際,也可以是太平洋周圍;可以聊歷史,可以聊時事、也可以聊坊間傳言。 在巧園這個閑聊空間,不管你是市井平民,還是村夫走卒,都可以進來高談闊論。俗話說,一個人無事大街數石板,兩個人進茶鋪從早坐到晚。只要你不怕口干舌燥,那就隨便聊。 巧園的茶,素茶三元,花茶五到十元。講究的客人通常自帶一個看起來挺精致的茶杯,里面裝一撮碧潭飄雪,不一定泡水,不一定喝它,但一定要有。有了這個杯子,就有了格調,心理上就舒坦。帶上裝一撮茶葉的杯子來巧園吃茶,要的是巧園的服務。這里的服務,感覺比星巴克還周到,因為這里的堂倌大姐會幫你清洗自帶的杯子,如果你的杯子里沒裝茶葉的話,她會用巧園的茶杯為你泡一杯醇厚的香茶。還時不時為你添茶送水,讓你杯中的水永遠都是滿的。 巧園的后面,還有一片天地,可以吃茶,可以打牌,也可以發呆。 一大早來巧園的都是起得早、消磨時間的老人,有人打盹,有人刷抖音,有人看短視頻。坐不住的人,不時移動著位置,加入不同的堆堆。不同的是,打牌的堆堆,每天的同伴,都是那幾個人。閑聊的堆堆,此消彼長,或大或小,隨時都在變化;相同的是,幾乎一大半的老人,手里都捏著手機。 幾位估計是剛賣完菜的大姐,她們帶了一大包鹵菜到巧園來,泡杯茶,點根煙,有說有笑地吃著鹵菜,那滋味兒,用四川話形容,就叫“巴適”,就叫“安逸”! 午后的巧園逐漸嘈雜,吃茶的人陸陸續續都來了。來的都是熟客,堂倌大姐知道哪個人該上什么茶。偶爾,個別人的茶上錯了,也沒關系,相互笑一笑,該上的茶很快就來了。 來的人都輕車熟路,打牌的去廂房,吃茶的去大堂。堆堆基本穩定了,杯子里的茶味兒也愈加香濃,抿一口,接著忙活。一天的日子就這樣過去了。巧園也躺進了沉沉的夜色。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 關于我們 《廣漢紀實》文學公眾號設立于二零二零年二月,直接服務于廣漢市紀實文學協會、《廣漢紀實》雜志。用于發布本協會比較重要的會議、活動、通知等動態,以及本協會會員的原創文稿等。文稿原則上一月發布一期,主要刊發紀實性的文學作品(散文,報告文學,非虛構小說,貼近現實、緊扣時代的優秀詩歌等)。鼓勵原創,拒絕抄襲,忌一稿多投。自投稿之日起一個月未收到用稿信息的,作者可自行處理。 作為《廣漢紀實》雜志的選稿平臺,除部分重要約稿外,其余用稿將擇優從平臺選取。敬請廣大會員及社會各界人士積極關注、支持、參與,并提出寶貴意見。我們將不斷完善與改進。 名譽主席:辜際德 鐘 康 方平方 文學顧問:陳立基 李成元 社 長:曹 蓉 副 社 長:黃長芳 主 編:劉 珍 副 主 編:唐咸金 陳德菊 責 編:葉文定 文書茂 李本國 策 劃:陳舜勇 攝 影:羅懷琨 通 聯:李晉涼 王家鳳 主 管:廣漢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主 辦:廣漢市紀實文學協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