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濕地邊偶遇一花,不識。求助形色,說是粉花繡線菊,并附詩曰: ——菊 不用移春檻,西風滿客車。 行行無長物,粲粲只黃花。 晚色裝秋重,寒香引霧斜。 輦來尊俎處,有酒不須余。 ![]() 讀畢,不太解其義;又想,亦或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吧。 其后,找度娘詢問,說是“粉花繡線菊漸尖葉變種”。心想這樣叫越發(fā)貼切一些,看那些根部橢圓,然后漸漸地尖下來的葉子,不是“漸尖葉”那又是什么! 看這花可愛,就想謳歌一番,無奈才疏華淺,想了足足600秒鐘,才想出這樣兩首。 一首是:“聘聘裊裊態(tài),少婦三十余。花頭碎紫鋪,心中吐素縷。” 這一首是想說這粉花繡線菊妖嬈嬌艷,像三十出頭的風韻少婦,華而不艷,媚而不俗,含而不露! 另一首曰:“幾處僻靜無人問,彩霞片片染綠園。精靈古怪一朵朵,凝出一個大花團。” 這一首想說這粉花繡線菊默默無聞,卻又是那么地努力和堅持。 據(jù)說,由于繡線菊抗寒且耐旱,人們常用其表達頑強和堅持,用它為親朋好友祈求平安和福氣。;當繡線菊被修剪過后,它會努力生長出新的枝葉,這又象征著努力;即使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繡線菊也能堅持生長,這也展現(xiàn)出它堅持不放棄的精神…… 繡線菊還是三大神圣德魯伊草藥之一,屬于歐洲民間秘方藥,具有神奇的控油祛痘功效。 我掐出這兩首不能叫詩的詩,自覺不成體統(tǒng),只能聊以自慰而已! 又去查古人的詩詞文章,想偷個懶,引經(jīng)據(jù)典來代替。 然而,查了半天,只查出一首,是宋代史鑄的《繡線菊》: 天成素縷結(jié)秋深,巧刺由來不犯針。 籬下工夫何絢爛,條條綰綴紫花心。 ![]() 史鑄詩中的這個繡線菊,分明是秋天的;而我現(xiàn)在看到的,明明是春末夏初的。 其實,有的繡線菊,一年能開兩次,六、七月份一次,秋天還有一次,所以看起來從夏至秋都開花。 粉花繡線菊,又叫螞蟥梢、火燒尖、日本繡線菊等,屬于薔薇科繡線菊屬直立灌木,生長在四季分明的溫帶氣候。枝條開展細長,高可達1.5米;葉片呈卵圓形,上面暗綠色,下面淺色或有白霜;花序呈復傘房狀,花朵密集,密被短柔毛;花盤是圓環(huán)形的,花頭碎紫成簇而生,心中吐出素縷,如線之大,故名“粉花繡線菊”。 我眼前的粉花繡線菊,細看可不止粉色一種顏色,還暈染著淺紫、杏棕、褐黃等說不上都是些什么的顏色,——只能說,它是色彩繽紛的,——大自然真是奇妙極了! ![]() 繡線菊也有純白色,看起來是純潔、無暇、不染一塵的樣子。 ![]() 北宋人周敦頤說陶淵明最愛菊花,以后再沒有像他這樣喜歡菊花的人了('菊之愛,陶后鮮有聞')。此話不妥。 看山陰人(今浙江紹興)史鑄,晚年甚愛菊,有《百菊集譜》六卷,另加補遺一卷,與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然自得相比,應該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是真愛! 事實上,菊花惹人愛憐,這是一件歷久彌新的事情。 譬如說,古人贊美繡線菊的詩詞文章甚少,而網(wǎng)絡(luò)上出自現(xiàn)代人之手的卻多如牛毛。 有一個叫吳山野士的愛花之人,作了這么一首: 繡線菊花纖蕊繁,馨紅艷影立晨昏。 絲絲寂寞同誰說,妄自多情繞夢魂。 讀罷,同感共情油然而生! |
|
來自: 新用戶88302mXh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