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朱小坤出生于鎮江專區的丹陽縣后巷鎮。 18歲那一年,朱小坤在后巷鎮前巷村參加了工作,負責村里的治保,并兼民兵隊長負責訓練民兵,由于能力強,愛學習,很快他就擔任了村里的主任。 前巷村有一個村辦的五金廠,這座廠雖然名字叫“五金廠”,但當時創立的時候村里也沒有什么資金、技術投入,只是靠收集印刷廠的下腳料搓紙繩。紙繩這種生意肯定是不能長久的,但村里想發展致富,肯定要靠這個廠了。 1981年,五金廠開始嘗試產品轉型,24歲的朱小坤因為有擔任過生產隊長的經驗,主動請纓去當這個村辦廠廠長。 朱小坤當了村辦廠的法人代表后,帶著村里的介紹信,大膽的從銀行貸款2000元,帶領工人轉行做銅拉手,后來又改做塑料瓶蓋。 市場上什么東西賺錢,他就做什么。1984年,當時電視機天線在市場上特別受歡迎,后巷鎮很多人都做電視天線生產,一度后巷鎮被稱為“電視天線之鄉”,朱小坤又改行做了電視機強力天線。 之后還干過制造電子琴,不過很快鎮上又冒出很多電子琴廠家,不停在打價格戰,造成倉庫里產品嚴重積壓。 ![]() 積攢了不少市場經驗值的朱小坤,腦子快,轉型也快,到了1987年,他也步入了而立之年,根據跑了五、六年市場的經驗,他摸索出這樣一個道理:做下游市場太累了,還不容易掙錢,一定要做上游市場,才能讓企業長久穩定的發展下去。 好在廠里有做五金的基礎,他決定轉產工具麻花鉆。 ![]() 麻花鉆是鉆削工件的圓孔的工具,制造業沒有不用它的,除了鉆孔,鉆床、銑床、車床乃至加工中心上都有使用,用處多,磨損快,工業上用量特別大。 果然只要找對了路子,就不愁發展了。 就這樣,一家鄉鎮企業堅定了要走的方向,短短兩三年功夫,工具麻花鉆頭就步入了快速發展期。 01 1992年,麻花鉆進入加速發展期,當時,能日產麻花鉆10萬支,年需原料工具鋼600多噸,第二年,企業更名為“江蘇天工集團公司”。 “天工”兩字,取“巧奪天工”之意。 ![]() 做麻花鉆利潤很好,但很快天工集團就遇到一個難題。 麻花鉆不能用普通鋼做,是要用工具鋼做原材料的,當時這種原材料市場緊俏,中國只有少數幾家大廠才有生產,國內的煉鋼廠都是計劃供應給專門的單位,一個鄉鎮企業哪里能拿到計劃。 于是就和外國訂貨,距離最近的日本是有這種煉鋼技術的,不過日本發來報價單,一噸高速鋼竟然開價要幾十萬元。 當時中日關系還在蜜月期,日本一邊跟咱們假客氣,一邊高速鋼要出天價來,如果要內部價,必須簽“賣身契”終身采購,讓天工集團頭疼不已。 憑什么買東西還要終身買,那我買瓶醬油還得承包整個超市嗎? 朱小坤怒了,不能被霸王條款卡脖子,要自己冶煉高速鋼! 高速鋼(HSS)是一種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耐熱性的工具鋼,又稱高速工具鋼或鋒鋼,俗稱白鋼,這種鋼的制作工藝相當復雜,天工集團進行了研發,投入了大量的研發費。 一邊冶煉一邊摸索,經過多少輪失敗之后,終于摸清了高速鋼的煉鋼技術,天工集團成功煉出了一爐高速鋼。 到煉鋼廠參觀過的人都知道,鋼爐每熄火一次,點火費都是一個天文數字,因為當鋼爐停轉,整個爐子徹底冷卻后,想重新加熱到可以煉鋼的千度高溫,需要耗費的燃料是巨多的。 生產線上的鋼爐只要啟動,就不能停,必須要持續的煉鋼,這樣才能做到最低的生產成本。 有了自己煉的高速鋼,天工集團再不愁原材料的問題,1995年9月,第一批麻花鉆出口到了美國。 1996年,天工集團的高速鋼產量達到了6000噸。 第二年,天工集團的高速鋼產量竟然達到了全國第一,麻花鉆的成本越來越低,咔嚓一聲就把日本的高速鋼產品打懵逼了,日本煉鋼廠“雅蠛蝶”還沒喊出來,已經失去了競爭力。 ![]() 02 原材料的成本降下來之后,2001年,朱小坤投資600萬元,建起了中國第一條高速工具鋼連軋生產線。隨后,又引進了奧地利GFM公司500T精鍛機。 朱小坤的眼光盯向了歐洲市場。 