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熟地30克,澤瀉20克,石韋15克,山茱萸30克,山藥20克,茯苓30克,金錢草30克,黃芪30克,桂枝10克,琥珀10克,海金沙10克,川牛膝10克,雞內金10克,郁金10克。 功效:補益腎氣、清熱通利、理氣化瘀。 主治:老年人腎、輸尿管、膀胱等泌尿系結石,證屬腎氣虧虛,濕熱蘊結、氣滯血瘀證。臨證多以腰部酸痛或絞痛,下肢酸軟,小便頻澀痛,尿色黃赤,或小便點滴難出,舌淡紅苔膩微黃,脈細弦等為主要表現。 用法:以上諸藥,加水浸過藥面,浸泡1小時,武火煎開,文火煎煮20~30分鐘,倒出藥液,加水如上述煎法再煎第二煎,混合兩次藥液,分早晚飯后1小時溫服。 臨證加減:若形寒畏冷等腎陽虛證明顯,可加巴戟天、附子,或合真武湯加減;若惡心嘔吐,可加生姜;若尿血,可加大小薊、地榆。 |
|