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績學習并非一蹴而就,尤其在遇到困難時, 只有不斷地獲得正反饋,才能維持動力,繼續前進。 ![]() 爸爸在讀 原創:讀書 嘿,我是coken。 學霸的學習方法,是模仿不來的,踏踏實實夯實基礎才是王道。 其實,我個人覺得,方法本身并不那么重要,真正重要的是這個方法能不能給孩子帶來正反饋。 沒有正反饋,孩子會很難堅持下來,尤其是在處于薄弱學科或者學習成績不理想的時候。 1 那么,什么叫正反饋呢? 正反饋就是孩子能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能感受到自己付出的努力有回報。 它可以是成績的進步,可以是父母的認可,也可以是外界的一些物質獎勵,甚至是一種來自自己內心的成就感。 正反饋的關鍵在于,它能幫助你看到自己在努力過程中有了進展,進而激勵你繼續下去。 像《自控力》這本書中提到,人的行為常常被即時獎勵所驅動,學習上的正反饋也是一種即時獎勵,它能夠讓孩子感到自己的努力是有價值的,從而更有動力去面對接下來的挑戰。 也是為什么,學霸喜歡考試,因為成績能證明自己。 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 高中的時候,我的數學成績一直非常差。 那個時候,我完全沒有信心,也不知道如何才能提高成績。 尤其是面對一些難題,我總是覺得自己怎么做都做不對,成績也始終沒有任何起色。 于是,我決定必須找到一個能讓我迅速看到成績進步的方法,給自己一點激勵。 后來發現,數學的基礎知識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代數、幾何這種類型的題目,只要把基本公式和解題步驟牢牢掌握,很多題目是可以輕松做對的。 那會,我開始專注于數學的基本概念和公式,做了大量的基礎題和習題,特別是一些反復出現的經典題型。 剛開始的時候,我并沒有立刻看到大的進步,甚至覺得自己依舊做錯了一些題目。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現自己解題的速度和準確率都有所提高,錯題的數量逐漸減少。 這讓我看到了自己的進步,也讓我感覺到自己的努力并沒有白費。 確實期中數學成績提高了很多,這個進步讓我十分驚訝,也讓我充滿了動力。我意識到,原來只要抓住最基礎的部分,積累好每一個小小的進步,我就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現在回憶起來,強烈的正反饋,會讓一個人自信地投入到其他學科的學習中。 2 孩子絕大時候是積極向上的,只是這種積極態度其實放在內心的。 沒有很少正面溝通而已罷了。 因此,她可能也會遇到學科上有短板的情況,她自己也急,一開始就想著要從最基礎的部分開始,從頭到尾全面復習。 但其實,如果一開始就要求自己打好一個非常夯實的基礎,可能會在短時間內看不到任何明顯的進展,這時負反饋就會顯現出來——會感到自己怎么學都學不好,成績提升緩慢,甚至產生想放棄的情緒。 所以,最好的方法是找到一個能讓TA立刻看到進展的小突破,哪怕只是一個小的進步,都能讓她自己獲得信心,激勵自己繼續努力。 而且,除了自我激勵,我還想提醒讀者,需要外部的鼓勵和支持。 當孩子感到困難或迷茫的時候,身邊人的支持能夠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作為父母,如果能夠適時給孩子一些鼓勵,給予認可,這種外部的正反饋同樣能幫助她保持學習的動力。 就像《人性的弱點》這本書中提到的,人的內心最需要的就是被認可。 當孩子發現自己身邊的人在加油,支持自己的努力時,自己也會更有動力去堅持下去。 3 當然學習這件事很多時候,我們并不需要太復雜的幫助。 只是需要一點來自外界的正反饋,就能夠幫助我們克服學習中的困難,保持積極的心態。 哪怕我們或老師一句簡單真實的表揚,對孩子來說,是一種極大的外部認可。 這里我還想引用一本書《刻意練習》中的觀點,書中提到,任何技能的提升都離不開不斷的練習和及時的反饋。 在學習過程中,持續的反饋非常重要,能夠幫助孩子調整學習策略,優化學習方法,而正反饋則是提升動力的源泉。 通過不斷地練習和反饋,孩子能看到自己的成長,并且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的能力。 寫在最后 學習的真正價值,并不在于知識的多少,而在于孩子能否在這個過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找到一種能夠自我驅動的方式。 在這個過程中,正反饋不僅僅是外在的獎勵,它更是一種內在的確認,它能幫孩子把學習從單純的任務轉化為一種有意義的過程。 本文送給焦慮的父母和還在奔波于學習方法的孩子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