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是我44歲生日。 上周日楊先生提議,要不提前把生日過了,出去吃頓飯,正好把母親節也過了。 周一要直播,肯定是沒時間出去的。 我一分鐘也沒有猶豫就拒絕了,不想出門,只想躺家里追劇。 什么母親節,生日,都不如我躺在家里追劇舒服。 我現在越來越不重視儀式感,嫌麻煩,節日更不想出去湊熱鬧,人一多就覺得難受。 所以44歲生日過得很簡單,買了個小蛋糕,在家吃婆婆做的菜。 ![]() 至于其他的禮物,現在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年齡越大,物欲越低。而且萬一有想要的,會一分鐘也不耽誤地立刻給自己買,而不是等到節日。 我現在甚至經常恍惚,我到底43歲還是44歲亦或45歲? 40歲以后,感覺真的忘記了年齡的存在。 30歲之前,每長一歲,都覺得天要塌了,覺得30歲好可怕。如今長到44,發現天也沒塌。 很多焦慮和痛苦,都是自己強加上去的。 趁著生日,寫點40歲以后的感悟吧。 開始直面死亡,更懂珍惜了 有一句話說,父母是擋在死神面前的一座山,如果父母不在了,就要自己直面死亡了。 我以前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最近兩年終于懂了。 我爸去世時,當時并不感覺多難過,他病了多年,離開也是一種解脫。 但很奇怪,明明并不悲傷,可每次只要想到他提到他,眼淚就怎么也止不住,心里好像缺失了一塊。 今年我媽查出腫瘤,在等待手術的那段時間里,每天都在想和死亡有關的問題。 覺得人好脆弱,一場病,一場意外,就會離開這個世界,離開的方式還那么慘烈。 以前也體檢,但并不覺得指標不正常有什么可怕,現在再看體檢單,感覺完全不一樣了。很多不正常的指標,短期看都沒什么,卻有可能發展成更嚴重的病。 忽然就感覺到,死亡其實離每個人都好近。 帶來的直接轉變,就是慢慢對很多事情都釋然了,不再有那么多的執念,對很多人也包容了,不再有那么多的看不慣。 只要想著,每個人都會離開你,大家在一起的緣分并不多,就只有珍惜。 也不再委屈自己,以前說不出拒絕的話,現在可以說了,以前在意別人的眼光,現在更在意自己開不開心。 想買的東西,會盡量買給自己,不再計算要怎么省錢存錢。畢竟自己也很重要啊,這一路走來,我們迫于生活的壓力,虧欠了自己多少? 想做的事情也會盡量去做,人生還有想做的事情,是很難得的。年齡越大越發現,想做的事情會越來越少。 一直很慶幸,自己年輕的時候有那么多想做的事,并且拼盡全力去做了,所以現在沒有遺憾。 比成功更重要的是,是否心中無憾。 我現在做事,很重要的一個衡量標準,就是不做會不會有遺憾,如果有,那就去做。 我終于學會了“慢” 我是一個極其注重效率的人,做什么都急吼吼地,追求快、再快、更快,好像晚一秒,人生就被耽誤了。 所以過去的好多年,我是沒有休閑的,讓我花一下午時間坐在那里喝咖啡,我會焦慮的,覺得純屬浪費時間。 第一次去上國學課,我都急得恨不得退費走人,覺得老師講得太慢了,有一種明明可以跑120碼卻被強行拉拽到30碼的感覺。 那時候,我看誰都覺得慢,所以常常忍不住自己把事情做了。 這幾年大環境不好,不管多快,結果都差不多,明明跑那么快,卻拿不到結果,內心也會更焦慮。 我開始學中醫,學國學,看傳統文化的書。 終于一點點慢了下來。 其實主要是心態上的慢,就是不著急了。有想說的話,等三秒再說,有想做的事,想三秒再做。 已經規劃好的事情,也不急著提前,就按部就班。按規劃做才是對的呀,為什么我總想提前呢? 這幾個月解讀《道德經》,對“慢”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道德經》里說,悠兮其貴言。 一個人看上去很悠閑,而不是急吼吼地,會想好了再說,盡量少說,而不是急吼吼地說一通,說完了不對又改。前者讓人更信任,也更容易把事情做好。 當我慢下來以后,再看其他人,終于不再覺得別人慢了,反而覺得有些人太急了,一急就躁,一躁就出錯。 學“快”很重要,學“慢”更重要。 學會了閉嘴 嚴格來說,我閉不了嘴,每次直播都要講兩個半小時呢,還要經常講課答疑。 但這是工作內容的一部分,必須不能閉嘴。 除此之外,其他時間,我會盡量讓自己閉嘴。 我發現,學會閉嘴,比很多高情商表達更重要。 以前我總忍不住事無巨細地教人做事,覺得這樣更高效,事實卻是,剝奪了別人的自主權,讓別人覺得很痛苦,好像處處被管束。 現在每次想說教的時候,我都會提醒自己,不要說。如果一定有要說的,攢到一起說,不要今天一句明天一句。 我也盡量不去說孩子,不想著把自己看重的道理講給她聽。那只會讓她覺得煩,根本聽不進去一個字。 我們家有個對照組,那就是我婆婆。她特別喜歡說,不管別人做什么,都要指揮幾句,批評幾句。 她不但自己活得累,讓身邊的人也都覺得不自由。有時候明明做了好事,卻惹得別人不高興。 每次看她這么累,我都會再三提醒自己,少說。 少說,人就不會那么累,因為說得多做得多,做得多錯的也多。 人生很多痛苦、看不慣,都是自己的原因,我們改變不了別人,只能改變自己。 學會了順其自然 除了肉體上的痛苦,一個人受的所有苦,都是因為自己想不開。 比如別人不想跟你繼續做朋友了,你偏要勉強,就會痛苦難過,想不明白為什么別人要離開你。 后臺每天都會收到類似的留言,很多人都在為得不到,或者得到的和想象中不一樣而痛苦。 我以前也是,那時候覺得,別人對不起我,我就要狠狠懟回去,別人做的事太不像話,就要狠狠罵一頓。 所以天天都想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讓自己“會說話”。 現在發現,“會說話”根本不重要,因為不管你多會說,也沒有哪個人哪件事會因你會說而改變。 你會說,朋友就不離開你了嗎?你會說,事情就一定能做成嗎? 很多事情,就像花開花落一樣,總會發生的。如果花落時你偏要問為什么,偏不讓它落,除了自己痛苦,能改變什么呢? 我現在學會了順其自然。 誰要靠近我,誰要離開我,都順其自然。一件事情成功了,或者失敗了,也都順其自然。 只要過程努力了、用心了,結果怎么樣,都順其自然。 有好的結果,欣然接受,有壞的結果,也坦然接受。 人不能只要好的不要壞的,也沒有人那么好運,事事都做成。只有順其自然,才不會痛苦,也才敢在面對下一個挑戰時,敢于繼續去做。 順其自然以后,內心變得特別平靜,也超級強大。 我很喜歡現在這個平和、不說教、不擰巴、不匆忙的自己,歲月帶給我的,除了皺紋和白發,終究還有更多珍貴的東西。 你看,連歲月也是好壞參半,它不會只帶給你好東西,也不會只把壞東西給你。 頭上長第一根白發時,我很恐慌,要拔之而后快。現在,我去染發都不要求刻意遮白發。 我接受自己每一個階段的樣子,哪怕看起來并不那么好看。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喜歡自己,愛你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