2003年,天工集團與法國埃赫曼集團的高速鋼公司共同出資7億元,合建世界上最大的特鋼企業“天工愛和特鋼有限公司”。 法國人看中的是天工集團工作效率高,成本控制低,當然,產品也是非常符合要求。 也是這一年,朱小坤投資1.8億元,新上1250噸快鍛及其配套的650開坯機和400軋機,為公司高速工具鋼質量、生產能力、效率的提高提供了保證。 2005年,天工集團終于成為中國最大的高速工具鋼出口企業,中國每出口三支“麻花鉆”,就有一支是“天工造”。 ![]() 但“天工造”麻花鉆出口到了國外,都是貼上別國商標,貼牌商賺了大錢,天工只賺了個辛苦錢,2006年起,天工集團開始實施品牌經營戰略。 天工集團在海外開設了營銷部,擴大自己品牌的知名度。 就這樣,天工品牌在國際上知名度越來越高,陸續在韓國、印度、捷克、意大利等國開設分公司,在國際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寬,一幅全球營銷戰略圖逐漸鋪開。 03 2007年,朱小坤帶領天工國際有限公司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港股編號00826),成為江蘇鎮江丹陽市第一家在港上市企業。 天工國際成功在香港上市,募集資金近10億元,成為我市一次性募集資金最多的上市企業。 ![]() 然而第二年的金融危機,也讓出口型企業的天工國際受到了沖擊,外貿訂單大幅度下滑。 沒想到天工國際乘著這次危機,反過來收購了不少資源型企業。 2009年,天工國際花費3億元從德國西馬克梅爾公司購買了1300噸精鍛機,當時是世界頂尖、國內唯一的特鋼生產設備,也是天工建企以來的單項投入最大的設備。 這一年,“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大型活動——新中國60年企業發展論壇暨功勛之星企業家頒獎盛典”在京舉行,天工國際董事局主席朱小坤榮膺“2009中國優秀企業家”榮譽稱號。 ![]() 2010年,朱小坤又創辦了江蘇天工鈦業科技有限公司,后更名為江蘇天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15年12月3日正式掛牌“新三板”(股票代碼:834549)。 鈦及鈦合金材料因其優良的性能,早期被用于航空航天等領域,隨著技術的日臻成熟和完善,逐漸進入民用市場。鈦及鈦合金板、管、線等加工材和多種金屬復合材制成的鈦產品,在消費電子、醫療、體育等日用消費品領域有著廣泛應用。 天工股份鈦及鈦合金產品從粗加工逐步向精加工、深加工轉型,為化工能源、消費電子、3D打印等應用領域提供高性價比的高強高韌耐蝕鈦及鈦合金材料。 公司位于句容下蜀,近年來業績增長趨勢明顯。 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只有3.83億元,凈利潤6998萬元。2023年鈦金屬作為創新元素在消費電子領域的首次大規模應用(如用于部分手機類型的邊框等),公司2023年收入呈爆發式增長,有了10.35億元,2024年是8.01億元,利潤分別為1.70億元、1.72億元。 未來,鈦材需求會不會繼續爆發式的增長呢? 資本市場給了答案。 今天,江蘇天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為920068。 ![]() 天工股份的申購代碼是920068,發行價為3.94元/股,發行市盈率為14.98倍。 未來,中國新材料在世界高端市場中,一定會掌握更多的話語權! 點擊分享: 看這些鎮江記憶,卻已淹沒光陰里! 挖掘鎮江的文化,讓它成為鎮江的名片, 請幫忙右下角點個在看,并給我個留言。 如感興趣,關注一下“鎮江風情”這個號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