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蜜抱著孩子跟我家哭訴,說產(chǎn)后一年發(fā)現(xiàn)老公偷偷轉移財產(chǎn),自己連孩子奶粉錢都拿不出。
太多媽媽都踩過這三個大坑,有些秘密,要在婚姻里帶進保險箱!
試想凌晨3點喂完奶,看著熟睡的孩子,突然驚覺自己連應急資金都沒有...這種手心向上的恐慌,當媽的都懂!
聰明的媽媽都懂得給自己留個'育兒安全金庫'。
有位二胎媽媽說,她每月雷打不動存下家庭收入的5%,現(xiàn)在這筆錢既能給孩子報早教班,又能應對突發(fā)疾病,老公反而更尊重她的財務決策。
記住,當男人問起私房錢,笑著反問:'老公想給寶貝存多少教育基金呀?'既守住底線又促進家庭儲蓄,這才是真智慧!
有位媽媽曾把原生家庭的傷痛全盤托出,結果吵架時老公竟當著孩子面說:'難怪你媽不要你'。
那些深夜痛哭的往事就讓它留在婚前吧!要給孩子打造的是充滿安全感的原生家庭,不是把舊傷疤變成刺向孩子的刀。
建議準備個'情緒急救箱':當想傾訴時,就寫進帶密碼的日記本,或者找專業(yè)心理咨詢師聊聊。
媽媽情緒穩(wěn)定,才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表妹上個月忍不住吐槽婆婆育兒方式,結果老公脫口而出:'你就是看不起我們家人'。
其實,處理婆媳關系要學學'彩虹屁育兒法':婆婆說喝米湯好?'媽帶娃就是有經(jīng)驗,不過醫(yī)生說米湯要搭配高鐵米粉呢';
公公要喂3歲孩子喝酒?'爺爺這是想鍛煉孩子社交能力呀,等成年咱們開瓶茅臺慶祝'。
記住,在老公心里,血緣關系永遠自帶母愛濾鏡。
看著懷里軟糯的小團子,咱們當媽的既要守護家庭溫暖,更要給自己穿上軟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